基于三級分散體系的低標號瀝青混合料設計原則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1-27 08:17
【摘要】: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交通量快速增加,瀝青路面最突出的早期病害是高溫車轍。為提高瀝青路面的抗車轍能力,一方面改進集料級配,另一方面使用改性瀝青與硬質瀝青。近兩年,我國在瀝青的使用問題上有向低標號瀝青發(fā)展的趨勢,人們逐漸認可低標號瀝青高溫性能的同時,憂慮其在路面使用中的低溫性能。低溫開裂仍然是困擾各國道路學者的主要問題,本研究采用流變學的方法通過對瀝青、瀝青膠漿、瀝青砂漿三級分散系的研究,旨在分析低標號瀝青混合料低溫性能的影響因素,并通過混合料試驗予以檢驗,從而得出低標號瀝青混合料的設計原則。 研究結果表明,隨著瀝青標號的降低,高溫性能得到改善的同時低溫性能降低,延度指標低溫性能的排序與流變指標低溫性能的排序基本一致,表明延度指標具備可信性,,同時建議老化后延度指標采用15℃作為測試條件。而進一步對膠漿和砂漿的研究表明,增大粉油比與降低瀝青標號對瀝青低溫性能的影響在某一水平上大致相當,最終,在對直接影響瀝青路面路用性能的瀝青混合料層面上的研究表明,單一提高瀝青用量的情況下,低溫性能得到改善的同時車轍動穩(wěn)定度減小,高溫性能降低,說明考慮低溫性能時必須考慮與之聯(lián)動的高溫性能,如果保持粉油比不變的情況下,提高混合料中瀝青膠漿的用量,低溫性能改善的同時高溫性能并沒有損失。 研究一致表明瀝青標號是影響瀝青混合料低溫性能的主要因素,但隨著礦粉、集料的加入,瀝青標號對瀝青混合料低溫性能影響的顯著性逐漸降低,瀝青混合料的高溫性能主要取決于瀝青膜的厚度,瀝青膠漿的粉油比與瀝青混合料的粉油比反映的瀝青膜厚度的變化具有一致性;瀝青混合料的低溫性能主要取決于瀝青用量,瀝青膠漿的粉油比映射的是瀝青混合料的石油比(集料與瀝青的比例),在不損害高溫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混合料的低溫性能,低標號瀝青混合料的設計原則是:保持較高的粉油比不變,提高混合料中的瀝青膠漿的用量,建議在低標號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中限定最小瀝青用量。
【圖文】:
圖 1-1 車轍青路面的抗車轍能力,一方面改進集料級配,另一方面是年來,我國在使用瀝青的問題上有向低標號硬質瀝青發(fā)地,50 號瀝青獲得了大面積的推廣應用,國內(nèi)的瀝青消RP 通過對瀝青結合料路用性能的研究,提出了以瀝青膠蠕變勁度模量和蠕變斜率 m值,以及直接拉伸試驗破壞價瀝青膠結料低溫性能的指標。美國戰(zhàn)略公路研究計劃(對低溫性能的貢獻率占 87%[4]。因此人們逐漸認可低標低標號瀝青鋪筑的瀝青路面的低溫特性。路的另一主要的破壞形式是低溫開裂。瀝青路面的低溫開都非常突出,在我國,北方地區(qū)十分普遍和嚴重的路面病青路面結構開裂問題研究的深入,意識到交通荷載導致瀝裂縫和非荷載型裂縫。荷載型裂縫主要指剪切裂縫,由于
圖 1-2 低溫開裂”及“八五”兩個國家科技攻關專題中,研究者對瀝青及瀝青混較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影響瀝青路面低溫開裂的各種因素,重的調(diào)查分析,以及瀝青及瀝青混合料低溫評價指標等。自 1975 對哈爾濱、沈陽、天津、西安、南京、上海等地的路面裂縫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非荷載性的溫縮裂縫及半剛性基層所引起的反射性裂縫是最主要的原因,應引起廣泛的關注并作為重點方向進一步研究[6后期,國外就已經(jīng)意識到溫縮裂縫對瀝青路面產(chǎn)生的嚴重危害性,調(diào)查入手,通過室內(nèi)試驗以及修筑試驗路段進行觀察,取得了一 20 世紀 60 年代對瀝青面層的收縮開裂進行了系統(tǒng)的調(diào)查研究八五”兩個國家科技攻關專題中,對瀝青及瀝青混合料的低溫性,為瀝青路面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但是必須認識到,低溫開裂仍路面的主要問題,路面抗裂性能與材料低溫性能指標的相關性一
【學位授予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U414
本文編號:2573572
【圖文】:
圖 1-1 車轍青路面的抗車轍能力,一方面改進集料級配,另一方面是年來,我國在使用瀝青的問題上有向低標號硬質瀝青發(fā)地,50 號瀝青獲得了大面積的推廣應用,國內(nèi)的瀝青消RP 通過對瀝青結合料路用性能的研究,提出了以瀝青膠蠕變勁度模量和蠕變斜率 m值,以及直接拉伸試驗破壞價瀝青膠結料低溫性能的指標。美國戰(zhàn)略公路研究計劃(對低溫性能的貢獻率占 87%[4]。因此人們逐漸認可低標低標號瀝青鋪筑的瀝青路面的低溫特性。路的另一主要的破壞形式是低溫開裂。瀝青路面的低溫開都非常突出,在我國,北方地區(qū)十分普遍和嚴重的路面病青路面結構開裂問題研究的深入,意識到交通荷載導致瀝裂縫和非荷載型裂縫。荷載型裂縫主要指剪切裂縫,由于
圖 1-2 低溫開裂”及“八五”兩個國家科技攻關專題中,研究者對瀝青及瀝青混較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影響瀝青路面低溫開裂的各種因素,重的調(diào)查分析,以及瀝青及瀝青混合料低溫評價指標等。自 1975 對哈爾濱、沈陽、天津、西安、南京、上海等地的路面裂縫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非荷載性的溫縮裂縫及半剛性基層所引起的反射性裂縫是最主要的原因,應引起廣泛的關注并作為重點方向進一步研究[6后期,國外就已經(jīng)意識到溫縮裂縫對瀝青路面產(chǎn)生的嚴重危害性,調(diào)查入手,通過室內(nèi)試驗以及修筑試驗路段進行觀察,取得了一 20 世紀 60 年代對瀝青面層的收縮開裂進行了系統(tǒng)的調(diào)查研究八五”兩個國家科技攻關專題中,對瀝青及瀝青混合料的低溫性,為瀝青路面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但是必須認識到,低溫開裂仍路面的主要問題,路面抗裂性能與材料低溫性能指標的相關性一
【學位授予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U41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張爭奇;王永財;;瀝青膠漿對瀝青混合料高低溫性能的影響[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2期
2 許志鴻,劉紅,王宇輝,馬衛(wèi)民;細集料對瀝青混合料性能的影響[J];中國公路學報;2001年S1期
3 曹麗萍;譚憶秋;董澤蛟;孫立軍;;應用玻璃化轉變溫度評價SBS改性瀝青低溫性能[J];中國公路學報;2006年02期
4 耿韓;趙永利;;瀝青膠漿路用性能的流變試驗研究[J];公路工程;2009年01期
5 鄭健龍,呂松濤,田小革;瀝青混合料粘彈性參數(shù)及其應用[J];鄭州大學學報(工學版);2004年04期
6 林江濤;樊亮;馬士杰;王暖緒;;溫度掃描下SBS改性瀝青動態(tài)力學行為分析[J];新型建筑材料;2012年08期
本文編號:25735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57357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