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夯法加固無黏性土路基的現(xiàn)場試驗與數(shù)值分析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劉利平;劉晶晶;石明祿;;強夯作用下飽和軟土地層的沉降和變形性狀[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1年06期
2 王克忠,方銳,候巖峰,蔡美峰;強夯加固濕陷性黃土路基的瞬態(tài)動力數(shù)值模擬[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3 胡振南;王桂堯;黃慶;趙娟芳;孔祥興;;強夯法處理石灰?guī)r碎石路基試驗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12期
4 羅恒;鄒金鋒;李亮;楊小禮;郭乃正;何長明;趙煉恒;;紅砂巖碎石土高填方路基強夯加固時的動應力擴散及土體變形試驗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7年S1期
5 錢家歡,錢學德,趙維炳,帥方生;動力固結的理論與實踐[J];巖土工程學報;1986年06期
6 孔令偉,袁建新;強夯時地基土的應力場分布特征及應用[J];巖土力學;1999年03期
7 張平倉,汪稔;強夯法施工實踐中加固深度問題淺析[J];巖土力學;2000年01期
8 楊建國,彭文軒,劉東燕;強夯法加固的主要設計參數(shù)研究[J];巖土力學;2004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湯磊,陳正漢;用BP網(wǎng)絡預估強夯有效加固深度[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1998年04期
2 孔位學,陸新;強夯法加固軟土地基有效加固深度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1年04期
3 姚安林;邢義鋒;曾祥國;吳志平;李又綠;趙師平;;滾石作用下埋地鋼管道動力響應數(shù)值模擬分析[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09年03期
4 白冰;關于夯錘沖擊力大小的研究[J];地下空間;2000年02期
5 丁振洲,鄭穎人;強夯法加固飽和軟粘土地基數(shù)值模擬[J];地下空間;2002年02期
6 朱建凱,陸新;基于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強夯有效加固深度預估[J];地下空間;2003年01期
7 孫雨明,高廣運,邱暢,梁濤;帽子模型在強夯動應力計算中的應用[J];地下空間;2003年02期
8 高廣運,李志毅,黃誠;強夯的非線性有限元分析和施工參數(shù)優(yōu)化[J];地下空間;2004年04期
9 周健;張思峰;賈敏才;王冠英;;強夯理論的研究現(xiàn)狀及最新技術進展[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6年03期
10 趙建華;陳曉斌;;動力排水固結軟基處理模型試驗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9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玉勝;大能量強夯置換法處理深圳地區(qū)軟土地基的應用研究[D];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2009年
2 張永清;山區(qū)高速公路路基差異沉降特性與控制措施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3 徐春暉;存在填隙流體顆粒離散元法理論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03年
4 楊為民;強夯后高飽和度地基土工程特性的試驗研究及其本構模型[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3年
5 牛志榮;土體動力壓密問題及其工程應用[D];太原理工大學;2003年
6 劉加才;層狀砂井地基固結分析及其工程應用[D];河海大學;2004年
7 于芳;非線性流變結構性軟粘土彈粘塑性固結理論及砂井地基沉降計算[D];河海大學;2006年
8 孟慶山;淤泥質粘土在沖擊荷載下固結機理研究及應用[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2003年
9 水偉厚;沖擊應力與10000kN.m高能級強夯系列試驗研究[D];同濟大學;2004年
10 柳林中;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試驗及路基變形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時林軍;紅粘土填方路基強夯加固效果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2 許利東;“昔層”填筑土基本特性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3 黃道順;強夯法加固濕陷性黃土地基的應用研究[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劉晶晶;基于地表物理性質測試的軟土地基強化技術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陳全飛;強夯法加固吹填軟土地基試驗研究和數(shù)值模擬[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6 王鵬程;強夯法加固地基的振動影響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7 張興元;濕陷性黃土地基高能級強夯室內模型試驗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8 李建軍;沖擊載荷下彈載記錄儀損壞過程的數(shù)值模擬[D];中北大學;2011年
9 曾鋒;填土地基的強夯加固范圍和加固程度及其應用[D];江西理工大學;2011年
10 高丹;粗粒土強夯加固效果及關鍵參數(shù)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安明;黃志全;李彰明;楊文龍;;動力排水固結模型試驗設計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7年06期
2 趙建華;陳曉斌;;動力排水固結軟基處理模型試驗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9年01期
3 楊天亮;葉觀寶;;高能級強夯法在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中的應用研究[J];長江科學院院報;2008年02期
4 韓曉雷;席亞軍;水偉厚;劉坤;;15000kN·m超高能級強夯法處理濕陷性黃土的應用研究[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09年03期
5 劉平;強夯法有效加固深度的估算[J];港工技術;2003年01期
6 鄧志勇;張志毅;汪旭光;;軟黏土地基爆夯動力固結法試驗研究[J];工程爆破;2006年03期
7 李麗慧;王珊珊;魏欣;余文龍;胡瑞林;;動力排水固結模型試驗裝置的研制[J];工程地質學報;2009年04期
8 吳銘炳;王鐘琦;;強夯機理的數(shù)值分析[J];工程勘察;1989年03期
9 徐金明,,陳文財,張劍峰,過培鑫;強夯法加固軟土地基的現(xiàn)場對比試驗研究[J];工程勘察;1996年02期
10 張繼文;屈百經(jīng);王軍;王東紅;劉生軍;;超高能級強夯法加固濕陷性黃土地基的試驗研究[J];工程勘察;2010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義高;周玉峰;鄭健龍;;增濕條件下膨脹土路塹邊坡穩(wěn)定性數(shù)值分析[J];巖土工程學報;2007年12期
2 資建民;路慶昌;王海軍;黃求喜;萬偉;;大粒徑瀝青混合料防裂機理耦合數(shù)值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05期
3 周世良;王多垠;吳友仁;;強夯處理高填方的現(xiàn)場試驗與數(shù)值分析[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5期
4 陳曉東;柴建峰;;黃土地區(qū)水平荷載作用下閉合型地下連續(xù)墻基礎承載性狀分析[J];工程地質學報;2008年03期
5 陳大義;;自平衡測樁法現(xiàn)場試驗分析[J];山西建筑;2009年18期
6 王海波;;多年凍土區(qū)水泥混凝土路面下路基溫度場數(shù)值分析[J];青海交通科技;2010年01期
7 張俊;朱浮聲;武澤鋒;;Cape路面荷載型反射裂縫的細觀數(shù)值分析[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9期
8 楊慶國;何小兵;谷建義;;聚合物骨架空隙混凝土細觀模型及結合料的受力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7期
9 王仕傳;凌建明;黃琴龍;;交通荷載下土工格柵加筋軟土地基的變形特性[J];建筑材料學報;2010年04期
10 曹,;王大鵬;竇遠明;;一種改進的路堤信息化施工監(jiān)控流程[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家全;周健;叢林;鄧益兵;;高填方加筋新舊路堤現(xiàn)場試驗與數(shù)值模擬分析[A];第十一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2 徐希娟;周新鋒;岳衛(wèi)民;;基于路用性能的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方法[A];全國城市公路學會第十八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張建華;張金喜;劉英;;不同含氣量的混凝土孔隙結構研究[A];中國公路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5年
4 朱旭紅;王純鳴;;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研究[A];中國公路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5年
5 范嘯;沈燁;;關于道路安全評價模型的研究[A];中國公路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5年
6 艾力·斯木吐拉;;新疆高等級公路災害性天氣事故預防系統(tǒng)研究[A];中國公路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5年
7 傅工范;趙文琴;;破舊水泥混凝土面板再生利用的研究[A];浙江省公路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劉朝暉;李振科;李九蘇;;道路再生骨料混凝土耐久性試驗研究[A];首屆全國再生混凝土研究與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9 吳兵兵;劉佳;范志勇;周明凱;;水泥-脫硫渣穩(wěn)定碎石作路面基層材料的研究[A];第一屆兩岸三地綠色材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龔彥宇;李建榮;龔伯云;;城鎮(zhèn)建設排水管道和道路工程水準測量精度探討[A];2009全國測繪科技信息交流會暨首屆測繪博客征文頒獎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靳曉磊;一批道路工程相繼竣工通車[N];石家莊日報;2006年
2 孫濱;武漢六大道路工程昨日通車[N];湖北日報;2007年
3 記者 李永軍 通訊員 辛慧;臨汾開發(fā)區(qū)工業(yè)路東段道路工程開工[N];臨汾日報;2008年
4 記者 彭健 特約記者 張曉勇;南團結街和益州路道路工程竣工通車[N];漢中日報;2007年
5 王彥軍;劉有芳;氣魄·精神[N];中國建設報;2003年
6 記者 桂蘭 實習生 何良 王帥;電子路北延線全面啟動建設[N];廣元日報;2010年
7 記者 李天池 馬智博;群力新區(qū)新增八條道路[N];黑龍江日報;2009年
8 記者 成良田 見習記者 朱哲 通訊員 阮英友;通山牛頭山隧道開掘2010年通車[N];咸寧日報;2008年
9 昆明石花苗圃總經(jīng)理 李玉蘭;云南昆明 道路工程帶旺需求[N];中國花卉報;2009年
10 向春秀;吉鳳新區(qū)道路工程完成招標[N];團結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剛;連拱隧道施工力學行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2 陳廷方;西部山區(qū)道路工程與環(huán)境的相互影響機制及其評價[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3 朱明雙;現(xiàn)澆筒樁樁—土共同作用試驗與數(shù)值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4 鄭周練;螺旋切槽孔松動爆破力學機理及試驗研究[D];重慶大學;2003年
5 徐立新;樁承式加筋路堤的設計計算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6 王建軍;基坑支護現(xiàn)場試驗研究與數(shù)值分析[D];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2006年
7 游斌;前緣彎掠(扭)斜流轉子內流機制的數(shù)值分析及實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8 唐孝芬;海上油田深部調剖改善水驅技術與機理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6年
9 張峰;新型外動顎顎式破碎機理論分析與試驗研究[D];北京科技大學;2006年
10 葉祥記;廣義節(jié)點無網(wǎng)格法理論及其在巖土工程中的應用[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志輝;樁基托梁擋土墻力學作用機理試驗研究與數(shù)值分析[D];四川大學;2005年
2 高玉祥;優(yōu)化壓裂液及現(xiàn)場應用技術研究[D];大慶石油大學;2006年
3 董海波;CFG樁復合地基在大型儲罐地基處理中的試驗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7年
4 郭樹華;塊基型泵站折線式底板地基反力分析研究[D];揚州大學;2008年
5 周妍;薩中開發(fā)區(qū)中區(qū)西部聚驅儲層規(guī)律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08年
6 蒲舸;煤粉鍋爐一次風管中煤粉濃度的數(shù)值分析[D];重慶大學;2001年
7 王根永;單螺桿高速擠出過程中計量段熱能數(shù)值分析[D];北京化工大學;2004年
8 李巖;混凝土砌體結構模型隔震試驗研究與數(shù)值分析[D];大慶石油學院;2005年
9 張建文;飽和粉土地基液化特性的振動臺試驗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10 趙紅;低液限粘土路堤修筑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5694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569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