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鋪超薄罩面后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適用性分析
[Abstract]:The asphalt mixture after overlaying ultra-thin abrasive layer is tested and analyzed. The test results and analysis show that the mixture gradation and oil-stone ratio after overlaying ultra-thin abrasive layer me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AC-13 specification, indicating that ultra-thin abrasive layer pavement can be recycled. Performance tests show that the high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water stability and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the recycled mixture with ultra-thin abrasive lay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de.
【作者單位】: 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
【分類號】:U41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宏軍;冷鋪瀝青混合料的材料及強度形成機理[J];中國西部科技;2004年08期
2 朱亞萍,馬翔宇,王楷銀;Superpave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J];西部探礦工程;2005年06期
3 吳加山;;瀝青混合料空隙率影響因素分析[J];北方交通;2008年08期
4 回尚勇;葉奮;;膠粉改性瀝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J];上海公路;2008年03期
5 張建立;李元元;李瑋健;;Superpave瀝青混合料在高速公路的應用[J];今日工程機械;2008年11期
6 王文波;修林茂;;鋪筑瀝青混合料的壓實技術[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9年02期
7 魏安清;;瀝青混合料單軸壓縮與四點彎曲動態(tài)模量對比研究[J];交通世界(建養(yǎng).機械);2009年05期
8 胡其峰;;公路瀝青路面水損害分析[J];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9 杜玉兵;侯進軍;;瀝青混合料用集料的選擇與級配組成優(yōu)化設計[J];科技信息;2010年36期
10 郝孟輝;郝培文;楊黔;楊凱;;玄武巖短切纖維改性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分析[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起森;馮俊領;;大粒徑瀝青混合料瀝青面層的應用研究[A];第五屆全國路面材料及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何志勇;李自光;;瀝青混合料再拌運輸車試驗研究[A];中國工程機械學會2003年年會論文集[C];2003年
3 倪富健;;聚酯玻纖布加筋瀝青混合料應力疲勞試驗研究[A];第五屆全國路面材料及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劉朝暉;黃云涌;李宇峙;;瀝青混合料大型馬歇爾擊實試驗方法與技術標準探討[A];2004年道路工程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5 孫燕娜;陳傳堯;;瀝青路面的車轍損傷預測[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下)[C];2005年
6 盧永貴;;瀝青混合料結(jié)構(gòu)參數(shù)探討[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慶五十五周年論文選集(1950~2005)上冊[C];2005年
7 鐘超敏;;城市橋梁面層瀝青混合料特點及其技術對策初探[A];全國城市橋梁青年科技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6年
8 劉大梁;劉小燕;羅立武;趙鋒;;預拌式冷鋪瀝青混合料的研制與應用[A];第二屆全國公路科技創(chuàng)新高層論壇論文集(下卷)[C];2004年
9 王隨原;周進川;何演;;SBS改性瀝青混合料勁度模量試驗研究[A];2004年道路工程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10 王金豹;;京津塘高速公路(天津段)瀝青混合料的配比[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慶五十五周年論文選集(1950~2005)上冊[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錚;環(huán)保瀝青混合料扮靚長安街[N];科技日報;2009年
2 葛玲玲邋徐亞棟;南理工研發(fā)成功瀝青混合料攪拌技術[N];科技日報;2008年
3 郭少言 劉嶄;西安公路院成功研制瀝青混合料微波加熱車[N];中國交通報;2010年
4 任曉明;溫拌瀝青混合料首次用于省城道路養(yǎng)護[N];太原日報;2009年
5 項煜虹;長安街披上環(huán)保衣[N];大眾科技報;2009年
6 交軒;應用溫拌技術 筑路節(jié)能無污染[N];中國交通報;2010年
7 記者袁嵐 通訊員張東平;京西鋪設北京首條低碳示范路[N];中國建材報;2010年
8 彭麗;長安街大修彰顯綠色科技理念[N];中國化工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李艷 實習生 宮玉斐;廢鋼渣舊輪胎成輔料[N];科技日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白洪文 實習記者 吳洋 李靖 楊淑華;廣巴高速是這樣“煉”成的[N];廣元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建勛;溫拌瀝青混合料施工關鍵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2 呂得保;瀝青混合料施工溫度控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吳俊;瀝青混合料等效力熱性質(zhì)的細觀力學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4 苑苗苗;基于數(shù)字散斑相關方法的瀝青混合料疲勞破壞機理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5 王春;溫拌瀝青混合料技術特性研究[D];長安大學;2013年
6 葉永;瀝青混合料粘彈塑性本構(gòu)模型的實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7 尹應梅;基于DMA法的瀝青混合料動態(tài)粘彈特性及剪切模量預估方法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8 易軍艷;基于界面行為的多孔瀝青混合料凍融損傷特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9 宿秀麗;隧道瀝青混合料溫拌阻燃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12年
10 郭慶林;瀝青混合料內(nèi)部應力分布及其對粘彈性能的影響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紅紅;基于層位功能考慮的各結(jié)構(gòu)層瀝青混合料優(yōu)化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2 閆超;瀝青混合料間接拉伸試驗的彈粘性分析[D];長安大學;2010年
3 孫杰;基于應力控制模式下的瀝青混合料疲勞開裂預估模型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4 劉至飛;溫拌助劑的制備及其應用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5 謝君;活性礦粉對瀝青混合料水穩(wěn)性能的影響[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6 孔令然;就地熱再生瀝青混合料耐久性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7 賈建峰;連續(xù)配筋混凝土路面面層與基層間瀝青混合料功能層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8 張慧鮮;基于抗剪強度的瀝青混合料高溫性能影響因素分析及改善措施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9 尚晉;不同溫度和輪載下瀝青混合料車轍數(shù)值模擬[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10 田世亮;溫拌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溫拌效果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1944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194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