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動力響應的橋梁移動載荷識別
[Abstract]:The response of the bridge under the dynamic load and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the moving load are studied. The bridge is simplified as a spatial isotropic plate model.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bridge is analyzed by analytical method, and the moving load is identified by time domain method. Through th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bridge is analyzed, and the acceleration time history curve of the dangerous position of the bridge is obtained, and a program is written to realize the simulation calculation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moving load.
【作者單位】: 西南交通大學力學與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378437)~~
【分類號】:U441.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袁玉全;彭建設;向必純;包興明;;矩形薄板瞬態(tài)動力響應的DQ空-時半解析法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1期
2 王紹斌,張茂林,陳碩;經紗張力的動態(tài)測試[J];北京紡織;1999年06期
3 趙迎祥,魯開講;任意角鋪設矩形層合板固有頻率的能量法分析[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2期
4 張榮榮;郭彥峰;張偉;付云崗;劉全校;;彈力型瓦楞紙板襯墊振動特性有限元分析[J];包裝工程;2008年07期
5 郭彥峰;辛成龍;許文才;劉全校;;蜂窩紙板結構平壓性能有限元分析[J];包裝工程;2009年01期
6 鐘陽;張永山;;四邊固定支承矩形薄板振動分析的有限積分變換法[J];船舶力學;2008年02期
7 龔志鈺 ,馮廣占 ,王清遠;斜拉式玻璃鋼(GRP)橋的自由振動分析[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1988年01期
8 肖建勇,楊洪波,陳紅姣;單個隨機集中載荷下矩形薄板的振動淺析[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9 倪漢根,林永明;薄板動力分析的雙向有限條法[J];大連工學院學報;1987年01期
10 鐘陽;王國新;孫愛民;;彈性地基上四邊自由矩形薄板振動分析有限積分變換法[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李聲平;張曉平;;三峽右岸電站15#機組蝸殼直埋方案模型動力特性試驗研究[A];首屆全國水工抗震防災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2 朱為國;白象忠;楊陽;;橫向磁場中對邊簡支對邊固支矩形薄板的分岔與混沌[A];第16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謝昭;靜電微器件的模型自由度縮減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2 汪通悅;薄壁零件銑削穩(wěn)定性數(shù)值仿真及實驗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3 魏巍;多流體混合微流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4 王虎;連續(xù)配筋混凝土路面靜動力學計算與分析[D];長安大學;2001年
5 張望喜;混凝土地基板靜、動力特性試驗與研究[D];湖南大學;2002年
6 沈可;水電站廠房結構振動研究[D];廣西大學;2002年
7 陸建鋼;高分辨率顯示特性的分析與測量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8 石煥文;裂紋及水介質對薄板振動和輻射聲場特征的影響[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9 張軍;重型車輛與剛性路面結構的動力相互作用理論分析和試驗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10 信思金;基于光纖光柵和小波包分析的智能材料與結構損傷識別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小強;基于聲子晶體周期薄板結構低頻率帶隙機理研究及其應用[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2 康忠偉;基于時域傳輸技術的谷物含水率測試技術研究[D];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11年
3 史春風;聲振法在混凝土路面脫空檢測中的應用[D];中南大學;2011年
4 馮志強;軸向運動矩形板的非線性諧波共振研究[D];燕山大學;2010年
5 姚賽金;基于壓電驅動器的機翼除冰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6 沈雄偉;任意荷載激勵下板、殼和梁單元結構及其組合模型的局部效應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00年
7 劉大全;板結構局部動力效應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8 王文成;隔聲窗的分析與設計[D];汕頭大學;2003年
9 董震;Mathematica在結構分析中的應用[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4年
10 李鳳俊;隨機激勵下的局部效應[D];大連理工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濤春;李國強;;爆炸荷載作用下鋼-混凝土組合梁的動力響應及破壞形態(tài)分析[J];建筑鋼結構進展;2008年04期
2 江洋;石永久;王元清;;地震多點輸入下結構相對動力響應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0年09期
3 漆昌明;;重載卡車通過減速帶時房屋動力響應測試[J];住宅科技;2011年S1期
4 秦美珠;崔志勇;;大跨拱桁架地震作用下的動力響應研究[J];電力學報;2012年05期
5 謝官模,駱東平;流場中環(huán)肋柱殼受徑向沖量作用的動力響應[J];華中理工大學學報;1992年05期
6 陳榮毅,沈小璞,沈鵬程;樣條狀態(tài)變量法分析彈性矩形板的動力響應[J];應用數(shù)學和力學;2000年06期
7 卜建清;王揚;羅韶湘;;由橋梁動力響應識別過橋汽車參數(shù)的靈敏度方法[J];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8 施翠英;;輸電線在凍雨荷載作用下的動力響應[J];山西建筑;2009年02期
9 駱東平,謝官模;流場中環(huán)肋柱殼受沖量作用的瞬態(tài)動力響應[J];中國造船;1992年04期
10 鄭鋼鐵,徐世昌,黃文虎;大型轉子系統(tǒng)動力響應計算的諧波平衡——子結構方法[J];振動工程學報;199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宋華茂;劉勇;;隨機荷載下結構的動力響應計算[A];全國城市橋梁青年科技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6年
2 汪天翼;;鄭家沖大橋受撞后的損傷檢測及動力響應計算[A];巖土力學研究與工程實踐[C];1998年
3 劉揚;王明洋;盧浩;;彈性支撐梁在移動荷載作用下的動力響應[A];第2屆全國工程安全與防護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0年
4 林媛;楊慶大;郭乙木;;超強沖擊波作用下地下雙層豎井的動力響應數(shù)值分析研究[A];第三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下)[C];1994年
5 馮文杰;劉金喜;鄒振祝;;非軸對稱載荷作用下任意彈性邊界圓板彈性動力響應[A];第五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一卷)[C];1996年
6 何淼;晏鄂川;唐輝明;;高烈度區(qū)斜坡動力響應的復反應分析[A];新世紀巖石力學與工程的開拓和發(fā)展——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六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7 佘慧;羅志國;黃偉江;羅恩;;應用Hamilton型擬變分原理分析一維和二維問題的動力響應[A];計算機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第十屆全國工程設計計算機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0年
8 劉振華;劉艷;張其林;;考慮流體結構耦合作用的單柱雙面廣告牌結構的風致動力響應[A];第七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徐次達;林文菁;;樣條配點法分析薄殼的動力響應——微機應用[A];第三屆空間結構學術交流會論文集(第二卷)[C];1986年
10 卜建清;滿洪高;袁向榮;;基于動力響應的結構動力修改方法[A];第八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卷)[C];199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王宏志;沖擊荷載作用下樁的縱向和橫向動力響應[D];浙江大學;2001年
2 郭淑卿;HHT方法在兩自由度體系動力響應特征分析中的應用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3 王蒂;大跨徑懸索橋爆破地震動力響應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4 劉衛(wèi)豐;地鐵列車運行引起的隧道及自由場動力響應數(shù)值預測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5 潘曉東;非平穩(wěn)隨機地震下堤壩非線性有效應力動力響應可靠度分析[D];浙江大學;2004年
6 陳小波;近海風機結構體系環(huán)境荷載及動力響應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鵬;梁橋動力響應的數(shù)值計算及其前后處理的實現(xiàn)[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9年
2 顧戌華;直線電機列車—橋梁系統(tǒng)動力響應與車輛走行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3 陳晶文;直線電機列車作用下橋梁動力響應與行車安全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06年
4 葉俊;框架—剪力墻結構的爆炸動力響應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4年
5 高芳華;地下隧道內爆炸沖擊下多層建筑結構的動力響應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6 田子謙;橋墩基礎在海浪作用下的動力響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7 余舟波;站臺層質量變化對空間框架式客車站的動力響應影響[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8 王繼乾;船撞作用下軟巖單樁基礎動力響應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9 鄭永星;車輛撞擊作用下橋梁動力響應及受力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10 姜于;公路橋梁動力響應靈敏度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1728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172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