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韶鐵路良村隧道淺埋破碎巖層隧道施工技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7-03 05:08
本文選題:淺埋偏壓隧道 + 監(jiān)控量測。 參考:《中南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摘要】:摘要:本文以贛韶鐵路良村隧道為工程背景,通過現(xiàn)場施工監(jiān)控量測對Ⅵ級大跨偏壓隧道圍巖變形數(shù)據(jù)進行了描述和分析,并應用回歸預測模型和灰色理論兩種理論對圍巖的后期變形進行了預測,起到了優(yōu)化設計和指導施工的作用;結合圍巖變形和應力監(jiān)測結果,對CRD法施工隧道在施工過程中的工序較為深入的研究工作,并得到了CRD法施工隧道合理的工序;針對隧道圍巖變形過大的地段,對其進行換拱處理,對換拱方案通過MIDAS/GTS對臨時豎支撐進行安全性驗算,并結合換拱后監(jiān)測結果,表明換拱方案合理。本論文主要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內容: (1)在隧道施工過程當中,對隧道結構進行了變形和內力監(jiān)測,變形測試結果說明Ⅵ級圍巖淺埋偏壓隧道CRD法各分部開挖相互影響較大:①部拱頂測點變形受②部開挖的影響大于③部。圍巖壓力測試結果表明相對于隧道外側,隧道內側初砌所受壓力大,隧道內側襯砌結構安全性降低,更容易因變形過大而使初期支護破壞,影響結構安全。鋼支撐內力測試結果表明,鋼支撐軸力主要為壓應力,并且拱腰位置軸力大于其他部位,隧道內側鋼支撐所受軸力普遍大于外側,說明隧道內側鋼架壓屈的可能性較大。變形及內力監(jiān)測結果表明合理的工序應該是先施工山體外側,然后再施工內側。 (2)應用雙曲函數(shù)作為回歸分析函數(shù)對洞內收斂變形和拱頂?shù)某两登闆r進行擬合,結果表明雙曲函數(shù)擬合效果較好,根據(jù)曲線對最終變形值以及對在一段時間內變形的情況進行預測,用于指導現(xiàn)場施工并結合變形速率判斷施作二襯的最佳時機。工程應用表明GM(1,1)模型比GM(2,1)模型比較適合預測時間序列相關的沉降預測,說明灰色系統(tǒng)GM(1,1)模型可以用來預測隧道開挖過程中圍巖變形,從預測趨勢控制隧道開挖工法和合理工序。 (3)針對隧道圍巖變形過大的地段,對其進行換拱處理,對換拱方案通過MIDAS/GTS對臨時豎支撐進行安全性驗算,并結合換拱后監(jiān)測結果,說明換拱方案合理。
[Abstract]:Abstract: taking Liangcun tunnel of Ganshao railway as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deformation data of surrounding rock of grade 鈪,
本文編號:20925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092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