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拱效應的樁承式路堤承載變形計算研究
本文選題:差異沉降 + 土拱效應; 參考:《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03期
【摘要】:從樁土差異沉降、土拱效應、荷載分配三者的關系出發(fā),提出樁體向上刺入路堤的體積等于土拱區(qū)體積的壓縮量的假設,通過對樁承式路堤進行力學分析,并結合其變形協(xié)調(diào)特性,推導出用差異沉降表示的樁土應力比以及拱高的計算公式.采用模型試驗和數(shù)值模擬結果對該方法進行了驗證,并分析了樁土面積置換率、填土高度、填土內(nèi)摩擦角對樁土應力比以及拱高的影響.結果表明了該方法所求得結果與實測值較為接近,驗證了其合理性.
[Abstract]: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of pile and soil, soil arch effect and load distributi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volume of pile piercing the embankment is equal to the volume of soil arch area is assumed, and the mechanical analysis of pile-supported embankment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compatibility of deformation, the formulas for calculating the stress ratio of pile and soil and the arch height expressed by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are derived. The results of model tes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were used to verify the method. The effects of area replacement ratio of pile and soil, filling height and friction angle on the stress ratio of pile and soil and the arch height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is method are close to the measured values, an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method is verified.
【作者單位】: 湖南大學巖土工程研究所;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278187)~~
【分類號】:U213.11;U416.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愛民;肖軍華;梅國雄;;被動樁中土拱效應特征與影響參數(shù)研究[J];工程地質學報;2006年01期
2 周靜南;廖紹凱;梅甫良;;樁受側向位移作用下土拱效應問題的有限元分析[J];嘉興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3 梁音;李守德;;平行抗滑墻間土拱效應機理研究[J];公路工程;2013年04期
4 燕繼宇;陳劍平;閆歡;趙曉菊;孔元元;李欣杰;;砂-粘互層樁間土拱效應的數(shù)值分析[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4年04期
5 張建勛,陳福全,簡洪鈺;被動樁中土拱效應問題的數(shù)值分析[J];巖土力學;2004年02期
6 聶如松;冷伍明;鄧宗偉;趙健;;被動方樁土拱效應三維有限元分析[J];工業(yè)建筑;2007年07期
7 鄒登亮;;基坑工程中土拱效應分析[J];城市地質;2007年03期
8 魏業(yè)清;張林洪;;土拱效應的樁板墻擋板設計[J];水科學與工程技術;2008年S2期
9 張培澤;;淺談土拱效應的研究與應用[J];山西建筑;2009年23期
10 耿建勛;耿永常;張克緒;;水平土拱效應在護壁樁設計中的應用[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建勛;陳福全;簡洪鈺;;被動樁中土拱效應問題的數(shù)值分析[A];首屆海峽兩岸土木建筑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徐東;周順華;王炳龍;;粘土拱效應離心模型試驗[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八屆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9年
3 加瑞;朱偉;鐘小春;;砂土拱效應的室內(nèi)模型試驗研究[A];第二屆全國巖土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4 鄒登亮;孫強;李厚恩;史哲;;基坑工程中土拱效應分析[A];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業(yè)委員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城市地質環(huán)境與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楊敏;古海東;孫寬;;考慮土拱效應的疏排樁支護結構內(nèi)力和變形分析[A];第十二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6 朱朝輝;;建立考慮土拱效應的抗滑樁間距計算公式的嘗試[A];建筑結構高峰論壇——復雜建筑結構彈塑性分析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7 石勝偉;梁炯;;基于土拱效應微型組合抗滑樁距徑比的研究[A];第九屆全國工程地質大會論文集[C];2012年
8 加瑞;朱偉;鐘小春;;砂土拱效應的擋板下落試驗及機理研究[A];第一屆中國水利水電巖土力學與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9 張云軍;宰金珉;王旭東;;基坑開挖過程中支護樁土拱效應探討[A];第15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6年
10 鄒新軍;楊眉;;雙向增強體復合地基土拱效應分析[A];第二屆全國環(huán)境巖土與土工合成材料技術研討會論文集(一)[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李成芳;預應力錨拉樁三維土拱效應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2 董捷;懸臂樁三維土拱效應及嵌固段地基反力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3 蔣波;擋土結構土拱效應及土壓力理論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4 胡俊強;雙排樁土拱效應及嵌固段受力特性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5 王振強;懸臂抗滑樁土拱效應的靜力及動力特性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6 周龍翔;土釘支護體系土拱效應及設計計算理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0365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036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