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灘區(qū)鋼箱梁吊裝施工工藝
本文選題:淺灘區(qū) + 鋼箱梁; 參考:《公路》2014年06期
【摘要】:斜拉橋鋼箱梁吊裝施工工藝,在國內(nèi)橋梁工程建設領(lǐng)域已是比較成熟的施工技術(shù),常規(guī)采用橋面吊機對稱懸臂拼吊裝工藝,該工藝需要運梁駁船供梁,因此對河床明水深度條件有要求,存在使用局限性。鴨綠江界河斜拉橋次邊跨河道明水較淺,又因潮汐作用強烈,河床高程變化明顯,即使高潮位時段也不能保證運梁駁船供梁。經(jīng)過方案比較論證后,提出了淺灘區(qū)鋼箱梁吊裝施工工藝。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steel box girder hoisting of cable-stayed bridge is mature in the field of bridge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The symmetrical cantilever lifting technology of bridge deck crane is usually adopted, which needs beam transport barge to supply beam. Therefore, the requirements of river bed open water depth conditions, there are limitations in use. The river bed height changes obviously due to the shallow open water of the secondary span channel of the cable-stayed bridge along the Yalu River, and because of the strong tidal effect, even the period of high tide level can not guarantee the beam supply of the barge carrying beam. After comparison and demonstration, the hoist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steel box girder in shoal area is put forward.
【作者單位】: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分類號】:U445.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世來,劉桂珍,許建中;對山東黃河灘區(qū)移民安置的探討[J];人民黃河;2000年10期
2 尚紅霞,韓名乾,劉巧媛,周萬軍,裴明勝;黃河下游灘區(qū)水動力條件及阻力特性變化分析[J];人民黃河;2000年11期
3 曾蓮芝,孫炳霞;山東黃河孫口以上河段灘區(qū)漫灘洪水特性分析[J];山東水利;2004年01期
4 王震宇,黃淑閣,王英;試論黃河下游灘區(qū)享受蓄滯洪區(qū)補償政策的必要性[J];中國水利;2005年05期
5 李文忠,周恩祖;拔掉國道旁一顆釘[J];道路交通管理;2000年11期
6 李殿魁;黃河下游的主要問題及其治理對策[J];山東水利;2004年06期
7 王韶華,,田園;黃河下游防洪新方案的初探[J];水利水運科學研究;1994年Z1期
8 張新芳,王大光,張新玉,楊傳會;金堤河灘區(qū)受災分析與治理措施[J];山東水利;2003年07期
9 潘明發(fā);黃河焦作段灘區(qū)種植工業(yè)原料林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人民黃河;2004年03期
10 王英;張希玉;宋廣生;;黃河下游灘區(qū)存在問題分析[J];中國水利;2006年1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胡良民;鮑志陽;;淺析開封沿黃灘區(qū)農(nóng)戶生存環(huán)境變遷[A];地理學核心問題與主線——中國地理學會2011年學術(shù)年會暨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慶典論文摘要集[C];2011年
2 周長明;高杰;張偉;;淺談梁山縣黃河灘區(qū)治理[A];濟寧市技術(shù)創(chuàng)新與可持續(xù)發(fā)展論文選編[C];2005年
3 蘭華林;管金生;劉新民;霍風霖;;黃河下游灘區(qū)水利灌溉工程開發(fā)應用研究[A];中國水利學會2008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4 王震宇;魏軍;黃淑閣;;黃河下游灘區(qū)享受國家蓄滯洪區(qū)補償政策研究[A];第十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黃河中下游水資源綜合利用專題論壇文集[C];2008年
5 張新芳;楊傳會;張新玉;張瑞霞;;金堤河灘區(qū)受災分析與治理措施[A];山東水利學會第八屆優(yōu)秀學術(shù)論文匯編[C];2003年
6 孟紅旗;馬朝紅;徐華山;賀玉曉;趙同謙;;合理耕作制度提高孟津沿黃農(nóng)業(yè)濕地的生態(tài)效益[A];第三屆全國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任汝信;;2003年黃河秋汛洪水[A];山東省2004年災情趨勢預測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8 曾大;;四川省自貢市沿灘區(qū)2004年結(jié)核病控制項目結(jié)果分析[A];2005年中國防癆協(xié)會全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5年
9 董引平;;摧毀汪蔣特務窩點[A];老兵話當年(第九輯)[C];2005年
10 張鵬巖;;黃河下游灘區(qū)土地利用狀況及其分析[A];中國地理學會2007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王松;灘區(qū)要實行綜合治理與開發(fā)[N];渭南日報;2007年
2 陳汝銀;范縣百名民警下灘區(qū)[N];人民公安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念勞 遠兵 楊眉;田野里,走來一支特殊的信訪隊伍[N];自貢日報;2008年
4 記者 李錚;濮陽縣 投資300萬建成灘區(qū)“救命橋”[N];河南日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胡述范 呂亞鵬;拳拳黃河心 殷殷未了情[N];黃河報;2010年
6 陳燕;張魯集鄉(xiāng):灘區(qū)計生看“變”[N];菏澤日報;2010年
7 鄭軍 王小燕 聶偉杰;齊河未雨綢繆防黃汛[N];德州日報;2011年
8 劉建 婁毛輝 張建軍;原陽縣特色經(jīng)濟激活灘區(qū)產(chǎn)業(yè)[N];新鄉(xiāng)日報;2006年
9 陳銳;落實黃河下游灘區(qū)補償政策[N];黃河報;2007年
10 黃河水利委員會防辦副主任 王震宇;黃河下游灘區(qū)享受國家蓄滯洪區(qū)補償政策研究[N];黃河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郭少磊;基于淤灘刷槽的黃河下游洪水調(diào)控技術(shù)[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賀萍;黃河淤泥廢料資源化利用規(guī)劃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2 姚東京;崇明東灘鹽沼前緣帶上覆水氮、磷營養(yǎng)鹽潮周期變化特征及其影響因素[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3 張永偉;“二級懸河”對黃河下游防洪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4 趙麗輝;永州市冷水灘區(qū)綠色GDP核算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5 葉妹;珠江淇澳島濕地沉積物磷的賦存形態(tài)及釋放風險評估研究[D];暨南大學;2013年
6 韓耀建;黃河濕地豫東段大鴇(東方亞種)越冬集群和棲息生境特征的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7 索新海;山東省濱縣段黃河治理研究(1949-1957)[D];河北大學;2009年
8 王少武;學生奶安全質(zhì)量控制體系應用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9 黃丙輝;黃河濕地灰鶴越冬集群和覓食地生境特征的研究[D];河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9201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920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