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湖公路隧道混凝土早期收縮性能研究
本文選題:隧道 + 混凝土。 參考:《混凝土》2014年06期
【摘要】:龍湖公路隧道是鄭東新區(qū)的重要交通樞紐,建成通車后,將在鄭州市交通體系中發(fā)揮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采用國內(nèi)先進的非接觸法混凝土收縮變形測定儀,開展了試驗室和施工現(xiàn)場混凝土收縮試驗,深入研究了膨脹劑摻量、養(yǎng)護條件對混凝土早期收縮性能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隨著膨脹劑摻量的增加,混凝土早期收縮率減小;隨著養(yǎng)護濕度的降低,混凝土收縮率增大;膨脹劑摻量為6%和8%時,混凝土28d抗拉強度基本相同;膨脹劑摻量達到10%時,混凝土28d抗拉強度明顯降低。隨著養(yǎng)護相對濕度的降低,相同膨脹劑摻量的混凝土28d抗拉強度亦降低;炷潦湛s率在混凝土澆筑成型后的12 h內(nèi)增長極為顯著,之后混凝土收縮率趨于平穩(wěn)。
[Abstract]:Longhu Highway Tunnel is an important transportation hub in Zheng Dong New area. When completed and opened to traffic, Longhu Highway Tunnel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ffic system of Zhengzhou City. The shrinkage tests of concrete in laboratory and construction site were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advanced non-contact concrete shrinkage deformation tester in China. The effects of the amount of expansive agent and curing conditions on the early shrinkage properties of concrete were studied in dept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rly shrinkage of concret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mount of expansive agent, the shrinkage rate of concrete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curing humidity,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concrete at 28 days is basically the same when the content of expansive agent is 6% and 8%. When the amount of expansive agent reaches 10,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concrete decreases obviously at 28 days. With the decrease of curing relative humidity,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concrete with the same amount of expansive agent decreased for 28 days. The shrinkage rate of concrete increases remarkably within 12 hours after pouring, and then the shrinkage rate of concrete tends to be stable.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河南東龍控股有限公司;
【基金】:河南省重點科技攻關(guān)項目(132102310277) 河南省博士后科研資助項目(2012010)
【分類號】:U45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張巍,楊全兵;混凝土收縮研究綜述[J];低溫建筑技術(shù);2003年05期
2 朱倩;李鵬;;混凝土收縮試驗方法對比研究[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3 程紅強;高丹盈;;鋼纖維混凝土的收縮性能試驗研究[J];混凝土;2009年02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馬麗媛;高強混凝土收縮開裂的研究[D];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院;2001年
2 桂海清;混凝土早期收縮與抗裂性能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作巧;孫道勝;王愛國;王方剛;鄧敏;孫家瀝;;水膠比對復(fù)合水泥漿體干燥收縮、抗壓強度及孔結(jié)構(gòu)的影響[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3期
2 丁友斌;;深孔閘閘墩鋼筋混凝土裂縫的控制[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3 王新娟;鄧敏;;水泥基材料的收縮與膨脹劑收縮補償作用探討[J];材料導(dǎo)報;2006年08期
4 錢曉倩,詹樹林,方明暉,孟濤,錢匡亮;減水劑對混凝土收縮和裂縫的負影響[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04年02期
5 呂麗華;汪翔;楊宏生;柳俊哲;;引氣劑對混凝土干縮趨勢的影響[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07年12期
6 趙聯(lián)楨;陸采榮;梅國興;劉偉寶;王珩;錢耀麗;;礦物摻合料對砂漿早期力學性能影響[J];低溫建筑技術(shù);2010年03期
7 祝瑜;鄧宏衛(wèi);曾京生;鄭俊;;混凝土自收縮測量方法的進展[J];低溫建筑技術(shù);2010年10期
8 洪長青;混凝土減縮劑的作用機理及應(yīng)用[J];福建建材;2005年03期
9 李斌;;混凝土自收縮與水膠比的關(guān)系探討[J];福建建材;2011年03期
10 陶新明;;摻膨脹劑水泥基膠凝材料膨脹率的影響因素[J];福建建設(shè)科技;2009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9條
1 游寶坤;苑立東;;補償收縮高性能混凝土研究與應(yīng)用[A];HPC2002第四屆全國高性能混凝土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2 姚燕;馬麗媛;王玲;高春勇;;高強混凝土早期收縮開裂影響因素的研究[A];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裂縫控制論文集[C];2004年
3 錢曉倩;孟濤;詹樹林;方明暉;錢匡亮;;減縮劑對混凝土早期自收縮的影響[A];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及其應(yīng)用——第五屆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4 錢曉倩;詹樹林;;養(yǎng)護條件對混凝土早期收縮的影響[A];全國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及其應(yīng)用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高英力;周士瓊;;UFA水泥基復(fù)合膠凝材料早期自收縮與干燥收縮的相互關(guān)系研究[A];全國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及其應(yīng)用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馬曉華;丁一寧;;不同纖維對高性能混凝土自由收縮和非自由收縮影響的試驗研究[A];纖維混凝土的技術(shù)進展與工程應(yīng)用——第十一屆全國纖維混凝土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6年
7 楊景玲;盧忠飛;閭文;張亮亮;夏春;;摻鋼鐵渣粉混凝土收縮特性及體積安定性探討[A];全國混凝土新技術(shù)、新標準及工程應(yīng)用——“全國混凝土新技術(shù)、新標準及工程應(yīng)用”學術(shù)交流會暨混凝土質(zhì)量委員會和建筑材料測試技術(shù)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孫建國;蔣秀根;于興銀;;混凝土收縮裂縫研究[A];山東建筑學會建筑結(jié)構(gòu)專業(yè)委員會、山東土木工程學會工程設(shè)計及電算專業(yè)委員會2006年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9 盧忠飛;許亞南;閭文;;鋼渣熱悶處理與鋼鐵渣粉技術(shù)[A];2013年全國冶金能源環(huán)保生產(chǎn)技術(shù)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傅軍;新型墻體抗裂抗?jié)B性能及工程應(yīng)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2 羅浩;高速鐵路大跨度預(yù)應(yīng)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徐變變形對車—橋系統(tǒng)耦合振動的影響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3 何盛東;機制砂混凝土及其預(yù)應(yīng)力梁受力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4 胡建勤;高性能混凝土抗裂性能及其機理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5 王勇威;千米承壓材料的制取與力學性態(tài)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6 李云峰;混凝土結(jié)構(gòu)環(huán)境模擬試驗技術(shù)及相關(guān)理論研究[D];河海大學;2005年
7 高英力;超細粉煤灰高性能公路路面水泥混凝土早期收縮變形及抗裂性能研究[D];中南大學;2005年
8 嚴捍東;廢渣特性及其多元復(fù)合對水泥基材料高性能的貢獻與機理[D];東南大學;2001年
9 馬躍峰;基于水化度的混凝土溫度與應(yīng)力研究[D];河海大學;2006年
10 劉有志;水工混凝土溫控和濕控防裂方法研究[D];河海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蔡秀蘭;再生細集料混合砂漿配合比及物理性能試驗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2 劉秦;再生廢磚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及物理性能試驗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3 任燕;青藏高原地區(qū)高性能混凝土強度變形性能的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4 李運華;聚丙烯纖維砂漿收縮開裂性能的試驗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5 額吉樂;高強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收縮及開裂抑制措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6 張善德;鋰渣高性能混凝土強度預(yù)測及圓環(huán)法早期抗裂性試驗研究[D];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7 王國強;鋰渣高性能混凝土收縮與抗裂性能研究[D];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8 李雪青;混凝土早期收縮裂縫的形成機理與控制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9 易典;新型單層凍結(jié)井壁結(jié)構(gòu)試驗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0年
10 吳炎平;養(yǎng)護溫度對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拉伸徐變影響的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健,趙國藩;新老混凝土粘結(jié)收縮性能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1年03期
2 覃維祖;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應(yīng)用[J];粉煤灰綜合利用;2000年03期
3 李鳳蘭;羅俊禮;趙順波;;不同骨料高強混凝土自收縮試驗研究[J];港工技術(shù);2009年01期
4 吳中偉;混凝土科學技術(shù)近期發(fā)展方向的探討[J];硅酸鹽學報;1979年03期
5 閻培渝,廉慧珍,覃肖;使用膨脹劑配制補償收縮混凝土時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J];硅酸鹽學報;2000年S1期
6 楊全兵;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縮機理研究[J];硅酸鹽學報;2000年S1期
7 巴恒靜,高小建,楊英姿;高性能混凝土早期自收縮測試方法研究[J];工業(yè)建筑;2003年08期
8 曹誠,劉家彬;聚丙烯纖維對混凝土動力學特性的影響研究[J];混凝土;2000年05期
9 尤啟俊,于冬勛,黃愛平;混凝土收縮開裂與減縮防裂劑的研究[J];混凝土;2000年07期
10 蔣正武,孫振平,王新友,王玉吉,張冠倫;國外混凝土自收縮研究進展評述[J];混凝土;2001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夢煒;;混凝土早期收縮的研究現(xiàn)狀[J];中外建筑;2009年09期
2 張佚倫;詹樹林;錢曉倩;孟濤;錢匡亮;;聚丙烯纖維混凝土早期收縮性能試驗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6年01期
3 張本業(yè),袁迎曙,蔡躍;樹脂型修復(fù)材料的早期收縮模型[J];工業(yè)建筑;2002年01期
4 詹樹林;錢曉倩;;起始養(yǎng)護時間對混凝土早期收縮的影響[J];建筑材料學報;2007年03期
5 楊文武;錢覺時;范英儒;;混凝土早期收縮性能試驗研究[J];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2009年01期
6 康明;張希黔;黃波;楊文;;預(yù)拌混凝土早期收縮估算公式的探討[J];施工技術(shù);2011年04期
7 武軍錄;張津踐;;磁鐵礦混凝土早期收縮試驗研究[J];低溫建筑技術(shù);2011年09期
8 額吉樂;周永祥;冷發(fā)光;安明U,
本文編號:18857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885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