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整治工程中長河段復合模型方法研究
本文選題:長河段 + 航道整治 ; 參考:《水運工程》2014年12期
【摘要】:鑒于數(shù)學模型在解決水沙運動及河床沖淤變化三維性較強的局部工程問題時存在一定的局限,以及物理模型在模擬長河段時受時間變態(tài)影響較為嚴重的問題,提出綜合物理模型和數(shù)學模型優(yōu)點的長河段復合模型。綜述國內外復合模型的發(fā)展情況、優(yōu)缺點及發(fā)展趨勢,結合物理模型和數(shù)學模型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應用,提出航道整治工程中長河段復合模型研究思路與方法。
[Abstract]:In view of the limitation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n solving the lo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with strong 3-D erosion and siltation of the river bed and the problem that the physical model is seriously affected by the time distortion in the simulation of the long river sec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lex model of the long river section which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physical model 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composite model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hysical model 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n the waterway regulation project, the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of the complex model for the middle and long reaches of the waterway regulation project are put forward.
【作者單位】: 長江航道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長江航道局;
【基金】:交通運輸部2013年重大專項(2013-364-548-200)
【分類號】:U61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李發(fā)政;孫貴洲;渠庚;;長河段河工模型時間變態(tài)影響及水沙過程控制方式研究[J];長江科學院院報;2011年03期
2 曹祖德,孔令雙,李蓓,李孟國;海岸河口水動力數(shù)值模擬的研究方向[J];中國港灣建設;2002年04期
3 李國臣;周浩祥;徐金環(huán);;灌河口外攔門沙治理物理模型試驗研究[J];河海大學學報;1992年04期
4 蘇杭麗,張東生;復合模型中實時耦合問題的探討[J];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2期
5 曹兵;劉士和;羅秋實;尹書冉;;旁側入流對繞體流動與河床沖淤變形的影響[J];水利學報;2009年11期
6 羅肇森;;復合模型——一種試驗新技術[J];水利水運科學研究;1985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輝;趙洪波;曹祖德;;平衡含沙量、平衡水深與海床沖淤計算[J];中國港灣建設;2009年05期
2 范北林;李健;周銀軍;;長江科學院河流專業(yè)研究進展綜述——以《長江科學院院報》30年來發(fā)表的論文為例[J];長江科學院院報;2014年10期
3 遠航,于定勇;潮流與泥沙數(shù)值模擬回顧及進展[J];海洋科學進展;2004年01期
4 李鵬山;謝跟蹤;陳小紅;姜明新;;數(shù)值模擬方法在海洋環(huán)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2期
5 李順芹,袁德奎;潮流場中質點運動的可視化[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4年11期
6 萬遠揚;金中武;黃仁勇;;泥沙模型研究述評與前景展望[J];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2006年01期
7 張世釗;夏云峰;徐華;吳道文;;灌河口外航道整治模型試驗研究[J];海洋工程;2014年05期
8 ;HYBRID SIMULATION OF THE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AT RIVER AND LAKE CONFLUENCE[J];Journal of Hydrodynamics;2011年01期
9 左東啟;俞國青;;工程水動力學研究中的合交模型[J];河?萍歼M展;1992年04期
10 李天翔;廖華勝;楊永全;;物理-數(shù)值復合模型在模擬多股水舌進入復雜河道的流場中的應用[J];水利學報;200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張志明;楊國平;;中國沿海深水港口建設技術進展和發(fā)展趨勢[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港口工程分會技術交流文集[C];2009年
2 崔冬;;灌河口二維懸沙數(shù)學模型研究[A];中國水利學會2007學術年會人類活動與河口分會場論文集[C];2007年
3 竇希萍;;河流水沙觀測與模擬研究概述[A];第十六屆中國海洋(岸)工程學術討論會(下冊)[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饒永紅;河口海岸工程模型試驗若干問題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2 蘇杭麗;一種新型水工模擬技術的研究[D];河海大學;2001年
3 張尚弘;都江堰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及三維虛擬仿真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4 蔡中祥;基于GIS的長江河口空間決策支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徐明德;黃海南部近岸海域水動力特性及污染物輸移擴散規(guī)律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6 丁玲;水體透明度模型及其在沉水植物恢復中的應用研究[D];河海大學;2006年
7 姚仕明;三峽葛洲壩通航水流數(shù)值模擬及航運調度系統(tǒng)研究[D];清華大學;2006年
8 文岑;平面二維水沙運動與船舶運動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及其應用[D];重慶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鳳;基于駕駛式計算的潮流模型模擬系統(tǒng)的設計與應用[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春霞;烏江白馬復雜灘群整治數(shù)學模型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1年
3 陽磊;潮間帶風電場水動力及泥沙沖刷數(shù)值模擬[D];天津大學;2010年
4 王超;海島漁港工程建設中的海岸動力環(huán)境研究[D];河海大學;2003年
5 仇英華;基于IDL的河口海岸交互式可視化系統(tǒng)初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李順芹;波浪、潮流計算的可視化研究與實現(xiàn)[D];天津大學;2003年
7 遠航;黃島電廠溫排水數(shù)值模擬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4年
8 張明霞;概率理論與隨機數(shù)值模擬方法在海岸泥沙淤積預測中的應用[D];中國海洋大學;2004年
9 孫平鋒;椒江口二維潮流泥沙數(shù)學模型研究及其應用[D];浙江大學;2006年
10 郭珊;疏浚施工對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及防治對策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孔令雙,曹祖德,劉德輔;海岸動力-地貌演變的過程模擬自動化[J];中國港灣建設;2001年04期
2 蘇杭麗,馬洪蛟,張東生,蔡輝;復合模型系統(tǒng)的控制策略[J];海洋工程;2002年02期
3 陳稚聰,,安毓琪;河工模型中時間變態(tài)與水流挾沙力關系的試驗研究[J];人民長江;1995年08期
4 王協(xié)康,劉同宦,王憲業(yè),劉興年;受支流入?yún)R作用主河推移質運動演化特征試驗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05年06期
5 陸永軍,周耀庭;治導建筑物繞流機理及其下游流場的探討[J];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A輯);1990年02期
6 何國建;方紅衛(wèi);府仁壽;;橋墩群對河道水流影響的三維數(shù)值分析[J];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A輯;2007年03期
7 賈少燕;;復合模型在平原串流河段水流運動模擬中的應用[J];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A輯;2008年01期
8 劉士和;梅軍亞;徐林波;羅秋實;;漳河下游河道水沙運動數(shù)值模擬[J];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A輯;2008年02期
9 曹祖德,李炎保;水動力數(shù)值模擬的發(fā)展方向[J];海洋學報(中文版);1995年04期
10 王兆印,黃金池;泥沙模型試驗中的時間變態(tài)問題及其影響[J];水利學報;1987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國林;北江航道整治工程施工分析與總結[J];珠江水運;2002年07期
2 李萬正;榕江航道整治工程設計總結[J];珠江水運;2005年05期
3 陳仁道;;試述貴州航道整治工程的兩個根本轉變[J];中國水運(理論版);2007年09期
4 陳仁道;;山區(qū)航道整治工程的特點和做法[J];中國水運(理論版);2007年09期
5 孫冬梅;張明進;馮平;朱玉德;;數(shù)學模型在長江中游牯牛沙水道航道整治工程中的應用[J];水利水電技術;2009年07期
6 趙昱;;淺談贛江航道整治工程的動態(tài)管理[J];科技資訊;2009年31期
7 郭辰;;內河航道整治工程與景觀設計探討[J];中國水運;2010年10期
8 周躍;;航道整治工程技術要點初探[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年11期
9 李永貴;;論山區(qū)內河航道整治工程的主要技術[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1年10期
10 柴曉玲;余啟輝;要威;張黎明;;復雜河網(wǎng)地區(qū)航道整治工程對防洪的影響分析[J];人民長江;2011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倏;;淺談兩淮段航道整治工程[A];機械疏浚專業(yè)委員會第二十次疏浚與吹填技術經(jīng)驗交流會論文與技術經(jīng)驗總結文集[C];2007年
2 周克仁;;土工合成材料在漢江航道整治工程中的應用[A];武漢航海學會論文集(1994)[C];1994年
3 陶震;;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在長江口航道整治工程中的應用[A];第十二屆中國海岸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5年
4 陳海勇;郭海豐;錢黎敏;黃志良;;長江口北支航道整治工程設想[A];第十三屆中國海洋(岸)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5 胡秋發(fā);;益陽至蘆林潭航道整治工程防洪評價水文分析計算[A];2007年湖南水電科普論壇論文集[C];2007年
6 肖洋;唐洪武;王志良;朱立俊;;新型模型沙在贛江白馬廟至永太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動床模型試驗研究中的應用[A];中國水力發(fā)電工程學會水文泥沙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7 徐洲平;;生態(tài)袋擋墻護坡技術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應用[A];第三屆全國河道治理與生態(tài)修復技術交流研討會?痆C];2011年
8 徐閃;汪春桃;方海東;;連云港港疏港航道整治工程測量管理工作內容及控制措施[A];第六屆長三角科技論壇航運分論壇暨江蘇省航海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馬虎陽;;生態(tài)駁岸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應用[A];中國航?萍純(yōu)秀論文集(2010)[C];2010年
10 ;蝦峙門口外航道整治工程情況介紹[A];進出寧波舟山港大型船舶分道航行研討[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通訊員 高峰 吳毅;京杭運河兩淮段航道整治工程通過竣工驗收[N];中國水運報;2010年
2 呂英鷹 彭國峰;西江黃金水道建設再傳捷報 柳江航道整治工程提前完工[N];廣西日報;2011年
3 記者 繆世雄 張凌云 通訊員 李先忠 吳伶;東流航道整治工程設計獲大獎[N];中國水運報;2011年
4 記者 廖志慧 通訊員 王取發(fā) 陳宇;荊江航道整治工程全面開工[N];湖北日報;2013年
5 記者 劉興增 潘慶芳 高斌 駐湖北首席記者 石斌;荊江航道整治工程開工[N];中國交通報;2013年
6 馬路 李超;黃驊港外航道整治工程通過驗收[N];河北日報;2005年
7 王寅娜;通力合作 根治“腸梗阻”[N];中國水運報;2007年
8 通訊員 李寧邋高峰;京杭運河兩淮段航道整治工程接受檢查[N];中國水運報;2007年
9 蘇驕;京杭運河兩淮段航道整治工程通過驗收[N];現(xiàn)代物流報;2007年
10 記者 萬芳邋通訊員 高斌;漢江白河至丹江口段航道整治工程啟動建設[N];中國水運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許慧;丁壩水流數(shù)值模擬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鞠俊;河口航道整治工程水動力及河床變形響應數(shù)值模擬研究[D];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2008年
2 何海勝;東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水動力數(shù)學模型[D];河海大學;2005年
3 孫可朝;蕪申線高淳段航道整治工程經(jīng)濟性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4 張明;分汊河道航道整治工程中平面二維數(shù)學模型的應用[D];長江科學院;2008年
5 岳俊飛;武橋水道航道整治工程流場數(shù)值模擬試驗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6 劉曉菲;護灘建筑物破壞機理及模擬技術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08年
7 曾亞東;淮河淮濱至三河尖航道整治工程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09年
8 王勇;潮汐影響下西江“三灘”的航道整治工程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08年
9 趙洪波;風暴驟淤二維數(shù)值模型及其應用[D];天津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7814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781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