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鐵跨孔電阻率CT超前地質(zhì)預報方法研究
本文選題:隧道工程 切入點:城市地鐵 出處:《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4年05期
【摘要】:為了提高跨孔電阻率CT方法在城市地鐵超前預報中的應用水平,杜絕重大地質(zhì)災害隱患,確保地鐵隧道開挖施工安全,探討基于有限元法和最小二乘法的跨孔電阻率CT正、反演數(shù)值模擬方法,構建城市地鐵超前預報經(jīng)常需要探測的充水溶洞、充水斷層和基巖面3種地電模型,分析、總結其響應特征及規(guī)律,驗證其應用于城市地鐵超前預報的可行性,并指出該方法在地鐵預報中的其他適用探測對象。鑒于城市地鐵超前預報環(huán)境的復雜性,提出跨孔電阻率CT方法用于地鐵超前預報的3種測線布置方式和一種三維切片解釋方法。結合實例分析,進一步闡述該方法的實際應用特點和效果。研究結果表明,跨孔電阻率CT方法用于城市地鐵超前地質(zhì)預報時其精度高、準確性好、實施靈活方便、不占用隧道開挖時間,優(yōu)勢較為明顯。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level of cross-hole resistivity CT method in the advanced prediction of urban subway, eliminate the potential geological hazards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subway tunnel excav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T positive method of cross-hole resistivity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least square method. Three geoelectric models of water-filled cavern, water-filled fault and bedrock surface, which often need to be detected in advance prediction of urban subway, are constructed by invers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are summarized. The feasibility of its application in urban subway advanced forecasting is verified, and other applicable detection objects of this method in subway forecast are pointed out. In view of the complexity of urban subway advanced forecasting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three methods of line arrangement and a method of 3D slice interpretation are put forward, which can be used in advance prediction of subway by using transpore resistivity CT metho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s of this method are further expounded with the analysis of examp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ross-hole resistivity CT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accuracy, good accuracy, flexibility and convenience, and does not occupy the tunnel excavation time when it is applied to the advanced geological prediction of urban subway.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巖土與結構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項目(2013CB03600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139004) 山東大學自主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2012TS061)
【分類號】:U452.11;U23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清華;井間電阻率層析成象的某些進展[J];地球物理學進展;1997年03期
2 唐英杰;葛為中;;井間電阻率CT在工程檢測中的應用[J];CT理論與應用研究;2013年02期
3 王夢恕;對巖溶地區(qū)隧道施工水文地質(zhì)超前預報的意見[J];鐵道勘察;2004年01期
4 周兵,曹俊興;井間電阻率成像數(shù)值模擬[J];物探化探計算技術;1995年04期
5 董清華,田憲謨;井間電阻率成像中Frechet導數(shù)的算法比較[J];物探化探計算技術;1997年01期
6 董清華,田憲謨,嚴忠瓊;井間電阻率層析成象的平滑度約束反演[J];物探化探計算技術;1997年02期
7 劉文祥,魯來玉,石桂,孫躍軍;綜合物探在地鐵隧道工程建設中的應用[J];物探與化探;2004年02期
8 李術才;李樹忱;張慶松;薛翊國;丁萬濤;鐘世航;何發(fā)亮;林玉山;;巖溶裂隙水與不良地質(zhì)情況超前預報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7年02期
9 李術才;薛翊國;張慶松;李樹忱;李利平;孫克國;葛顏慧;蘇茂鑫;鐘世航;李貅;;高風險巖溶地區(qū)隧道施工地質(zhì)災害綜合預報預警關鍵技術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8年07期
10 李天斌;孟陸波;朱勁;李永林;牟力;;隧道超前地質(zhì)預報綜合分析方法[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9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薛翊國;李術才;張慶松;李樹忱;劉斌;;TSP203超前預報系統(tǒng)探測巖溶隧道的應用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7年S1期
2 許振浩;李術才;張慶松;劉斌;張霄;葛顏慧;;TSP超前地質(zhì)預報地震波反射特性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8年04期
3 張慶松;李術才;孫克國;許振浩;;公路隧道超前地質(zhì)預報應用現(xiàn)狀與技術分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8年04期
4 林傳年;;齊岳山隧道巖溶裂隙水超前預報與治理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8年04期
5 林傳年;;巖溶隧道綜合超前地質(zhì)預報應用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8年06期
6 葉英;;隧道施工超前地質(zhì)預報新方法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0年03期
7 周小飛;武科;馬明月;;淺談公路巖溶隧道施工技術管理[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0年03期
8 武科;馬明月;李術才;;高風險巖溶地區(qū)隧道的綜合物探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1年01期
9 趙元偉;唐付嶺;黃永澤;竇康利;牟現(xiàn)軍;;崇州市雞冠山鄉(xiāng)茍家村大巖溝泥石流成因分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1年02期
10 楊兵;;宜萬鐵路馬鹿箐隧道巖溶災害的工程處治技術[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林達明;尚彥軍;王松;張平松;;等位線追蹤法在井間電阻率成像中的應用初探[A];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屆(2010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11年
2 林建寧;李庶林;焦玉勇;王偉;;TSP超前地質(zhì)預報探測技術及其應用現(xiàn)狀[A];2010年全國工程地質(zhì)學術年會暨“工程地質(zhì)與海西建設”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3 田洪義;;地質(zhì)雷達探測技術在象山隧道巖溶段的應用[A];第九屆海峽兩岸隧道與地下工程學術及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張東明;張瑜;王耿;王元漢;;山區(qū)隧道建設中溶洞的處理與利用[A];第九屆海峽兩岸隧道與地下工程學術及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5 肖曉;湯井田;杜華坤;;電阻率層析成像方法綜述[A];當代礦山地質(zhì)地球物理新進展[C];2004年
6 薛翊國;李術才;張慶松;李樹忱;蘇茂鑫;鐘世航;;隧道施工期水害超前預報的幾種方法[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四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孫懷鳳;李術才;李貅;戚志鵬;蘇茂鑫;薛翊國;;隧道瞬變電磁三維探測[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楊洋;周必文;鄧鋒華;楊冊;王宏宇;袁博;黃雄;;井間擬流場電阻率成像[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劉斌;李衛(wèi)兵;;TBM隧洞施工超前地質(zhì)預報方法對比分析[A];中國水利學會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一次全國學術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10 田榮;;隧道的地質(zhì)超前預報方法與不良地質(zhì)施工措施[A];中國鐵道學會工程地質(zhì)與路基專業(yè)委員會第21屆年會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克國;注漿控制巖溶隧道突水地質(zhì)災害的機理和模擬方法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夏強;地下水不確定性問題的多模型分析方法及應用[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1年
3 朱超;大瑞鐵路羅家村隧道地質(zhì)環(huán)境與工程穩(wěn)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4 郭佳奇;巖溶隧道防突厚度及突水機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5 郭小紅;廈門翔安海底隧道風化槽襯砌結構穩(wěn)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6 張旭東;深部巖溶隧道潰水成災機理及其工程處治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7 舒志樂;隧道襯砌內(nèi)空洞探地雷達探測正反演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8 馬士偉;巖溶隧道涌突水地質(zhì)災害破壞機理與預警技術研究[D];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2011年
9 王振宇;土木工程的層析成像與廣義反演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10 栗建軍;井間電磁測井原理、方法及套管對井間電磁測井影響規(guī)律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成森;電阻率成像技術在煤礦防治水方面的應用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王帥;基于BOTDR技術的地下工程實時監(jiān)測系統(tǒng)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3 崔健;瞬變電磁法大電流、小回線裝置在礦井巷道內(nèi)探測的應用及數(shù)據(jù)精細處理[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1年
4 王勇;井地電阻率成像法的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沈東東;樂廣高速巖溶隧道穩(wěn)定性及突涌水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2011年
6 崔濤;巖溶隧道風險預報及支護技術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7 王木群;巖溶對隧道工程的影響及巖溶處治技術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8 王向閣;海底隧道涌水量預測及注漿防水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9 施飛;重慶鋁土礦575主平窿巖溶地質(zhì)災害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10 易介民;巖溶地區(qū)地鐵隧道穩(wěn)定性的數(shù)值模擬分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亞軍;黃平;李生才;;2006年1—2月國內(nèi)安全事故統(tǒng)計分析[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06年02期
2 薛翊國;李術才;張慶松;李樹忱;劉斌;;TSP203超前預報系統(tǒng)探測巖溶隧道的應用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7年S1期
3 郭保飛;譚華;李良田;秦嶺;;高速公路隧道不良地質(zhì)超前探測預報研究[J];重慶建筑;2007年11期
4 羅延鐘;萬樂;;高密度電阻率法成像[J];CT理論與應用研究;2006年01期
5 尹極;王曉東;程邈;李振宇;;高密度電阻率法在果香峪溶洞勘查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CT理論與應用研究;2011年03期
6 趙永貴,劉浩,孫宇,肖寬懷;隧道地質(zhì)超前預報研究進展[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3年03期
7 白登海,于晟;電阻率層析成象理論和方法[J];地球物理學進展;1995年01期
8 吳小平,徐果明;利用共軛梯度法的電阻率三維反演研究[J];地球物理學報;2000年03期
9 底青云,王妙月;積分法三維電阻率成像[J];地球物理學報;2001年06期
10 宛新林,席道瑛,高爾根,沈兆武;用改進的光滑約束最小二乘正交分解法實現(xiàn)電阻率三維反演[J];地球物理學報;2005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袁清梅;模糊神經(jīng)網(wǎng)絡用于目標識別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2 沈平;井間電阻率成像方法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鐵道工程學報》2007年年度索引[J];鐵道工程學報;2007年12期
2 ;《鐵道勘察》2010年總目次[J];鐵道勘察;2010年06期
3 莊寶t,
本文編號:16659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665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