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基表面TiC-Fe梯度涂層的微觀組織表征及力學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10 23:47
鈦及鈦合金因其低的密度,高的比強度,良好的耐腐蝕性和抗氧化性而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化學和生物醫(yī)學領域。但是低的硬度,高的摩擦系數和低的耐磨損性能限制了它的應用,特別是對于需要特定表面性能的領域。碳化鈦由于具有高硬度(28-35 GPa),高熔點(3067℃),低摩擦系數、優(yōu)異的耐磨性以及與鈦具有相似的密度(4.93 g/cm3),可作為涂層材料來延長鈦合金的使用壽命。因此,本文以灰口鑄鐵作為固體碳源,以商業(yè)純鈦作為基體,采用兩步法熱處理工藝(1150℃保溫5 min+1000 ℃保溫10 h)在鈦基體表面原位制備TiC-Fe梯度涂層。借助X射線衍射儀(XRD)、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電子背散射衍射技術(EBSD)、透射電子顯微鏡(TEM)、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XPS)對TiC-Fe梯度涂層的微觀組織、物相分布以及TiC顆粒的形貌進行表征,并對其形成機理進行了詳細的分析;采用納米壓痕儀、單程劃痕儀和摩擦磨損試驗機對涂層的硬度、彈性模量、斷裂韌性、涂層/基體界面結合強度及耐磨損性能進行了評估,并分析了其強韌化機理和摩擦磨損機理。研究結果表明:(1)TiC-Fe梯度涂層的微觀組織呈...
【文章來源】: 西安理工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63 頁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引言
1.2 碳化鈦增強鈦基表面復合涂層的制備方法
1.3 碳化鈦顆粒的形成機理和形貌演變機制研究進展
1.4 碳化鈦增強鈦基表面復合涂層的力學性能研究進展
1.5 本課題的選題目的及意義
1.6 本課題的主要研究內容及技術路線
1.6.1 研究內容
1.6.2 技術路線圖
2 鈦基表面TiC-Fe梯度涂層的制備工藝及測試分析方法
2.1 實驗材料及制備工藝
2.1.1 材料準備
2.1.2 實驗方法
2.2 實驗設備及儀器
2.3 測試分析方法
2.3.1 物相分析
2.3.2 微觀組織表征
2.3.3 硬度、彈性模量和斷裂韌性測試
2.3.4 界面結合強度測試
2.3.5 摩擦磨損實驗測試
2.4 本章小結
3 鈦基表面TiC-Fe梯度涂層的微觀組織表征及形成機理分析
3.1 引言
3.2 TiC-Fe梯度涂層的微觀組織表征
3.2.1 TiC-Fe梯度涂層截面的微觀組織表征
3.2.2 TiC-Fe梯度涂層的表面微觀組織表征
3.2.3 TiC-Fe梯度涂層的截面EBSD分析
3.2.4 TiC-Fe梯度涂層的截面TEM分析
3.3 TiC-Fe梯度涂層的形成機理分析
3.4 本章小結
4 鈦基表面TiC-Fe梯度涂層的斷裂韌性及界面結合強度研究
4.1 引言
4.2 TiC-Fe梯度涂層截面的納米壓痕測試
4.2.1 TiC-Fe梯度涂層截面的硬度和彈性模量
4.2.2 TiC-Fe梯度涂層的斷裂韌性
4.2.3 TiC-Fe梯度涂層的韌化機制
4.3 TiC-Fe梯度涂層的劃痕測試
4.3.1 TiC-Fe梯度涂層的劃痕形貌
4.3.2 TiC-Fe梯度涂層失效分析
4.4 本章小結
5 鈦基表面TiC-Fe梯度涂層的摩擦磨損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不同載荷下的摩擦磨損系數和磨損率
5.3 不同載荷下的磨損形貌
5.4 TiC-Fe梯度涂層的磨損機理
5.5 本章小結
6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主要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鈦合金在航天工業(yè)中的應用及其材料價格差異化原因分析 [J]. 何鋒,張利軍,任淑平,米磊. 世界有色金屬. 2018(17)
[2]納米壓痕技術在工程材料研究中的應用 [J]. 魏振偉,劉昌奎,周靜怡,曲士昱. 失效分析與預防. 2018(04)
[3]金屬基復合材料研究進展及展望 [J]. 曹玉鵬,戴志強,劉建濤,馬濤,楊桂宇,李運剛. 鑄造技術. 2017(10)
[4]TC4鈦合金表面TiC涂層的制備、組織與性能 [J]. 鞠紅香. 鑄造技術. 2014(06)
[5]金屬基陶瓷涂層的制備及涂覆工藝的研究 [J]. 孫國梁,王剛,張文杰. 陶瓷學報. 2013(03)
[6]激光熔覆反應合成TiC和TiB2的生長機制 [J]. 雷貽文,孫榮祿,唐英. 中國激光. 2009(05)
[7]TEM中電子衍射相機長度的實驗分析及計算 [J]. 王興和,周延懷. 南京師范大學學報(工程技術版). 2006(04)
[8]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的研究進展 [J]. 楊濤林,陳躍. 鑄造技術. 2006(08)
[9]鈦合金表面輝光無氫滲碳的研究 [J]. 李爭顯,周慧,杜繼紅,徐重,周廉.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04(12)
[10]金屬基陶瓷涂層的制備、應用及發(fā)展 [J]. 周健兒,李家科,江偉輝. 陶瓷學報. 2004(03)
博士論文
[1]激光熔化沉積TiC/Ti6Al4V復合材料的組織性能調控[D]. 王建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8
[2]鋁合金中TiC生長與演變及硼摻雜改性的研究[D]. 聶金鳳.山東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Ti6Al4V高溫固體滲碳工藝及其性能研究[D]. 許浩.中國礦業(yè)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533614
【文章來源】: 西安理工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63 頁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引言
1.2 碳化鈦增強鈦基表面復合涂層的制備方法
1.3 碳化鈦顆粒的形成機理和形貌演變機制研究進展
1.4 碳化鈦增強鈦基表面復合涂層的力學性能研究進展
1.5 本課題的選題目的及意義
1.6 本課題的主要研究內容及技術路線
1.6.1 研究內容
1.6.2 技術路線圖
2 鈦基表面TiC-Fe梯度涂層的制備工藝及測試分析方法
2.1 實驗材料及制備工藝
2.1.1 材料準備
2.1.2 實驗方法
2.2 實驗設備及儀器
2.3 測試分析方法
2.3.1 物相分析
2.3.2 微觀組織表征
2.3.3 硬度、彈性模量和斷裂韌性測試
2.3.4 界面結合強度測試
2.3.5 摩擦磨損實驗測試
2.4 本章小結
3 鈦基表面TiC-Fe梯度涂層的微觀組織表征及形成機理分析
3.1 引言
3.2 TiC-Fe梯度涂層的微觀組織表征
3.2.1 TiC-Fe梯度涂層截面的微觀組織表征
3.2.2 TiC-Fe梯度涂層的表面微觀組織表征
3.2.3 TiC-Fe梯度涂層的截面EBSD分析
3.2.4 TiC-Fe梯度涂層的截面TEM分析
3.3 TiC-Fe梯度涂層的形成機理分析
3.4 本章小結
4 鈦基表面TiC-Fe梯度涂層的斷裂韌性及界面結合強度研究
4.1 引言
4.2 TiC-Fe梯度涂層截面的納米壓痕測試
4.2.1 TiC-Fe梯度涂層截面的硬度和彈性模量
4.2.2 TiC-Fe梯度涂層的斷裂韌性
4.2.3 TiC-Fe梯度涂層的韌化機制
4.3 TiC-Fe梯度涂層的劃痕測試
4.3.1 TiC-Fe梯度涂層的劃痕形貌
4.3.2 TiC-Fe梯度涂層失效分析
4.4 本章小結
5 鈦基表面TiC-Fe梯度涂層的摩擦磨損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不同載荷下的摩擦磨損系數和磨損率
5.3 不同載荷下的磨損形貌
5.4 TiC-Fe梯度涂層的磨損機理
5.5 本章小結
6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主要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鈦合金在航天工業(yè)中的應用及其材料價格差異化原因分析 [J]. 何鋒,張利軍,任淑平,米磊. 世界有色金屬. 2018(17)
[2]納米壓痕技術在工程材料研究中的應用 [J]. 魏振偉,劉昌奎,周靜怡,曲士昱. 失效分析與預防. 2018(04)
[3]金屬基復合材料研究進展及展望 [J]. 曹玉鵬,戴志強,劉建濤,馬濤,楊桂宇,李運剛. 鑄造技術. 2017(10)
[4]TC4鈦合金表面TiC涂層的制備、組織與性能 [J]. 鞠紅香. 鑄造技術. 2014(06)
[5]金屬基陶瓷涂層的制備及涂覆工藝的研究 [J]. 孫國梁,王剛,張文杰. 陶瓷學報. 2013(03)
[6]激光熔覆反應合成TiC和TiB2的生長機制 [J]. 雷貽文,孫榮祿,唐英. 中國激光. 2009(05)
[7]TEM中電子衍射相機長度的實驗分析及計算 [J]. 王興和,周延懷. 南京師范大學學報(工程技術版). 2006(04)
[8]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的研究進展 [J]. 楊濤林,陳躍. 鑄造技術. 2006(08)
[9]鈦合金表面輝光無氫滲碳的研究 [J]. 李爭顯,周慧,杜繼紅,徐重,周廉.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04(12)
[10]金屬基陶瓷涂層的制備、應用及發(fā)展 [J]. 周健兒,李家科,江偉輝. 陶瓷學報. 2004(03)
博士論文
[1]激光熔化沉積TiC/Ti6Al4V復合材料的組織性能調控[D]. 王建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8
[2]鋁合金中TiC生長與演變及硼摻雜改性的研究[D]. 聶金鳳.山東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Ti6Al4V高溫固體滲碳工藝及其性能研究[D]. 許浩.中國礦業(yè)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5336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3533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