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顆粒增強Ni基自熔合金梯度涂層的感應熔覆工藝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16 03:56
【摘要】:本論文采用氧-乙炔普通火焰噴涂與感應熔覆復合工藝在Φ19×55 mm的沉淀硬化型馬氏體不銹鋼試樣表面上制備WC顆粒增強的Ni基自熔合金的梯度涂層。采用表面輪廓儀測量熔覆層的表面粗糙度;利用掃描電鏡觀察熔覆層橫截面形貌以及界面結合狀態(tài);利用圖像處理軟件及數據統(tǒng)計軟件計算熔覆層的孔隙率;使用顯微硬度計測量熔覆層與基體梯度硬度分布和基體的軟化深度;利用金相顯微鏡觀察蝕顯后熔覆層元素向基體的擴散情況;利用疲勞液壓伺服疲勞測試機對帶有梯度界面層的硬質合金涂層進行沖擊實驗。研究結果表明:(1)對火焰噴涂制備的Ni60A涂層進行高頻感應熔覆(頻率為20 kHz),隨著電流的增加熔覆層孔隙率下降,輸出電流為800 A時界面轉化為冶金結合,孔隙率為0.45%,表面粗糙度Ra值為1.0μm,基體軟化深度約70μm;對火焰噴涂制備的Ni60A+Ni60-40WC涂層進行高頻感應熔覆,輸出電流為840 A時各界面冶金結合狀態(tài)好,Ni60-40WC熔覆層孔隙率為0.56%,熔覆界面層孔隙率0.87%,Ni60A熔覆層孔隙率0.86%,熔覆層與基體界面層孔隙率為1.12%,表面粗糙度Ra值為0.9μm,基體軟化深度約70μm。(2)對火焰噴涂制備的Ni60A涂層進行超高頻感應熔覆(頻率為250 kHz),輸出電流為400 A時孔隙率為0.45%,表面粗糙度Ra值為1.0μm,基體軟化深度約30μm;對火焰噴涂制備的Ni60A+Ni60-40WC涂層進行超高頻感應熔覆,輸出電流為410 A時Ni60-40WC熔覆層孔隙率為0.56%,熔覆界面層孔隙率0.87%,Ni60A熔覆層孔隙率0.86%,熔覆層與基體界面層孔隙率為1.12%,表面粗糙度Ra值為0.9μm,基體軟化深度約30μm。(3)帶有界面層的涂層的硬度從基體到外層涂層呈梯度變化,涂層的硬度層梯度變化對外層涂層有較好的支撐作用,在相同的外力沖擊環(huán)境下帶有界面層的涂層受沖擊后高度上變形2μm左右,而無界面層的涂層在高度上的變形6μm。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G174.4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硬質合金涂層
1.2 自熔性合金涂層
1.3 熱噴涂技術
1.3.1 火焰噴涂技術
1.3.2 超音速火焰噴涂
1.4 涂層后處理技術
1.4.1 激光熔覆技術
1.4.2 感應熔覆技術
1.4.3 電火花沉積技術
1.5 梯度涂層
1.6 本論文研究目的與內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內容
2 實驗材料、設備及方法
2.1 實驗材料
2.2 實驗設備
2.3 實驗方法
3 高頻感應熔覆界面層工藝
3.1 高頻感應熔覆單熔覆層組織結構
3.1.1 不同熔覆電流的熔覆層宏觀形貌
3.1.2 不同熔覆電流的熔覆層微觀形貌
3.1.3 不同熔覆電流基體軟化深度
3.2 高頻感應熔覆雙熔覆層組織結構
3.2.1 不同熔覆電流的熔覆層宏觀形貌
3.2.2 不同熔覆電流的熔覆層微觀形貌
3.2.3 不同熔覆電流基體軟化深度
3.3 高頻感應熔覆梯度涂層抗沖擊性能
3.4 本章小結
4 超高頻感應熔覆界面層工藝
4.1 超高頻感應熔覆單熔覆層組織結構
4.1.1 不同熔覆電流的熔覆層宏觀形貌
4.1.2 不同熔覆電流的熔覆層微觀形貌
4.1.3 不同熔覆電流基體軟化深度
4.2 超高頻感應熔覆雙熔覆層組織結構
4.2.1 不同熔覆電流的熔覆層宏觀形貌
4.2.2 不同熔覆電流的熔覆層微觀形貌
4.2.3 不同熔覆電流基體軟化深度
4.3 超高頻感應熔覆梯度涂層抗沖擊性能
4.4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42719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G174.4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硬質合金涂層
1.2 自熔性合金涂層
1.3 熱噴涂技術
1.3.1 火焰噴涂技術
1.3.2 超音速火焰噴涂
1.4 涂層后處理技術
1.4.1 激光熔覆技術
1.4.2 感應熔覆技術
1.4.3 電火花沉積技術
1.5 梯度涂層
1.6 本論文研究目的與內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內容
2 實驗材料、設備及方法
2.1 實驗材料
2.2 實驗設備
2.3 實驗方法
3 高頻感應熔覆界面層工藝
3.1 高頻感應熔覆單熔覆層組織結構
3.1.1 不同熔覆電流的熔覆層宏觀形貌
3.1.2 不同熔覆電流的熔覆層微觀形貌
3.1.3 不同熔覆電流基體軟化深度
3.2 高頻感應熔覆雙熔覆層組織結構
3.2.1 不同熔覆電流的熔覆層宏觀形貌
3.2.2 不同熔覆電流的熔覆層微觀形貌
3.2.3 不同熔覆電流基體軟化深度
3.3 高頻感應熔覆梯度涂層抗沖擊性能
3.4 本章小結
4 超高頻感應熔覆界面層工藝
4.1 超高頻感應熔覆單熔覆層組織結構
4.1.1 不同熔覆電流的熔覆層宏觀形貌
4.1.2 不同熔覆電流的熔覆層微觀形貌
4.1.3 不同熔覆電流基體軟化深度
4.2 超高頻感應熔覆雙熔覆層組織結構
4.2.1 不同熔覆電流的熔覆層宏觀形貌
4.2.2 不同熔覆電流的熔覆層微觀形貌
4.2.3 不同熔覆電流基體軟化深度
4.3 超高頻感應熔覆梯度涂層抗沖擊性能
4.4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華輝;閆卓;徐采云;趙會友;王振廷;;激光熔覆WC/Ni60B復合涂層在水潤滑滑動摩擦環(huán)境下的磨損特性[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14年04期
2 陶國林;蔣顯全;黃靖;;硬質合金刀具材料發(fā)展現狀與趨勢[J];金屬功能材料;2011年03期
3 程西云;何俊;王如團;;梯度涂層結構設計制備及應用研究現狀[J];潤滑與密封;2010年11期
4 董允;任志敏;林曉娉;王志平;丁坤英;;超音速噴涂粘結層對熱障涂層抗氧化性能的影響[J];機械工程學報;2010年20期
5 范群波;馬壯;王富恥;王魯;;功能梯度熱障涂層隔熱與應力緩和的組合設計[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07年S2期
6 董世運;馬運哲;徐濱士;韓文政;;激光熔覆材料研究現狀[J];材料導報;2006年06期
7 吳濤,朱流,酈劍,王幼文;熱噴涂技術現狀與發(fā)展[J];國外金屬熱處理;2005年04期
8 安耿,梁工英,黃俊達,曹玉泉;激光重熔Cr等離子噴涂層的組織及其導電性的研究[J];熱加工工藝;2004年01期
9 朱潤生;Ni60自熔合金粉末的研究[J];粉末冶金工業(yè);2002年06期
10 潘國順,曲敬信,邵荷生;電火花表面強化工藝對涂層組織性能的影響[J];機械工程材料;2000年03期
本文編號:28427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28427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