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鑄造論文 >

深層滲碳對H13鋼顯微組織和硬度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9-07-12 15:03
【摘要】:采用OM、TEM和XRD對深層滲碳處理后H13鋼的顯微組織進行觀測,研究了深層滲碳對H13鋼顯微組織和硬度的影響。結果表明:滲碳后完全退火試樣與滲碳后球化退火試樣的滲碳層厚度均在3 mm以上,組織細密均勻,硬度提高30%~60%;滲碳后球化退火試樣的晶粒更細小,基體上碳化物彌散分布并存在較多的亞結構,且表面硬度稍高于滲碳后完全退火試樣。最佳深層滲碳處理工藝為1000℃下固體滲碳4 h,接著進行球化退火(840℃保溫4 h,爐冷到740℃再保溫4 h,爐冷到500℃后空冷到室溫),然后進行1030℃淬火10 min,最后進行560℃回火2次,每次2 h。
[Abstract]:The effect of deep carburizing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hardness of H13 steel was studied by using OM, TEM and XRD to observe the microstructure of H13 steel after deep carburizing treat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ickness of the carburized layer of the fully annealed sample and the spheroidizing annealing sample after the carburizing is above 3 mm, the microstructure is fine and uniform, the hardness is improved by 30-60%, the crystal grains of the spheroidized annealing sample after the carburizing are finer, the carbide dispersion in the matrix is distributed and the sub-structure is present, And the surface hardness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fully-annealed sample after the carburization. The optimum deep-layer carburizing treatment process is at 1000 DEG C for 4 hours, then the spheroidizing annealing is carried out (heat preservation at 840 DEG C for 4 hours, the furnace is cooled to 740 DEG C for 4 hours, the furnace is cooled to 500 DEG C and then is cooled to room temperature), then the quenching is carried out for 10 minutes at the temperature of 1030 DEG C, and finally the tempering is carried out for 2 times at the temperature of 560 DEG C for 2h.
【作者單位】: 大連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沈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遼寧省凝固控制與數(shù)字化制備技術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973”項目(2011CB013402) 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2014028002) 遼寧省科技創(chuàng)新重大專項(201303002) 遼寧重大裝備制造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 沈鼓-大工重大科研發(fā)展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
【分類號】:TG156.8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朱百智;封珂;張偉;;大型齒圈的深層滲碳工藝優(yōu)化[J];金屬加工(熱加工);2015年S2期

2 路王珂;謝敬佩;王愛琴;王文焱;張銀娣;;二次回火后中碳低合金耐磨鑄鋼的性能和馬氏體亞結構[J];機械工程材料;2015年02期

3 劉洋賑;蔣業(yè)華;周榮;;第一性原理對Cr_7C_3穩(wěn)定性與力學性質(zhì)的研究(英文)[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14年12期

4 左傳付;湯峰;劉先進;;H13鋼制熱作模具高溫滲碳工藝試驗研究[J];軸承;2012年12期

5 趙杰;徐海峰;時捷;李箭;蒲健;曹文全;;細晶強化和位錯強化對中錳馬氏體鋼的強化作用[J];鋼鐵;2012年08期

6 黃帥;張國強;王毛球;譚紅琳;;不同滲碳層深度下重載齒輪鋼的疲勞性能[J];鋼鐵研究學報;2012年04期

7 朱百智;汪正兵;鈕堂松;劉臻;;深層滲碳工藝——緩沖滲碳[J];金屬加工(熱加工);2012年07期

8 于鐵生;翟秋明;曹明宇;桑蓓;;高溫可控氣氛多用爐及生產(chǎn)實踐[J];金屬熱處理;2007年12期

9 湯峰;3Cr2W8V熱擠模的高溫滲碳[J];模具工業(yè);1989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德偉;劉海英;張林;孫奇;楊樹華;宋茂付;鄭海彤;張敏;;深層滲碳對H13鋼顯微組織和硬度的影響[J];材料熱處理學報;2017年03期

2 廉海強;楊卯生;孫世清;;新型Cr-Ni-Mo滲碳軸承鋼旋轉彎曲疲勞性能研究[J];真空科學與技術學報;2016年07期

3 韓飛;楊亞輝;;Q&P鋼微觀組織及力學性能試驗研究[J];塑性工程學報;2016年02期

4 齊亮;彭凱;周軍;楊泰勝;張迎暉;汪志剛;;TMCP工藝對X100管線鋼M/A島的影響[J];材料導報;2016年02期

5 王一成;范倚;王明林;;低碳中錳鋼內(nèi)部裂紋形成機理研究[J];連鑄;2015年03期

6 單忠德;姜超;莊百亮;李新亞;;B1500HS鋼低冷速形變下的力學性能與Hall-Petch關系[J];材料熱處理學報;2014年04期

7 宗國良;陳焰愷;方華;徐雙凱;浦曉東;李冬霞;;高溫滲碳爐復合爐襯的設計及傳熱計算[J];金屬熱處理;2014年02期

8 朱祖昌;許雯;王洪;;國內(nèi)外滲碳和滲氮熱處理工藝的新進展(三)[J];熱處理技術與裝備;2013年06期

9 楊琨;梁永鋒;葉豐;林均品;;Nb微合金化Fe_(14)Si_2高硅鋼溫軋板織構演變規(guī)律[J];金屬學報;2013年11期

10 左傳付;湯峰;劉先進;;H13鋼制熱作模具高溫滲碳工藝試驗研究[J];軸承;2012年1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彥彬;王毛球;黎振華;馬莉;董瀚;;晶粒尺寸對表面滲碳鋼疲勞極限的影響[J];鋼鐵研究學報;2010年11期

2 張慧杰;李鴻美;項金鐘;包耀宗;;高強度超低碳馬氏體鋼的強化機理[J];上海金屬;2010年02期

3 古原忠;;鋼中馬氏體和貝氏體基體組織的特征[J];熱處理;2009年02期

4 方鴻生;馮春;鄭燕康;楊志剛;白秉哲;;新型Mn系空冷貝氏體鋼的創(chuàng)制與發(fā)展[J];熱處理;2008年03期

5 王春芳;王毛球;時捷;惠衛(wèi)軍;董瀚;;低碳馬氏體鋼的微觀組織及其對強度的影響[J];鋼鐵;2007年11期

6 王毛球;時捷;惠衛(wèi)軍;董瀚;;V-Nb微合金化重載齒輪鋼的組織和力學性能[J];材料熱處理學報;2007年S1期

7 梁擁成;郭萬林;方忠;;過渡金屬化合物OsB_2與OsO_2低壓縮性的第一性原理計算研究[J];物理學報;2007年08期

8 王愛琴;謝敬佩;王文焱;李繼文;李洛利;;表面感應淬火對45鋼滾動磨損特性的影響[J];材料熱處理學報;2007年01期

9 劉軍利;林曉娉;李日;俱英翠;劉宏偉;;碳對馬氏體鋼顯微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J];熱加工工藝;2006年12期

10 王殿梁,于忠江,劉楊,郝士明;CDC處理提高合金工具鋼的耐磨性[J];材料與冶金學報;2005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D.L.Svec;D.E.Langhlin;蔡永貴;;氮基氣氛滲碳的8620鋼的組織和性能[J];國外化學熱處理;1982年04期

2 趙振東;;論提高滲碳速度[J];新技術新工藝;1991年03期

3 朱波,劉茂華,張愛軍,黃國靖;井式滲碳爐分布式計算機控制系統(tǒng)[J];金屬熱處理;1996年06期

4 盛光英;滲碳及滲碳材料分析[J];煤礦機械;2002年04期

5 馮琴;工件表面狀況對滲碳質(zhì)量的影響——兼談連續(xù)式滲碳爐預氧化的作用[J];摩托車技術;2003年01期

6 郁涼鋒;劉雪燕;樂平;李耀華;;自適應滲碳中滲碳參數(shù)對滲碳結果的影響[J];機械工人(熱加工);2007年01期

7 賴文利;;起道輪滲碳層深不足的原因分析及補救措施[J];機械工人(熱加工);2007年09期

8 張高會;張平則;繆強;;鈦合金雙輝無氫滲碳中等離子體輸運過程分析[J];電子工藝技術;2007年05期

9 張高會;張平則;劉興來;徐重;;鈦合金雙輝離子無氫滲碳中的離子繞射現(xiàn)象[J];測試技術學報;2008年04期

10 金榮植;劉志儒;劉成友;;稀土滲碳技術在連續(xù)式滲碳爐上的應用[J];汽車工藝與材料;2010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高會;張平則;葛洪良;崔玉建;姜緯棣;徐重;;鈦合金雙層輝光放電離子無氫滲碳制備工藝研究[A];第九次全國熱處理大會論文集(二)[C];2007年

2 王振清;張哲;;滲碳濃度梯度的簡潔實時仿真[A];首屆中國熱處理活動周論文集[C];2002年

3 袁家祥;劉臻;汪正兵;鈕堂松;朱百智;;深層滲碳對熱處理設備的要求[A];2005年(西安)齒輪材料與熱處理工藝技術發(fā)展研討會齒輪熱處理論文集[C];2005年

4 陳卉珍;張中文;;環(huán)保型滲碳介質(zhì)及催滲技術在井式氣體滲碳爐的應用[A];第九次全國熱處理大會論文集(一)[C];2007年

5 周志淵;陳昭;馬似如;龍繼東;錢德沛;張學棟;;電阻法微機控制滲碳的原理,裝置及生產(chǎn)應用[A];西北五省區(qū)第四屆熱處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下)[C];1990年

6 居國忠;戴樹和;;金屬塵化腐蝕及其防護[A];第四屆全國壓力容器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7年

7 李京;曹明宇;馬永順;;控制滲碳淬火工件變形—高溫快速滲碳在生產(chǎn)中的應用[A];第三屆中國熱處理活動周暨第六次全國熱處理生產(chǎn)技術改造會議論文專輯[C];2005年

8 章新龍;湛莉莉;薛元強;鄒峻峰;張牛山;湛憲憲;;RQD系列大型精密控制井式滲碳爐[A];第三屆中國熱處理活動周暨第六次全國熱處理生產(chǎn)技術改造會議論文專輯[C];2005年

9 石康才;;齒輪滲碳熱處理技術的新進展[A];2005年(西安)齒輪材料與熱處理工藝技術發(fā)展研討會齒輪熱處理論文集[C];2005年

10 謝飛;張炳生;李雄;胡靜;劉青林;潘建偉;;乙烯裂解爐管抗?jié)B碳熱浸滲鋁研究[A];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鈮在工程用微合金化鋼——線棒材和表層滲碳產(chǎn)品中的應用[N];世界金屬導報;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浩;Ti6Al4V高溫固體滲碳工藝及其性能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2 張利軍;PGR-Ⅱ滲碳檢測機器人測控技術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6年

3 王京欣;雙排電加熱連續(xù)自動滲碳生產(chǎn)線的結構改造[D];吉林大學;2016年

4 郭麗娜;純鈦表面雙層輝光離子無氫滲碳的組織結構與性能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04年

5 蘇楠子;強磁場和表面納米化對純鐵滲碳的影響[D];東北大學;2009年

6 何祖娟;20CrMnTi鋼滲碳復合強烈淬火強韌化機理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7 吳業(yè)瓊;20CrMnTi稀土滲碳研究及稀土對碳擴散影響的第一性原理計算[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8 姬壽長;鈦合金表面輝光等離子無氫滲碳層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4年

9 朱云峰;奧氏體不銹鋼低溫滲碳技術及滲碳層組織和性能研究[D];機械科學研究總院;2013年

10 李琦;HPM裂解爐管的滲碳損傷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4年

,

本文編號:251378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251378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c72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