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薄帶軋制研究與應用進展
本文選題:極薄帶 + 異步軋制 ; 參考:《機械工程學報》2017年10期
【摘要】:隨著3C產(chǎn)品微型化和微制造技術興起,電子、計算機、醫(yī)療、能源、交通等行業(yè)對高質(zhì)量金屬極薄帶出現(xiàn)迫切需求,軋制極薄帶的開發(fā)研究與產(chǎn)業(yè)化成為新熱點。分析探討各類極薄金屬帶材的研究、生產(chǎn)和應用狀況,介紹世界各國軋制極薄帶的典型軋機和產(chǎn)品。介紹異步軋制條件下最小可軋厚度研究新進展,給出考慮搓軋區(qū)比例的最小可軋厚度新公式。重點介紹極薄帶軋制研究中超延展現(xiàn)象、非典型塑性、變形誘導反應擴散等三個新發(fā)現(xiàn),并從二類微尺度效應入手對其原因做了分析。分析試驗中出現(xiàn)的單層晶、加工軟化、尺寸效應等現(xiàn)象,提出極薄帶軋制中的幾個特征參數(shù),并將其用于極薄帶軋制機理分析。介紹晶體塑性有限元在極薄帶軋制分析方面的應用進展,指出了軋制極薄帶的發(fā)展方向。
[Abstract]:With the rise of micro-manufacturing and micro-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3C products, the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rolled ultra-thin strip has become a new hotspot in the fields of electronics, computer, medical treatment, energy, transportation and so on.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research,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various kinds of extremely thin metal strip, and introduces the typical rolling mill and products of the very thin strip rolled in the world.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on minimum rolling thickness under asynchronous rolling condition, and gives a new formula of minimum rolling thickness considering the ratio of rolling area.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ree new discoveries in the study of extremely thin strip rolling, such as superextension, atypical plasticity and deformation-induced reaction diffusion,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from the second kind of micro-scale effect.In this paper, the phenomena of single crystal, processing softening, size effect and so on are analyzed, and som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in strip rolling are put forward, which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rolling mechanism of very thin strip.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crystal plast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in the analysis of extremely thin strip rolling, and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rolling extremely thin strip.
【作者單位】: 東北大學軋制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東北大學研究總院;江蘇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374069) 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2015DFA50780) 常州市應用基礎研究計劃(CJ20160032)資助項目
【分類號】:TG335.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陸巖;熱軋薄帶市場及生產(chǎn)技術討論會召開[J];軋鋼;2001年01期
2 李小玉;龐書(木先);;國內(nèi)外金屬薄帶的生產(chǎn)及其應用[J];鋼鐵;1984年10期
3 王繼光,姜濤;熱軋薄帶的開發(fā)[J];河北冶金;1998年Z1期
4 顧聰;趙國龍;曹筠;;多功能儀在薄帶試驗機組的應用[J];寶鋼技術;2010年06期
5 吳文慧;方允樟;吳鋒民;施方也;;用原子力顯微鏡觀察薄帶斷面的實驗方法[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1期
6 湯梅馨;薄帶直接澆鑄技術現(xiàn)狀簡介[J];冶金設備;1989年01期
7 ;熱軋薄帶的市場和生產(chǎn)技術分析[J];鋼鐵研究學報;2001年02期
8 佟昕;劉瑋;胡春梅;;熱軋薄帶軋制穩(wěn)定性影響因素分析[J];鞍鋼技術;2012年04期
9 吳曉琴;熊生勇;謝睿哲;;不銹鋼薄帶的焊接維修[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1年S1期
10 唐荻,楊曉臻,苗潤濤,宋勇,索利君,趙志毅;熱軋超薄帶生產(chǎn)的若干問題分析[J];軋鋼;200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李麗敏;周振新;方威;倪興濤;;金屬薄帶疲勞性能測試方法研究[A];第七屆全國MTS材料試驗學術會議論文集(二)[C];2007年
2 劉艷;張成偉;;雙帶法金屬薄帶凝固過程的流場與溫度場耦合[A];2008年全國軋鋼生產(chǎn)技術會議文集[C];2008年
3 鄭申白;顧立業(yè);劉友柱;張立生;;熱軋薄帶生產(chǎn)的關鍵技術[A];2010年全國軋鋼生產(chǎn)技術會議文集[C];2010年
4 劉東輝;呂德文;王玉彬;路艷萍;;邯鋼CSP熱軋薄帶的生產(chǎn)經(jīng)驗[A];2005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第4卷)[C];2005年
5 袁建光;趙偉杰;龔少騰;劉相華;王國棟;;熱軋薄帶技術的開發(fā)和實踐[A];1999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下)[C];1999年
6 高秀華;齊克敏;崔玉新;邱春林;白光潤;李四軍;;軋制方式對取向硅鋼薄帶冷軋織構的影響[A];2001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下卷)[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記者 常宗華;大鋼推出不銹鋼超薄帶[N];中國冶金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楊明波;雙輥薄帶凝固組織的數(shù)值模擬和參數(shù)表征[D];重慶大學;2001年
2 何先勇;硅鋼薄帶凝固過程及組織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3 崔大田;中溫共晶焊料薄帶制備及其相關基礎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鄒乃夫;摻雜Fe對高Mn含量NiMnGa合金薄帶相變與磁性能的影響[D];東北大學;2013年
2 王慧敏;一種聲磁標簽用非晶軟磁薄帶的制備工藝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3 田長杰;線材軋制薄帶的寬展研究[D];遼寧科技大學;2016年
4 龐國波;低溶解度金屬對Ti-Ni-Hf形狀記憶合金性能的影響[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5 程榮;鐵碳合金薄帶氣—固反應脫碳動力學分析[D];華北理工大學;2016年
6 薛然;硅鋼薄帶雙輥鑄軋過程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
7 陳偉;雙輥鑄軋薄帶厚度及生產(chǎn)效率影響因素的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8 詹利江;Si,Fe,Cu,Nb添加對多元Sm_(12)Co_(60-70)M_(28-18)薄帶磁體的結構與磁性影響的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5年
9 喬實;NiTiHfCu合金薄膜和薄帶的顯微組織與馬氏體相變[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7329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1732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