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鋰合金攪拌摩擦焊接工藝特性分析
本文選題:鎂鋰合金 切入點:攪拌摩擦焊接 出處:《焊接學報》2017年04期
【摘要】:針對退火態(tài)的MBLS10-200鎂鋰合金,分析了攪拌工具、焊接工藝參數(shù)對焊縫成形、接頭組織特征及力學性能的影響,并對接頭的塑性損失機理及提升技術進行分析.結(jié)果表明,在焊縫成形良好的工藝參數(shù)范圍內(nèi)(轉(zhuǎn)速800~1 600 r/min、焊接速度200~500 mm/min),接頭大多斷在母材,強度與母材相當,而斷后伸長率則有顯著的降低,僅為母材的8%~57%.焊核及熱力影響區(qū)與母材性能的差異使接頭在受拉時產(chǎn)生各區(qū)域變形不協(xié)調(diào)是導致斷后伸長率下降的根本原因.采用退火處理可以在接頭強度不下降的同時,有效提升接頭斷后伸長率,可達到母材的96%.
[Abstract]:Aimed at annealed MBLS10-200 magnesium-lithium alloy, the effects of stirring tools and welding process parameters on weld formati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joint were analyzed. The plastic loss mechanism and lifting technology of the joint were also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of the joints break in the base metal, and the strength is equal to the base metal, but the elongation after breaking is obviously reduced, only 80.57% of the base metal, in the range of good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f weld formation (800 ~ 1 600 r / min, welding speed 200 ~ 500 mm 路min ~ (-1)).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operties of the nuke and the thermal affected zone and the base metal makes the joint deform incongruously in different regions when it is pulled,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e decrease of elongation after breaking.Annealing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elongation of the joint after breaking without decreasing the strength of the joint and reach 96% of the base metal.
【作者單位】: 上海航天裝備制造總廠;
【分類號】:TG453.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建華,姚舜,魏良武,戚新海;攪拌摩擦焊接的傳熱和力學計算模型[J];焊接學報;2000年04期
2 王德慶,劉日明,丁成鋼,劉書華;攪拌摩擦焊接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J];大連鐵道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3 彭成章,周鵬展,黃明輝;2024鋁合金的攪拌摩擦焊接工藝及顯微組織[J];湘潭礦業(yè)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4 劉小文,鄢君輝,薛朝改,段立宇;銅板攪拌摩擦焊接頭金相組織及力學性能[J];焊接學報;2003年06期
5 劉小文,薛朝改,張小劍;銅板攪拌摩擦焊接工藝優(yōu)化[J];焊接;2003年12期
6 王希靖,郭瑞杰,阿榮,韓曉輝;攪拌摩擦焊接頭的溫度檢測[J];電焊機;2004年01期
7 林三寶,張華,趙衍華,吳林,馮吉才;攪拌摩擦焊接塑性流體流動的常用研究方法[J];電焊機;2004年S1期
8 趙衍華,林三寶,賀紫秋,吳林;二維攪拌摩擦焊接過程的數(shù)值模擬[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5年06期
9 趙衍華,林三寶,吳林,賀紫秋;攪拌摩擦焊接過程流體數(shù)值模擬概述[J];電焊機;2005年08期
10 張昭,陳金濤,張洪武;攪拌摩擦焊接中壓緊力的變化對焊接過程的影響[J];航空材料學報;2005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昭;陳金濤;劉亞麗;張洪武;;不同材料的攪拌摩擦焊接數(shù)值模擬[A];中國計算力學大會'2010(CCCM2010)暨第八屆南方計算力學學術會議(SCCM8)論文集[C];2010年
2 張昭;劉亞麗;張洪武;;攪拌摩擦焊接中缺陷生成的數(shù)值模擬[A];慶祝中國力學學會成立50周年暨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7論文摘要集(下)[C];2007年
3 王衛(wèi)兵;郭曉娟;;攪拌摩擦焊接熱分析過程有限元模型的建立[A];第二屆民用飛機制造技術及裝備高層論壇資料匯編(論文集)[C];2010年
4 張利國;姬書得;姜文輝;;攪拌摩擦焊接頭宏觀形貌的研究現(xiàn)狀[A];第二屆民用飛機制造技術及裝備高層論壇資料匯編(論文集)[C];2010年
5 賈洪德;張春杰;黃征;;推進劑貯箱薄壁箱底攪拌摩擦焊接[A];第十六次全國焊接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6 劉亞麗;張昭;陳金濤;張洪武;;攪拌摩擦焊接數(shù)值模擬的網(wǎng)格敏感性分析[A];中國計算力學大會'2010(CCCM2010)暨第八屆南方計算力學學術會議(SCCM8)論文集[C];2010年
7 李鯤鵬;郭倫春;萬發(fā)榮;龍毅;;攪拌摩擦焊接過程中的組織結(jié)構與焊接工藝的關系[A];第六屆21世紀中國焊接技術研討會暨第四屆計算機在焊接中的應用交流會論文?痆C];2004年
8 蘇曉莉;王快社;周俊杰;王訓宏;;鋁合金攪拌摩擦焊接參數(shù)對溫度場的影響[A];全國第十三屆輕合金加工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9 劉會杰;陳迎春;馮吉才;;2219-0鋁合金攪拌摩擦焊接技術研究[A];第十一次全國焊接會議論文集(第1冊)[C];2005年
10 劉小文;楊寧寧;穆耀釗;;異種金屬攪拌摩擦焊接頭的組織與力學性能[A];第十一次全國焊接會議論文集(第1冊)[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徐安蓮;鎂合金攪拌摩擦焊接頭的顯微組織及力學性能[D];重慶大學;2016年
2 張昭;攪拌摩擦焊接過程中材料行為及力學響應的數(shù)值模擬[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3 李藝君;攪拌摩擦焊接/加工高熔點合金組織與性能相關性研究[D];燕山大學;2015年
4 張忠科;攪拌摩擦焊接過程的多場檢測及耦合關鍵問題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0年
5 謝廣明;攪拌摩擦焊接鎂及銅合金的微觀組織和力學性能[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6 李兵;6063鋁合金薄板攪拌摩擦焊接工藝及機理的研究[D];東北大學;2009年
7 劉德佳;攪拌摩擦焊接鎂合金微區(qū)織構、力學性能與斷裂機制[D];重慶大學;2014年
8 張正偉;攪拌摩擦焊接構件殘余狀態(tài)和疲勞壽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春朗;攪拌摩擦焊接5083-H321鋁合金板材的晶體取向演變[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3年
2 陶娟;鋁—銅異種金屬攪拌摩擦焊接機理和工藝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3 陳吉;提高焊核區(qū)晶粒結(jié)構熱穩(wěn)定性的攪拌摩擦焊接新方法[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4 楊昭;2219鋁合金攪拌摩擦焊接板材塑性成形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5 宋曉村;鋁合金的攪拌摩擦焊接研究[D];南昌大學;2015年
6 王成琪;兩片式鎂合金輪轂的攪拌摩擦焊接[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7 郭生霞;鈦合金攪拌摩擦焊接有限元分析[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5年
8 何宇;MWCNTs/AZ91復合材料焊接性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5年
9 朱蕾;材料摩擦性能對攪拌摩擦焊接頭溫度及焊縫成形的影響[D];南昌航空大學;2015年
10 邵慶豐;鋁合金7050攪拌摩擦焊接頭洋蔥環(huán)微觀組織與力學性能[D];蘭州理工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7230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1723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