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氮,氮′,氮′-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色譜柱分離—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zhì)譜法測定混合稀土氧化物中重稀土
本文關(guān)鍵詞:氮,氮,氮′,氮′-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色譜柱分離—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zhì)譜法測定混合稀土氧化物中重稀土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N N N′ N′-四辛基--氧戊二酰胺(TODGA) 電感耦合等離子質(zhì)譜法(ICP-MS) 混合稀土氧化物 重稀土元素
【摘要】: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zhì)譜法(ICP-MS)測定稀土元素時,輕稀土元素Ce、Nd、Sm的氧化物等復合離子嚴重干擾重稀土元素Tb、Dy、Ho、Er的測定,因此對混合稀土中重稀土元素進行測定前一般需要先對其分離富集。實驗在樣品溶解后,將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TODGA)用硅藻土吸附后裝柱,以0.1mol/L HNO_3為樣品溶液介質(zhì)上柱,通過控制洗脫液的種類、酸度以及洗脫液流速,實現(xiàn)了輕稀土元素La、Ce、Pr、Nd與重稀土元素Tb、Dy、Ho、Er、Tm、Yb、Lu的分離和富集,建立了ICP-MS測定混合稀土氧化物中重稀土元素的方法。實驗表明:控制洗脫流速為2.0mL/min,用pH 2.0的HNO_3淋洗至淋洗體積約為500mL,繼續(xù)收集洗脫液,并用ICP-MS檢測其中Nd_2O_3含量,直至洗脫液中Nd_2O_3的質(zhì)量濃度小于200ng/mL,可將輕稀土元素La、Ce、Pr、Nd及少量Y、Sm、Gd洗脫;再改用350mL 1mol/L HCl洗脫重稀土元素,可實現(xiàn)重稀土元素與La、Ce、Pr、Nd及部分Y、Sm、Gd的分離;通過選擇~(159)Tb、~(163)Dy、~(165)Ho、~(167)Er、~(169)Tm、~(172)Yb、~(175)Lu為測定同位素可消除質(zhì)譜干擾。將實驗方法應(yīng)用于混合稀土氧化物中重稀土元素的測定,加標回收率在93%~110%之間,相對標準偏差(RSD,n=8)在1.1%~10%之間。
【作者單位】: 包頭輕工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包頭稀土研究院;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科技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
【關(guān)鍵詞】: N N N′ N′-四辛基--氧戊二酰胺(TODGA) 電感耦合等離子質(zhì)譜法(ICP-MS) 混合稀土氧化物 重稀土元素
【分類號】:O657.63;TQ133.3
【正文快照】: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焦肇林;潘慧芳;羅是潤;;稀土氧化物作為鄰苯二酸酐和辛醇酯化催化劑的研究[J];安徽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1987年03期
2 潘玉龍;;廣東省加強離子混合稀土氧化物產(chǎn)品購銷管理[J];稀土信息;1992年02期
3 高志明,康詩釗,吳通好,彭少逸;稀土氧化物超微粉的催化酯化行為[J];高等學;瘜W學報;1992年06期
4 熊必琳;;離子混合稀土氧化物產(chǎn)銷座談會在穗召開[J];稀土信息;1993年10期
5 陸介平;稀土氧化物在搪玻璃釉中的應(yīng)用[J];玻璃與搪瓷;1995年05期
6 林河成;國內(nèi)稀土氧化物的生產(chǎn)及市場[J];濕法冶金;1996年04期
7 蔣馥華,張萍;稀土氧化物加碳氯化的實驗研究[J];稀土;1997年05期
8 何鵬,蒼大強,宗燕兵,孫艷輝;化學氣相傳輸法分離二元混合稀土氧化物[J];稀土;2005年01期
9 柴明霞;李永繡;胡建東;周雪珍;;復合稀土氧化物的制備技術(shù)[J];廣東化工;2007年02期
10 王常珍,楊代銀;爐渣中稀土氧化物活度的測定[J];東北工學院學報;197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戴志東;鄧光明;;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高純稀土氧化物中鉛[A];第十二屆全國稀土元素分析化學學術(shù)報告暨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7年
2 劉儒平;俞康泰;劉玉軍;趙春芝;;稀土氧化物對納米抗菌陶瓷釉料性能的影響[A];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色釉料暨原輔材料專業(yè)委員會第一屆第四次全體會議論文集[C];2006年
3 倪菊華;黃霞;;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法直接測定混合稀土氧化物中可溶性硫酸根的含量[A];第十二屆全國稀土元素分析化學學術(shù)報告暨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7年
4 姚京壁;何鳳娟;李小軍;;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稀土氧化物中鈣量的不確定度評估[A];第十二屆全國稀土元素分析化學學術(shù)報告暨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7年
5 張麗清;張鳳春;蘇燕;董小華;于秀蘭;;從含鈰的混合稀土氧化物中分離二氧化鈰的研究[A];2008年全國冶金物理化學學術(shù)會議專輯(上冊)[C];2008年
6 程亞軍;肖穎;付俊;;以離子型兩親性嵌段共聚物為模板稀土氧化物介孔薄膜合成、形貌調(diào)控及結(jié)構(gòu)表征[A];2013年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主題E:分子組裝與超分子聚合物[C];2013年
7 周慶華;劉燕;張精萍;;稀土氧化物中微量鈣的測定[A];第十屆全國稀土元素分析化學學術(shù)報告會論文集[C];2003年
8 王周福;王璽堂;徐袁琳;姚錦海;;稀土氧化物摻雜對鎂鈣系耐火材料性能的影響[A];新形勢下全國耐火原料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9 施平;董曉麗;;重量法測定有機溶液中稀土氧化物總量[A];第十二屆全國稀土元素分析化學學術(shù)報告暨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7年
10 韋岳長;趙震;劉堅;;大孔稀土氧化物基催化劑的設(shè)計、制備以及催化炭煙燃燒性能[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shù)年會摘要集——第06分會:稀土材料化學及應(yīng)用[C];201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陳渝;新型透明陶瓷應(yīng)用領(lǐng)域廣闊[N];廣東建設(shè)報;2008年
2 陳冀渝;稀土金屬在陶瓷裝飾中的應(yīng)用[N];廣東建設(shè)報;2009年
3 華倫;碳納米管稀土氧化物研究獲進展[N];中國化工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沈鑄睿;配合物為前驅(qū)體的多孔稀土氧化物制備與表征[D];南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宸;稀土氯化物噴霧熱解制取稀土氧化物裝置的水模型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2 何鵬;單一稀土氧化物的化學氣相傳輸與混合稀土氧化物的火法分離[D];河北理工學院;2002年
3 胡艷宏;大顆粒稀土氧化物的制備工藝及流動性研究[D];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2006年
4 黃劍;稀土氧化物對燒成鎂鈣材料性能影響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2年
5 阮陽陽;稀土氧化物熒光粉的制備與發(fā)光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3年
6 張樹明;稀土氧化物提高甲基乙烯基硅橡膠耐熱性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7 陳俊;含稀土氧化物的鎂質(zhì)和鎂尖晶石質(zhì)耐火材料性能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0年
8 蒲斌;基于稀土氧化物溫敏熒光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4年
9 陳振飛;氧化釔與鑭系稀土氧化物的火法分離特性[D];河北理工學院;2004年
10 周建民;稀土氧化物類型對自韌α-Sialon陶瓷的氧化及熱震行為影響[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9827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982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