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化學工程論文 >

菱鎂礦氯化焙燒制備高純氧化鎂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02 15:35

  本文關鍵詞:菱鎂礦氯化焙燒制備高純氧化鎂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菱鎂礦 氯化鎂 除鈣 節(jié)能降耗 高純氧化鎂


【摘要】:本文采用菱鎂礦添加氯化鎂混合焙燒的方式,在較低焙燒溫度下直接制備高純氧化鎂。針對菱鎂礦添加氯化鎂混合焙燒過程,通過TG-DTA分析其焙燒反應機理,并對焙燒產(chǎn)品進行XRD、SEM、純度分析。通過與傳統(tǒng)焙燒的氧化鎂產(chǎn)品相比,添加氯化鎂的焙燒工藝可有效達到除鈣效果,無水氯化鎂與菱鎂礦中碳酸鎂鈣反應致使鈣雜質生成氯化鈣,隨后可通過洗滌達到鈣鎂分離,從而提高產(chǎn)品氧化鎂純度;通過機理探討,氯化鎂滲透菱鎂礦起隔斷作用有效增加菱鎂礦比表面積,降低焙燒溫度,達到節(jié)能降耗的效果。采用菱鎂礦添加無水氯化鎂混合焙燒方式制備氧化鎂,當在焙燒溫度650℃、焙燒時間1 h、加料比1.6:1的工藝條件下,最終產(chǎn)物中氧化鎂含量即可達到99.3%、鈣雜質含量降至0.1%以下。采用菱鎂礦添加六水氯化鎂直接混合焙燒的方式制備氧化鎂,當加料比為2.6時,在650℃焙燒1h所得產(chǎn)品主含量可達到99.25%,而產(chǎn)品鈣含量降至0.3%左右。通過間接焙燒的方式,將加料比為2.2的混合原料置于200℃焙燒3h,繼而升溫至650℃焙燒,所得產(chǎn)品純度相較直接升溫焙燒得到較大提高,產(chǎn)品主含量可從98.05%升至99.26%,鈣含量可從0.62%降至0.29%,有效提高了六水氯化鎂利用效率。傳統(tǒng)焙燒菱鎂礦工藝僅通過焙燒過程較難實現(xiàn)制備高純氧化鎂(主含量99%)的目的,通常情況需進一步提純處理獲得高純氧化鎂;且為使菱鎂礦充分燒透,焙燒溫度至少需達到850-900℃以上。本文首次采用菱鎂礦添加無水氯化鎂或六水氯化鎂混合焙燒制備氧化鎂工藝,僅通過焙燒過程即可直接制備高純度氧化鎂,工藝流程簡單,生產(chǎn)產(chǎn)品純度高;并且添加氯化鎂可促進菱鎂礦分解,降低焙燒溫度,降低生產(chǎn)成本,節(jié)能降耗。
【關鍵詞】:菱鎂礦 氯化鎂 除鈣 節(jié)能降耗 高純氧化鎂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化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Q132.2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5
  • 第一章 綜述15-27
  • 1.1 氧化鎂簡介15-19
  • 1.1.1 氧化鎂性質及應用15-16
  • 1.1.2 氧化鎂生產(chǎn)方法16-19
  • 1.2 煅燒菱鎂礦制備氧化鎂粉體19-22
  • 1.2.1 菱鎂礦簡介及行業(yè)概況19-20
  • 1.2.2 菱鎂礦選礦提純20-22
  • 1.3 氯化焙燒法22-25
  • 1.3.1 氯化焙燒法原理22-23
  • 1.3.2 氯化焙燒法應用23-24
  • 1.3.3 氯化焙燒法優(yōu)點及問題24-25
  • 1.4 課題研究意義及目的25-27
  • 1.4.1 課題研究意義25
  • 1.4.2 課題研究目的25-27
  • 第二章 研究內(nèi)容與實驗方案27-31
  • 2.1 課題研究內(nèi)容27
  • 2.2 實驗方案27-31
  • 2.2.1 實驗原料27-28
  • 2.2.2 實驗方法28-29
  • 2.2.3 儀器分析29
  • 2.2.4 化學分析29-31
  • 第三章 菱鎂礦與無水氯化鎂混合焙燒機理研究31-43
  • 3.1 熱力學計算31-32
  • 3.2 熱重分析32-38
  • 3.2.1 混合物料熱重分析32-34
  • 3.2.2 熱解反應動力學計算34-38
  • 3.3 產(chǎn)品形貌分析38-39
  • 3.4 物相分析39-41
  • 3.5 小結41-43
  • 第四章 菱鎂礦與無水氯化鎂混合焙燒實驗研究43-51
  • 4.1 實驗流程43
  • 4.2 實驗結果與討論43-48
  • 4.2.1 焙燒條件對產(chǎn)品純度的影響43-47
  • 4.2.2 焙燒條件對產(chǎn)品活性的影響47-48
  • 4.3 小結48-51
  • 第五章 菱鎂礦與六水氯化鎂混合焙燒實驗研究51-63
  • 5.1 反應機理研究51-56
  • 5.1.1 熱力學計算51-54
  • 5.1.2 熱重分析54-55
  • 5.1.3 物相分析55-56
  • 5.2 菱鎂礦與六水氯化鎂直接焙燒實驗56-60
  • 5.2.1 實驗流程56
  • 5.2.2 焙燒條件對產(chǎn)品純度的影響56-59
  • 5.2.3 焙燒條件對產(chǎn)品活性的影響59-60
  • 5.3 間接焙燒實驗60-62
  • 5.3.1 實驗流程60-61
  • 5.3.2 結果與討論61-62
  • 5.4 小結62-63
  •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63-65
  • 6.1 結論63-64
  • 6.2 建議64-65
  • 參考文獻65-69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論文狀況69-71
  • 致謝71-73
  • 作者與導師簡介73-74
  • 北京化工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決議書74-7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董茂花;;水泥中氧化鎂含量測定的關鍵問題[J];山西建筑;2012年30期

2 樊潔;;高純氧化鎂的應用和生產(chǎn)綜述[J];廣州化工;2012年21期

3 吳良圖 ,朱維成;反浮選法脫除氧化鎂的研究[J];化工礦山技術;1986年03期

4 鄭朝華,辛志軍,王瑞海;使用水泥專用元素分析儀直接測定水泥及原材料中氧化鎂[J];水泥;1997年02期

5 黃克良;介紹一種快速測定水泥中氧化鎂含量的方法[J];四川水泥;1995年04期

6 攸玉仙;水泥中氧化鈣、氧化鎂含量測定方法的探討[J];廣東水利水電;2004年02期

7 杜明輝;刁建志;高振國;彭政;;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粉煤灰中氧化鎂[J];光譜實驗室;2010年03期

8 周又生;根據(jù)石灰石斷面判斷氧化鎂含量高低[J];水泥;1999年12期

9 許小榮;EGTA-EDTA直接滴定法測定水泥中的氧化鎂[J];青?萍;2000年03期

10 劉月娟;郭建學;王敏;;耐硫變換催化劑中氧化鎂含量的測定[J];齊魯石油化工;200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陳胡星;;氧化鎂微膨脹水泥—粉煤灰膠材的膨脹性能與孔結構特征[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水泥基材料論文集(上冊)[C];2003年

2 宗俊;;電工級氧化鎂發(fā)展現(xiàn)狀和趨勢[A];2006年中國鎂鹽行業(yè)年會暨新技術、新產(chǎn)品、新設備推介會論文集[C];2006年

3 郭小水;劉家祥;李敏;饒發(fā)明;;重鎂水真空熱解法制備高純氧化鎂[A];2008年中國鎂鹽行業(yè)年會暨節(jié)能減排新技術推介會專輯[C];2008年

4 胡章文;王自友;楊?;單承湘;;高純氧化鎂制備工藝研究[A];2006年中國鎂鹽行業(yè)年會暨新技術、新產(chǎn)品、新設備推介會論文集[C];2006年

5 樓宗漢;陳胡星;葉青;王宇青;沈錦林;;雙膨脹水泥研究[A];吳中偉院士從事科教工作六十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6 馬新生;宋克志;;新型節(jié)能、環(huán);剞D爐在輕質氧化鎂生產(chǎn)中的應用[A];2005年中國鎂鹽生產(chǎn)節(jié)能降耗、利用新能源高峰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胡慶福;胡曉湘;宋麗英;;中國精細氧化鎂開發(fā)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建議[A];鎂化合物科技(生產(chǎn))信息2005年第2期[C];2005年

8 俞冰;;熔融法制樣X熒光光譜法測定蛇紋石中二氧化硅和氧化鎂含量[A];全國第六屆X射線熒光光譜學術報告會與X射線光譜分析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檢網(wǎng);天津推出氧化鎂含量檢測新方法[N];中國建材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劉方斌;這樣的出口配額政策已過時[N];中國化工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白云山;白云石、菱鎂礦生產(chǎn)高純度碳酸鎂和氧化鎂新工藝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晨洋;菱鎂礦氯化焙燒制備高純氧化鎂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6年

2 王亞芳;特種硅鋼級氧化鎂的制備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3 逯雙佳;碳化法制備硅鋼級氧化鎂的工藝過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4 趙穎;利用大石橋菱鎂礦制備高純氧化鎂的研究[D];東北大學;2011年

5 趙增昆;氧化鎂真空炭熱還原物料制備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2年

6 張宏娟;高純氧化鎂的清潔生產(chǎn)工藝[D];山東大學;2006年

7 伊弘;循環(huán)碳化法制備輕質碳酸鎂、氧化鎂工藝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09年

8 王r,

本文編號:96040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96040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933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