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化學工程論文 >

機制砂生態(tài)自密實混凝土的工作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29 12:39

  本文關鍵詞:機制砂生態(tài)自密實混凝土的工作性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機制砂 生態(tài)自密實混凝土 工作性能 關鍵因素法


【摘要】:傳統(tǒng)的自密實混凝土(SCC)集料含量偏低、膠凝材料用量較高,同時制備SCC的細集料一般采用的是河砂,但是河砂作為短期內不可再生資源,且地域性很強。這些因素使得現(xiàn)在SCC造價高昂,而且會造成較大的資源浪費。因此本文用機制砂代替河砂作為細集料,用關鍵因素法設計配比,通過集料級配優(yōu)化來提高粗集料的含量,減少膠凝材料的用量,實現(xiàn)生態(tài)性。同時研究堆疊率(PR)、砂體積率(VSR)、粗集料級配等因素對自密實混凝土工作性的影響。實驗表明關鍵因素法能成功設計出堆疊率為0.6,砂漿含砂率為0.42的機制砂生態(tài)自密實混凝土,膠凝材料用量544kg/m3,水泥用量381kg/m3,擴展度達到655mm,T500測試時間為4.6s,間隙通過性10mm,H2/H1為0.8,減少膠凝材料的同時符合SCC工作性要求。
【作者單位】: 武漢理工大學硅酸鹽建筑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浙江宏途交通建設有限公司;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混凝土科學技術聯(lián)合實驗室;
【關鍵詞】機制砂 生態(tài)自密實混凝土 工作性能 關鍵因素法
【分類號】:TU528
【正文快照】: 自密實混凝土(SCC)是一種在保持優(yōu)良穩(wěn)定性的同時,憑借高流態(tài)性,在施工過程中不經(jīng)振搗,以自身重力填充模板、包裹鋼筋達到密實狀態(tài)的混凝土[1]。自密實混凝土的誕生簡化了混凝土施工工藝,大幅節(jié)約了人工成本,減少了振搗所產(chǎn)生的電耗以及噪聲污染,在工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2],但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紅娟,李志國;自密實混凝土及其工作性評價[J];武漢工業(yè)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2 于新文;董浩;王蘭英;王建程;;自密實混凝土的研究與應用[J];低溫建筑技術;2006年01期

3 劉小潔;余志武;;自密實混凝土的研究與應用綜述[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06年02期

4 周瑞林;賈向英;劉京紅;王印;;自密實混凝土的應用與研究進展[J];基建優(yōu)化;2006年02期

5 李停馳;;自密實混凝土綜述[J];河北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6 齊永順;楊玉紅;;自密實混凝土的研究現(xiàn)狀分析及展望[J];混凝土;2007年01期

7 劉運華;謝友均;龍廣成;;自密實混凝土研究進展[J];硅酸鹽學報;2007年05期

8 康振寧;李欽言;;自密實混凝土在工程中的應用[J];科技風;2010年10期

9 魏潔;;全國自密實混凝土應用技術研討會召開[J];混凝土世界;2011年01期

10 桂苗苗;;國內外自密實混凝土的標準概況與比較[J];材料導報;201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廷樹;;自密實混凝土的研究[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下冊)[C];2002年

2 黃炳周;;自密實混凝土及其發(fā)展對策[A];福建省第九屆水利水電青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3 葉燕華;李雪紅;繆漢良;陳麗華;;骨膠比對自密實混凝土性能影響的試驗研究[A];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及其應用——第六屆全國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4 張春亮;何世欽;;自密實混凝土高溫后性能研究[A];北京力學會第20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4年

5 吳小強;劉中心;陳兵;顧晴霞;;自密實混凝土在武漢火車站三跨連續(xù)梁中的研究和應用[A];建設工程混凝土應用新技術[C];2009年

6 宗蘭;曾麗娟;王元綱;何振興;;干拌自密實混凝土抗氯離子滲透性能的試驗研究[A];建筑結構(2009·增刊)——第二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7 雷登憲;胡建立;雷宏;;自密實混凝土在廠房蝸殼施工中的應用[A];水工大壩混凝土材料和溫度控制研究與進展[C];2009年

8 王少江;胡長清;;高強自密實混凝土性能研究[A];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及其應用——第七屆全國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9 謝建軍;盧芳云;王志兵;;沖擊載荷下自密實混凝土的動態(tài)力學性能研究[A];第三屆全國爆炸力學實驗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劉志超;羅素蓉;;自密實混凝土力學性能的影響因素[A];第15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楊純紅;自密實混凝土無須振搗夯實發(fā)展路[N];中華建筑報;2009年

2 潘效淑;混凝土創(chuàng)新新技術:自密實混凝土[N];中國建材報;2007年

3 通訊員 沈靖;采用自密實混凝土滿足奧運工程需求[N];建筑時報;2006年

4 劉曙甲 劉志偉;自密實混凝土防水性能比普通水泥高4倍[N];科技日報;2006年

5 北京城建道橋銀龍混凝土分公司主任工程師 常峰;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在自密實混凝土施工中的應用[N];中國建材報;2006年

6 程超 許漢平;中建商砼公司 科技成果達國際先進水平[N];中華建筑報;2010年

7 記者 蘭建國;中冶建工3項科技成果通過部省級鑒定[N];中國冶金報;2008年

8 徐艷紅 李之政;科技創(chuàng)新 構筑精品[N];中華建筑報;2005年

9 李長吉 郭江武;新技術破解施工擾民難題[N];中國交通報;2009年

10 通訊員 朱寶君邋盧遠興 本報記者 陳曉光;黑龍江首次采用自密實混凝土技術大獲成功[N];中國交通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劉小潔;自密實混凝土梁長期變形性能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2 劉思國;纖維自密實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剪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謝越韜;自密實混凝土填充性能及堆石混凝土界面微觀特性研究[D];清華大學;2014年

4 龔靈力;自密實混凝土性能及混凝土多場耦合時變性分析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5 黃綿松;堆石混凝土中自密實混凝土充填性能的離散元模擬研究[D];清華大學;2010年

6 吳瓊;基于凈漿流變性的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研究[D];清華大學;2013年

7 陳松貴;賓漢姆流體的LBM-DEM方法及自密實混凝土復雜流動研究[D];清華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志興;自密實混凝土應力—應變曲線方程研究及梁可靠度分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2 牛艷飛;纖維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優(yōu)化設計及其對斷裂性能的影響[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3 吳青松;層間連接對CRTSⅢ型板式軌道結構受力特性影響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4 張猛;混摻纖維高強自密實混凝土的力學及堿腐蝕性能研究[D];大連交通大學;2015年

5 李福青;纖維高強自密實混凝土鹽腐蝕性能研究[D];大連交通大學;2015年

6 穆靜;纖維高強自密實混凝土性能試驗研究[D];大連交通大學;2015年

7 徐俊娟;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及力學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8 李渝;高體積率鋼纖維自密實混凝土靜態(tài)斷裂性能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5年

9 龍飛;聚丙烯纖維自密實混凝土的粘結錨固性能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5年

10 吳禹;聚丙烯纖維自密實混凝土梁的力學性能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5年

,

本文編號:94211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94211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0fd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