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受凍環(huán)境下含礦粉水泥砂漿抗凍性能研究
本文關鍵詞:早期受凍環(huán)境下含礦粉水泥砂漿抗凍性能研究
【摘要】:研究了不同摻量礦粉及與硅灰復配對不同的早期受凍環(huán)境下水泥砂漿的強度、水化產(chǎn)物及其微觀形貌的影響。結果表明:在添加復合防凍劑的情況下,預養(yǎng)護2 h以上的試塊進行-15℃受凍8 h,試件3 d強度發(fā)展幾乎不受影響,與標養(yǎng)3 d的強度相差不大。預養(yǎng)護2 h,進行-15℃受凍8、10、12 h,復摻時礦粉10%硅灰8%時早期抗凍效果最佳。通過3 d齡期試件的微觀形貌和孔隙觀測,可發(fā)現(xiàn)礦粉的加入使孔隙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相比于未摻加組變化不是很大;當?shù)V粉與硅灰復摻時,孔隙率和最可幾孔徑均有較大幅度的降低,8%硅灰+10%礦粉10 h受凍組的最可幾孔徑為32.29 nm,相比于未摻加組的151.04 nm,有很大程度的改善。說明了礦粉與硅灰的復摻能促進早期水化產(chǎn)物的形成,降低有害孔的含量,優(yōu)化孔隙分布及孔徑的大小,使試件能夠有效抵抗早期受凍的破壞。
【作者單位】: 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關鍵詞】: 早期受凍 水泥基材料 礦粉 硅灰 孔隙率
【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3BAC05B03-03)
【分類號】:TQ177.62
【正文快照】: 0引言我國北方地區(qū)冬季寒冷且漫長,混凝土凝結硬化期間會產(chǎn)生由于一次凍結或反復凍融而引起其內部產(chǎn)生大量裂縫累積所引發(fā)的性能劣化,這種損傷即使經(jīng)過后期標準或加強養(yǎng)護也無法完全恢復[1-2]。活性摻合料是目前解決混凝土早期抗凍的措施之一,試驗發(fā)現(xiàn)礦粉摻入既能降低成本,又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雷軍彥;劉義平;達來;;硅灰綜合利用開發(fā)[J];建材發(fā)展導向;2013年04期
2 黃成毅;高活性混合材—硅灰[J];硅酸鹽通報;1987年06期
3 黃成毅;;硅灰——水泥新混合材介紹[J];水泥;1988年12期
4 胡本堅;;用硅灰作橡膠增強劑的試驗研究[J];武鋼技術;1993年11期
5 馬艷芳;李寧;常鈞;;硅灰性能及其再利用的研究進展[J];無機鹽工業(yè);2009年10期
6 劉漢賢;鄧玉珠;;摻硅灰高強混凝土的應用[J];電瓷避雷器;1989年02期
7 楊德斌,許仲梓,,鄧敏,蘭祥輝,唐明述;硅灰裹集料對堿-硅酸反應的抑制作用[J];南京化工大學學報;1996年02期
8 白燕;褚俊英;;硅灰對硬化水泥混凝土性能影響探析[J];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2011年08期
9 尹五生;;聚苯乙烯——丙烯腈/硅灰粉復合物的合成及研究[J];貴州化工;1992年01期
10 黃從運,鮑亮;高強硅灰水泥研究[J];中國建材科技;199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玲;田培;;硅灰及其在高強高性能混凝土中的應用[A];全國高性能混凝土和礦物摻合料的研究與工程應用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2 王玲;田培;高春勇;白杰;;硅灰及其在高強高性能混凝土中的應用[A];紀念中國混凝土外加劑協(xié)會成立20周年——混凝土外加劑新技術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蒙云;趙勇;;高強硅灰F.R.C力學性能研究[A];全國第五屆纖維水泥與纖維混凝土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4年
4 王沖;吳賢文;黃河;王文宗;;偏高嶺石替代硅灰制備高強度混凝土研究[A];全國高性能混凝土和礦物摻合料的研究與工程應用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5 李俊毅;李波;許建宏;白燕榮;;港工高性能硅灰混凝土的試驗研究及應用[A];全國高性能混凝土和礦物摻合料的研究與工程應用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6 王曉鈞;朱紅飛;從小曄;郭亮志;;硅灰-水泥復合膠凝體系抗壓強度和水化率的變化[A];中國硅酸鹽學會水泥分會第三屆學術年會暨第十二屆全國水泥和混凝土化學及應用技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7 黃行平;吳凱卓;于清波;盧聲彥;趙明彪;;硅灰在高強水泥膠合劑中的應用[A];2012輸變電年會論文集[C];2012年
8 吳淑華;李啟棣;何亞雄;;硅灰鋼纖維混凝土的性能[A];纖維水泥與纖維混凝土全國第四屆學術會議論文集(一)[C];1992年
9 高芳勝;尤立峰;林偉堅;;不摻硅灰C80級泵送混凝土的配制與工程應用[A];全國混凝土新技術、新標準及工程應用——“全國混凝土新技術、新標準及工程應用”學術交流會暨混凝土質量委員會和建筑材料測試技術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潘鋼華;甘元玉;秦鴻根;孫偉;;超細粉煤灰與硅灰復合對高性能混凝土強度的影響[A];高強混凝土及其應用第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通達耐火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李關云;不同品級硅灰對澆注料性能的影響[N];中國建材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王進京;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性能研究[D];大連交通大學;2015年
2 張波;不同形態(tài)硅灰在高強混凝土中的作用機理[D];清華大學;2015年
3 汪發(fā)紅;硅灰增密—解密方法及其對性能影響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4 王海波;不同品質硅灰對混凝土強度及耐久性影響的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0年
5 商文龍;硅灰改性瀝青老化性能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4年
6 阮春光;硅灰和PB-g-PS膠乳復合改性水泥砂漿性能及微觀結構[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4年
7 張愛蓮;大流動度粉煤灰陶粒混凝土的制備與性能[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8 詹冬;硅灰聚丙烯纖維混凝土力學性能及抗氯離子滲透性能的試驗研究[D];寧夏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8589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858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