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水合氧化鋁在硅溶膠中的水化行為及流變性研究
本文關鍵詞:可水合氧化鋁在硅溶膠中的水化行為及流變性研究
【摘要】:為了研究可水合氧化鋁在硅溶膠中的水化行為和流變性,將可水合氧化鋁分別在水和硅溶膠中配制成固含量約60%(w)的料漿,在25℃恒溫水浴中分別水化1~120 h后,再烘干并檢測其質量變化率,觀察水化后的物相組成和顯微結構,并研究可水合氧化鋁分別在水和硅溶膠中的Zeta電位隨p H的變化及料漿黏度隨時間和切變速率的變化。結果表明:1)可水合氧化鋁在水中的水化速率比在硅溶膠中的快,尤其在反應前期;可水合氧化鋁在硅溶膠中料漿的流變特性近似牛頓流體,而在水中料漿表現(xiàn)出剪切變稀的特征;可水合氧化鋁在硅溶膠中料漿的黏度和顆粒表面的等電點p H均比在水中的小。產生這些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可水合氧化鋁顆粒表面被硅溶膠中的Si O2粒子包覆。2)可水合氧化鋁在水中水化后的主要物相為三羥鋁石和少量勃姆石,而在硅溶膠中水化后的主要物相為勃姆石。
【作者單位】: 武漢科技大學省部共建耐火材料與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可水合氧化鋁 硅溶膠 水化 黏度 流變特性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474166) 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012FFA102)
【分類號】:TQ133.1;TQ127.2
【正文快照】: 可水合氧化鋁常溫下可以自發(fā)水化[1],其水化產物勃姆石和三羥鋁石能形成網絡結構,可以起到膠結硬化的作用,并且在高溫下轉化為α-Al2O[2-3]3,可作為剛玉質、剛玉-尖晶石質、鋁鎂質、鎂質等澆注料的結合劑[4-7]。但是,可水合氧化鋁的水化速度較快,使其結合的材料硬化速度加快,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柳海澄,王金f^,陳榮三;高濃度硅溶膠的研制[J];自然雜志;1984年11期
2 王興業(yè);硅溶膠及其應用[J];材料工程;1990年01期
3 王惠民;專用硅溶膠制備技術通過鑒定[J];石化技術與應用;1999年03期
4 紀萍,張進,徐偉平;以天然硅灰石制備穩(wěn)定硅溶膠[J];遼寧化工;2000年03期
5 烏蘭;硅溶膠的應用研究[J];西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4期
6 王自新,趙冰;硅溶膠制備與應用[J];化學推進劑與高分子材料;2003年05期
7 唐永良;硅溶膠制備方法評述[J];浙江化工;2003年05期
8 陳連喜;田華;葉春生;劉全文;;硅溶膠制備與應用研究進展[J];山西化工;2007年04期
9 王麗君;王力;;二氧化硅種子在硅溶膠粒徑增長中的行為研究[J];化工文摘;2008年01期
10 馬純超;鄭典模;;硅溶膠的制備與應用[J];山東化工;2008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柳賢福;王洪基;張恩橋;金東斌;;快干硅溶膠的質量控制[A];人才、創(chuàng)新與老工業(yè)基地的振興——2004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柳賢福;王洪基;張恩橋;金東斌;;快干硅溶膠的質量控制[A];2004中國鑄造活動周論文集[C];2004年
3 林文光;楊寶珍;楊靜波;;掃描電鏡測定硅溶膠的粒度[A];第三次中國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摘要集(二)[C];1983年
4 唐永良;;硅溶膠制備方法評述[A];第十二屆全國無機硅化合物技術與信息交流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5 孔德玉;楊輝;王家邦;韋蘇;程本軍;;氧化鋁粉體在硅溶膠中的分散機理研究[A];全國第三屆溶膠—凝膠科學技術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4年
6 黃靜紅;王潮霞;;硅溶膠雜化熒光黃染料體系性能探討[A];全國印染助劑行業(yè)研討會暨江蘇省印染助劑情報站第25屆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陳云霞;杜肖;曹春娥;;新型無毒粉彩顏料用硅溶膠的制備工藝研究[A];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二)[C];2010年
8 范宏;鄭志鵬;卜志揚;李伯耿;;硅溶膠的表面改性及其在膠粘劑中的作用[A];第三屆全國化學工程與生物化工年會論文摘要集(下)[C];2006年
9 王廣柏;李若愚;閆洪;;硅溶膠負載納米Ni的制備及其催化合成4-氯-2-氨基苯酚性能[A];第七屆全國工業(yè)催化技術及應用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程成;邵正中;陳新;;蠶絲素蛋白與硅溶膠的共混研究[A];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2005年度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通訊員 仇國賢 曹建明;蘭州石化一項目獲甘肅科技進步二等獎[N];中國石油報;2006年
2 楊博;功在千秋:無污染硅溶膠蓄電池實施產業(yè)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桂林百辰蓄電池工業(yè)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殿鼎;硅溶膠蓄電池的特性與使用前景探討[N];中國企業(yè)報;2010年
4 汪中華;桂林百辰蓄電池新型項目下線[N];中國企業(yè)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馬金霞;改性微粒硅溶膠的研制及應用機理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4年
2 林蘭英;硅溶膠強化楊木復合材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田華;硅溶膠的制備及其鋁改性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2 范淵卿;大粒徑、高濃度硅溶膠的合成及其結構性能[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3 屈海寧;高純硅溶膠的制備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4 張丹;粒徑可控硅溶膠的制備及其應用研究[D];湖北大學;2012年
5 馬純超;硅溶膠的制備新工藝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6 王麗君;單質硅粉法制備硅溶膠的粒徑控制技術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8年
7 董洪亮;有機硅改性硅溶膠復合涂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大連交通大學;2009年
8 陳國偉;大粒徑、高濃度穩(wěn)定硅溶膠的制備新工藝研究[D];南昌大學;2007年
9 楊舒雯;腐敗堿性硅溶膠中微生物分離鑒定及初步應用[D];天津大學;2012年
10 張艷;自制硅溶膠—聚合誘導膠體凝聚法制備多孔硅膠微球[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7869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786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