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化學工程論文 >

增強顆粒對混凝土斜面壓剪破壞過程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08-18 18:33

  本文關鍵詞:增強顆粒對混凝土斜面壓剪破壞過程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混凝土 斜面壓剪試驗 破壞模式 黏結強度 增強顆粒


【摘要】:為提高新老混凝土黏結性能,提出了一種在自密實混凝土表面撒干石子替代混凝土表面鑿毛的新工藝.將石子視為黏結面增強顆粒,利用巖石破裂過程分析系統(tǒng)(RFPA)軟件,進行了不同黏結強度斜面壓剪試件和黏結面含增強顆粒斜面壓剪試件在單軸壓縮荷載作用下破壞過程的數(shù)值模擬,并將自密實混凝土表面撒不同粒徑干石子的斜面壓剪試驗結果與數(shù)值模擬結果進行對比.數(shù)值模擬分析了不同黏結強度斜面壓剪試件的破壞模式以及主裂紋產(chǎn)生、擴展、貫通、次生裂紋產(chǎn)生等過程.結果表明:對強度等級高于C35的新老混凝土,當黏結面黏結強度小于30MPa時,斜面壓剪強度取決于黏結面黏結強度,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的斜面壓剪強度相近;當黏結面黏結強度大于30MPa時,斜面壓剪強度隨混凝土強度等級增大而增大,最后穩(wěn)定在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附近.單增強顆粒的大小對試件彈性模量和斜面壓剪強度影響較小,可以忽略;多增強顆粒的粒徑越大,越有利于提高斜面壓剪強度,且黏結面不再是最薄弱位置.實際試驗結果與數(shù)值模擬結果吻合較好,當混凝土表面撒有粒徑為5~20 mm石子時,其斜面壓剪強度比表面鑿毛試件提高107%.
【作者單位】: 燕山大學河北省重型裝備與大型結構力學可靠性重點實驗室;秦皇島市公路工程質(zhì)量監(jiān)督站;
【關鍵詞】混凝土 斜面壓剪試驗 破壞模式 黏結強度 增強顆粒
【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E2011203218)
【分類號】:TU528
【正文快照】: 新老混凝土黏結強度隨黏結面處理方式不同而不同,現(xiàn)有黏結面處理方式大多采用機械鑿毛方式,但機械鑿毛會使老混凝土產(chǎn)生微裂縫[1].為提高新老混凝土黏結強度,避免鑿毛工藝對橋面造成初始微裂紋和內(nèi)部損傷,本文提出了一種在自密實混凝土表面拋撒干石子替代混凝土表面鑿毛的工藝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庭金;朱合華;莫海鴻;;非均質(zhì)混凝土破壞過程的細觀數(shù)值試驗[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5年2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維紅;詹坤;林雪凌;;鋼筋保護層厚度對鋼筋混凝土梁力學性能的影響[J];大連大學學報;2008年06期

2 陳健云;劉智光;;混凝土試樣單軸壓縮端面效應及破壞數(shù)值模擬[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13年01期

3 方志;楊鉆;蘇捷;;混凝土受壓性能的非均質(zhì)細觀數(shù)值模擬[J];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3期

4 劉鋒;何祖鈞;李麗娟;郭永昌;朱江;;管材包裹混凝土柱軸壓細觀力學數(shù)值模擬[J];力學與實踐;2009年06期

5 田威;黨發(fā)寧;;CT技術在混凝土細觀損傷檢測中的應用[J];力學與實踐;2010年02期

6 方志;楊鉆;蘇捷;;均質(zhì)混凝土受壓性能的細觀數(shù)值模擬[J];水利學報;2011年09期

7 劉庭金;李元海;;有空洞地基破壞過程的試驗和數(shù)值模擬[J];土工基礎;2008年02期

8 徐強;李靜;陳健云;張朝弼;;層合界面單元在混凝土細觀數(shù)值模擬中的應用[J];人民長江;2015年05期

9 林皋;李建波;趙娟;梁正召;;單軸拉壓狀態(tài)下混凝土破壞的細觀數(shù)值演化分析[J];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2007年01期

10 李建波;林皋;陳健云;趙娟;;混凝土損傷演化的隨機力學參數(shù)細觀數(shù)值影響分析[J];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2007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劉智光;混凝土破壞過程細觀數(shù)值模擬與動態(tài)力學特性機理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2 李朝紅;基于損傷斷裂理論的混凝土破壞行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3 蘇捷;混凝土受壓與受拉性能的尺寸效應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4 付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地震倒塌破壞研究[D];長安大學;2014年

5 宋軍;混凝土索塔開裂行為的宏細觀力學分析[D];重慶交通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亞超;混凝土中砂漿—骨料界面力學性能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2 趙娟;混凝土試樣損傷的細觀數(shù)值演化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3 高悅;混凝土損傷破壞過程的細觀數(shù)值模擬[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4 何祖鈞;多種外包方式下受壓混凝土柱的三維細觀數(shù)值模擬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08年

5 楊鉆;混凝土尺寸效應的細觀數(shù)值分析及試驗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6 施坤;地震作用下非均質(zhì)混凝土壩體損傷機理與規(guī)律有限元分析[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8年

7 周可可;EPS輕質(zhì)混凝土的實驗研究與數(shù)值模擬[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8 尚世明;動載荷作用下混凝土剝落破裂的數(shù)值模擬[D];東北大學;2008年

9 喬建;單軸壓縮下混凝土軟化特征與破壞模式研究[D];燕山大學;2012年

10 高譚坤;單軸受拉條件下混凝土細觀準脆性損傷模型理論及試驗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順慶,劉寶珩,陶洪疇;用云紋法研究壓剪變形[J];北京鋼鐵學院學報;1986年02期

2 趙永錄,喬端;金屬壓剪變形過程的分析[J];北京鋼鐵學院學報;1987年02期

3 盧芳云,陳丕琪,薛鴻陸,衛(wèi)玉璋,張震宇;材料壓剪加載的實驗測試[J];國防科技大學學報;1995年04期

4 李銀平;楊春和;;裂紋幾何特征對壓剪復合斷裂的影響分析[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6年03期

5 柴肇云;康天合;陳維毅;楊永康;;泥巖壓剪破壞裂隙演化規(guī)律及其分形特征[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1年S2期

6 楊業(yè)元,方鴻生,鄭燕康;壓剪復合加載引起的材料表面特性變化[J];中國科學(A輯 數(shù)學 物理學 天文學 技術科學);1995年03期

7 周群力;劉振洪;劉樵;劉清波;;巖石壓剪斷裂核與板塊內(nèi)部地震[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1年12期

8 李銀平,王元漢,肖四喜;巖石類材料中壓剪裂紋的相互作用分析[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3年04期

9 劉冬梅,謝錦平,周玉斌,涂建平,董太源;巖石壓剪耦合破壞過程的實時監(jiān)測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4年10期

10 周群力,劉振洪,劉樵,王良之;地殼巖石壓剪斷裂核形態(tài)探討[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5年1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朱可善;劉東燕;張永興;;有邊裂紋砂巖的壓剪斷裂試驗研究[A];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三次大會論文集[C];1994年

2 劉東燕;;壓剪應力場中巖石裂紋尖端微破裂區(qū)的確定[A];首屆全國青年巖石力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1年

3 王元漢;;巖石類脆性材料的壓剪斷裂分析[A];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三次大會論文集[C];1994年

4 陳楓;孫宗頎;徐紀成;張靜宜;;巖石壓剪斷裂的一種新試樣及其斷裂分析[A];新世紀巖石力學與工程的開拓和發(fā)展——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六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5 張磊;李英雷;王悟;汪小松;胡紹樓;胡時勝;;壓剪炮的激光測速系統(tǒng)和新型對靶系統(tǒng)的研究[A];第三屆全國爆炸力學實驗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6 李明;唐紅梅;祝輝;;危巖主控結構面壓剪斷裂機理研究[A];第二屆全國巖土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7 劉寧;朱維申;張春生;;巖石劈裂破壞過程的計算模擬[A];中國計算力學大會'2010(CCCM2010)暨第八屆南方計算力學學術會議(SCCM8)論文集[C];2010年

8 鄭航;廖裕剛;李明輝;;壓剪沖擊波在POM材料中的傳播特性研究[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9 喬光輝;魏葒;;具有高壓剪強度的PVC/FRP復合管道[A];第十屆玻璃鋼/復合材料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楓;巖石壓剪斷裂的理論與實驗研究[D];中南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徐芹所;面向低應力三軸度的金屬板料壓剪試驗及其斷裂表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2 王超;基于擴展有限元的壓剪復合斷裂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3 劉學;非均質(zhì)巖體壓剪破壞數(shù)值模擬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2年

4 肖帆;泡沫填充混凝土沖擊壓剪力學性能實驗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5 王亮;水—力耦合條件下花崗巖裂隙力學和滲透性試驗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5年

,

本文編號:69613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69613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f8d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