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基流延成型制備超薄陶瓷磚的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水基流延成型制備超薄陶瓷磚的研究
【摘要】:我國建筑業(yè)高速發(fā)展致使對能源和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建筑陶瓷行業(yè)甚至出現(xiàn)了資源危機。能源和資源日益緊張,環(huán)境問題日益突出,要求建筑陶瓷產(chǎn)業(yè)必須向低能源、資源消耗發(fā)展,因此建筑陶瓷磚的薄型化和輕量化成為一個發(fā)展方向,現(xiàn)有的壓制瓷磚最薄甚至可以達到3mm,已經(jīng)達到壓制成型的極限,進一步減薄除了存在材料方面的困難外,還存在成型的困難。流延成型工藝以其操作簡單、穩(wěn)定,產(chǎn)品性能優(yōu)良的特點,成為建筑陶瓷生產(chǎn)可選的一個成型方法。但廣泛用于特種陶瓷的非水基流延成型工藝污染嚴重、成本高,因此開發(fā)適宜建筑陶瓷塑性原料的以水為溶劑的環(huán)保型、低成本的水基流延成型工藝十分必要。本課題使用傳統(tǒng)建筑陶瓷原料,研究粘土基陶瓷原料的水基流延成型工藝。首先研究分散劑、粘結(jié)劑、增塑劑的選擇和用量對流延漿料的流動性和固含量的影響,再研究漿料的流延成型工藝和各添加劑對生坯性能,及其燒結(jié)性能的影響。首先,對不同分散劑種類及用量研究發(fā)現(xiàn),使用聚丙烯酸(PAA)和六偏磷酸鈉作為分散劑,用量在0.2%時漿料均具有較好的流動性,選擇PAA作為漿料的分散劑添加量為0.2%時分散效果最好,繼續(xù)增加用量時漿料的流動性逐漸下降;選擇六偏磷酸鈉作為分散劑時,添加量的變化對漿料流動性影響不大,添加量0.2~1.7%漿料流動性未發(fā)生明顯改變,而且六偏磷酸鈉作為分散劑對漿料的pH值變化也不敏感,pH在6~12時漿料流動性變化并不明顯。因此,鎖定六偏磷酸鈉為分散劑而且用量為0.2%。進而,研究粘結(jié)劑、增塑劑的種類、用量對生坯成型性能的影響。分別選用型號為AH-26和1788的聚乙烯醇(PVA)及羧甲基纖維素(CMC)作為粘結(jié)劑,綜合考慮流延后薄坯的性能,最終選擇PVA AH-26作為粘結(jié)劑。實驗還發(fā)現(xiàn),增塑劑丙三醇和聚乙二醇(PEG)與粘結(jié)劑PVA之比值R對生坯拉伸強度及生坯的燒結(jié)性能有影響。結(jié)果表明選擇PEG作為增塑劑,R=1時生坯的塑性較好,燒結(jié)陶瓷片的強度、致密度較高。選擇丙三醇作為增塑劑,R=2時生坯具有更好的塑性,燒結(jié)后瓷片具有更高的強度和致密度。
【關(guān)鍵詞】:陶瓷磚 流延成型 流動性
【學位授予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Q174.76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緒論12-28
- 1.1 研究背景12
- 1.2 傳統(tǒng)的陶瓷成型方法12-15
- 1.2.1 可塑成型13-14
- 1.2.2 壓制成型14-15
- 1.2.2.1 干壓成型14-15
- 1.2.2.2 等靜壓成型15
- 1.3 流延成型法15-21
- 1.3.1 流延成型法的發(fā)展歷程15-16
- 1.3.2 不同流延成型法簡介16-21
- 1.3.2.1 非水基流延成型法16-17
- 1.3.2.2 水基流延成型法17-18
- 1.3.2.3 凝膠流延成型法18-20
- 1.3.2.4 紫外引發(fā)聚合流延成型法20-21
- 1.3.2.5 流延等靜壓復(fù)合成型法21
- 1.4 流延成型法的影響因素21-26
- 1.4.1 溶劑的選用21-22
- 1.4.2 分散劑的選用22-23
- 1.4.2.1 分散劑的分散機理22-23
- 1.4.2.2 分散劑的分散作用23
- 1.4.3 增塑劑的選用23-25
- 1.4.3.1 增塑劑的分類23-24
- 1.4.3.2 增塑劑的增塑機理24-25
- 1.4.4 粘結(jié)劑的選用25-26
- 1.5 本論文研究的目的、意義及主要內(nèi)容26-28
- 1.5.1 本論文研究的目的26
- 1.5.2 本論文研究的意義26-27
- 1.5.3 本論文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27-28
- 第二章 實驗原料、儀器及測試方法28-35
- 2.1 引言28
- 2.2 實驗所用原料、儀器設(shè)備28-30
- 2.3 本實驗工藝流程圖30-31
- 2.4 本實驗所涉及的測試表征方法31-35
- 2.4.1 激光粒度分析31-32
- 2.4.2 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XRF)32
- 2.4.3 X射線衍射分析(XRD)32
- 2.4.4 拉伸強度測試32-33
- 2.4.5 抗彎強度測試33
- 2.4.6 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SEM)33
- 2.4.7 漿料粘度的測試分析33-34
- 2.4.8 熱分析34
- 2.4.9 光學控制膨脹儀34
- 2.4.10 坯體的密度及氣孔率的測試34-35
- 第三章 漿料的流動性35-47
- 3.1 引言35
- 3.2 實驗原料配比35-36
- 3.3 粉料粒徑對漿料穩(wěn)定性的影響36-39
- 3.3.1 粉料的粒徑表征36-37
- 3.3.2 球磨時間對漿料穩(wěn)定性的影響37-39
- 3.4 漿料的流動性的影響因素39-43
- 3.4.1 分散劑種類及用量對漿料流動性的影響39-41
- 3.4.2 球磨時間對漿料流動性的影響41-42
- 3.4.3 pH值對漿料流動性的影響42-43
- 3.5 粘結(jié)劑與增塑劑對漿料流動性的影響43-46
- 3.5.1 聚乙烯醇的用量對漿料流動性的影響43-45
- 3.5.2 增塑劑與粘結(jié)劑的配比對漿料粘度的影響45-46
- 3.6 本章小結(jié)46-47
- 第四章 流延成型工藝的研究47-57
- 4.1 引言47
- 4.2 流延成型工藝47-50
- 4.2.1 漿料預(yù)處理47-48
- 4.2.2 流延機參數(shù)調(diào)整48-50
- 4.2.3 流延基帶的選擇50
- 4.3 流延薄坯的干燥50-53
- 4.3.1 干燥過程50-51
- 4.3.2 干燥溫度對坯體的影響51-53
- 4.4 流延坯體的力學性能53-56
- 4.5 本章小結(jié)56-57
- 第五章 薄瓷薄坯的燒結(jié)性能57-75
- 5.1 引言57
- 5.2 流延坯體燒成制度的確定57-60
- 5.2.1 坯體的綜合熱分析57-58
- 5.2.2 坯體的可視爐燒成分析58-59
- 5.2.3 燒成制度的確定59-60
- 5.3 燒成樣品的XRD分析60-61
- 5.4 不同燒成溫度時增塑劑對燒成樣品性能的影響61-68
- 5.4.1 燒成樣品的氣孔率、吸水率及體積密度的分析61-65
- 5.4.2 陶瓷片的線收縮表征65-66
- 5.4.3 燒成樣品的強度分析66-68
- 5.5 燒成樣品的電鏡分析68-74
- 5.6 本章小結(jié)74-75
- 結(jié)論75-76
- 參考文獻76-80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80-81
- 致謝81-82
- 附件8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春雷,謝志鵬,黃勇,向軍輝;添加劑在水基凝膠流延成型中的作用[J];材料科學與工藝;2004年02期
2 黃勇,向軍輝,謝志鵬,楊金龍;陶瓷材料流延成型研究現(xiàn)狀[J];硅酸鹽通報;2001年05期
3 周建民;王亞東;王雙喜;黃國權(quán);;制備電子陶瓷基片用的流延成型工藝[J];硅酸鹽通報;2010年05期
4 翁履謙;李承恩;殷之文;;流延成型料漿的流變性質(zhì)研究[J];儀表材料;1990年06期
5 石棋;郭志猛;郝俊杰;;超薄大規(guī)格陶瓷換能片水基凝膠流延成型研究[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07年S1期
6 李謙;金彪;黃金亮;馬磊;;Ba_2Ti_9O_(20)陶瓷流延漿料的流變性能和流延成型研究[J];功能材料與器件學報;2012年02期
7 胡建華,曹秀華,王煉石;BaTiO_3瓷粉水基流延成型的研究[J];佛山陶瓷;2005年06期
8 洪榮子;高峰;姚永紅;成麗紅;田長生;;流延成型制備NBT基無鉛壓電織構(gòu)陶瓷的研究[J];壓電與聲光;2008年03期
9 涂從紅;吳黎;朱麗慧;黃清偉;;聚乙烯醇縮丁醛溶液組分對Al_2O_3流延成型的影響[J];硅酸鹽通報;2011年03期
10 劉平,郭文勇,顧米全;壓電陶瓷基片的流延成型工藝探討[J];電子元件與材料;1989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劉璽;喬英杰;張賀新;張洪泉;;陶瓷材料流延成型工藝研究進展[A];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yīng)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第3分冊)[C];2010年
2 韓敏芳;王玉倩;李伯濤;彭蘇萍;;流延成型制備8YSZ電解質(zhì)薄片及其性能研究[A];2004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3 韓敏芳;王玉倩;李伯濤;彭蘇萍;;流延成型制備8YSZ電解質(zhì)薄片及其性能研究[A];全國第三屆溶膠—凝膠科學技術(shù)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4年
4 成勝;龔江宏;張中太;唐子龍;;新型陶瓷成型工藝:凝膠流延法[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5 李君;陳斐;張東明;沈強;張聯(lián)盟;;含有定向生長顆粒的Si_3N_4陶瓷的制備[A];《硅酸鹽學報》創(chuàng)刊50周年暨中國硅酸鹽學會2007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紹純;水基流延成型制備Li_2O-Nb_2O_5-TiO_2微波介質(zhì)陶瓷膜及應(yīng)用特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譚芳;CSLST微波介質(zhì)陶瓷流延成型工藝及其性能研究[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15年
2 白姣姣;水基流延成型制備超薄陶瓷磚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3 鐘雪;AlN陶瓷的水基流延成型及放電等離子燒結(jié)制備[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4 宋蓓蓓;片式電感器流延成型用水性粘合劑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5 沈海濤;Al_2O_3/MgAl_2O_4紅外透明陶瓷制備工藝及其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6 劉明朗;大規(guī)格B_4C/Al復(fù)合薄板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7 陳勝;水基流延法制備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工藝的研究[D];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2014年
8 段麗;鐵酸釔(YFeO_3)粉體及陶瓷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上海應(yīng)用技術(shù)學院;2015年
9 王野;流延法制備Al_2O_3/MgAl_2O_4陶瓷及其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10 周麗敏;有機溶媒中氧化鋁超微粉穩(wěn)定性的研究[D];南京工業(yè)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6446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644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