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法棒狀有序介孔碳的制備及表征
本文關(guān)鍵詞:原位法棒狀有序介孔碳的制備及表征
【摘要】:采用原位模板法(軟模板),以可溶性酚醛樹脂(苯酚-甲醛)為碳源、三嵌段共聚物(F127)為結(jié)構(gòu)導向劑、水熱合成了形貌可控制的棒狀有序介孔碳.利用XRD、TEM、N_2吸附-脫附法和拉曼光譜法等方法對材料的結(jié)構(gòu)和形貌進行表征.結(jié)果表明,當水熱溫度180℃時,所合成的有序介孔碳具有明顯的棒狀形貌,而且良好的有序度,比表面積較大,長度均為400~500nm.
【作者單位】: 喀什大學化學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新疆特色藥食用植物資源化學自治區(qū)重點實驗室;陜西師范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應用表面與膠體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關(guān)鍵詞】: 棒狀介孔碳 水熱法 制備 表征
【基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高�?蒲杏媱濏椖�(XJEDU2014I038) 喀什大學校內(nèi)課題基金資助項目(15-2572)
【分類號】:TQ127.11;TB383.4
【正文快照】: (1.喀什大學化學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新疆特色藥食用植物資源化學自治區(qū)重點實驗室,新疆 喀什 844007;(2.陜西師范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應用表面與膠體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陜西 西安 710062)0引言碳材料種類很多,大部分碳材料由于比表面積大、化學穩(wěn)定性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邢益高;王艷麗;蘇海濤;崔秀國;孟萬;楊福利;楊萍;;有序介孔硅片粒子表面的修飾及其表征[J];廣州化學;2009年02期
2 祝建中;楊嘉;;有序介孔炭合成、改性及其對汞離子的吸附性能[J];新型炭材料;2008年03期
3 陳龍;陳文;馬志勇;李澧;;過渡金屬體系有序介孔材料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04年01期
4 馮英俊;何文;劉建安;;有序介孔磷酸鋯的研究進展[J];化工科技;2006年06期
5 邱會華;劉應亮;曾江華;左詩笛;鄭明濤;;簡易模板法制備有序介孔碳[J];無機化學學報;2010年01期
6 劉攀博;焦劍;黃英;;有序介孔炭的研究進展[J];炭素技術(shù);2012年02期
7 劉云朋;周潔;李中堅;雷樂成;;氮摻雜有序介孔碳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化工;2014年06期
8 陳龍,田高,陳文,周靜,馬志勇,郭景坤;錳摻雜有序介孔氧化硅材料的合成研究[J];硅酸鹽學報;2004年06期
9 劉攀博;焦劍;黃英;鄒亮;;利用線性酚醛樹脂制備有序介孔碳[J];材料導報;2012年02期
10 劉冬梅;黃碧純;葉代啟;;有序介孔炭吸附萘的研究[J];化學與生物工程;2009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玲;楊菁;陳哲;朱建華;;辣根過氧化物酶在新型有序介孔有機硅材料上的固定化[A];第六屆全國環(huán)境催化與環(huán)境材料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林娜;高玲;朱建華;;有序介孔有機硅固載辣根過氧化物酶的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shù)年會第01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3 張凌峰;李敏;袁忠勇;;有序介孔碳負載金屬氧化物合成及其應用[A];第十七屆全國分子篩學術(shù)大會會議論文集[C];2013年
4 趙曉晨;王愛琴;張濤;;液相自組裝法合成硼摻雜的有序介孔碳及其電化學應用[A];第十五屆全國分子篩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C];2009年
5 蔡江濤;李小燕;張亞婷;劉國陽;邱介山;周安寧;;磷摻雜酚醛樹脂基有序介孔炭材料的制備與表征[A];2013年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主題G:光電功能高分子[C];2013年
6 李江濤;;雙酸型有序介孔有機二氧化硅的制備及表征[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shù)年會第4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7 汪均;施益峰;姚朝華;;原位陽離子交換法制備有序介孔硫化銀[A];第十七屆全國分子篩學術(shù)大會會議論文集[C];2013年
8 劉愛鳳;韓書華;車紅衛(wèi);;以Gemini型咪唑離子液表面活性劑為模板合成有序介孔氧化硅[A];中國化學會第十二屆膠體與界面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9 蘇曉龍;花榕;張志賓;劉云海;;聚咪唑/有序介孔碳互穿網(wǎng)絡(luò)復合材料吸附水溶液中的鈾[A];第十三屆全國核化學與放射化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4年
10 姚朝華;汪均;李育飛;施益峰;;公斤級有序介孔碳材料的合成[A];第十七屆全國分子篩學術(shù)大會會議論文集[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慶;鎳基甲烷化催化劑的制備及催化性能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過程工程研究所);2015年
2 劉娜;有序介孔炭的形態(tài)控制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1年
3 王克亮;有序介孔碳制備及萘吸附性能的實驗和分子模擬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4 李麗霞;有序介孔炭及其復合材料的合成和應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7年
5 趙春霞;有序介孔氧化硅的改性及復合介孔材料的合成、結(jié)構(gòu)與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6 曹飛飛;有序性結(jié)構(gòu)對碳材料NO_x吸附及還原作用的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7 翟峗璞;有序介孔聚糠醇的組裝及有序介孔碳材料的合成與功能化修飾[D];復旦大學;2009年
8 孫志鵬;直接醇類燃料電池用有序介孔碳基復合材料的制備、表征及電催化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9 俞柱現(xiàn)(Yujuhon);自組裝合成氮摻雜有序介孔碳材料與其CO_2吸附[D];吉林大學;2014年
10 侯珂珂;水相體系中兩步法合成有序介孔碳材料[D];大連理工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閆冰青;有序介孔金屬氧化物的孔隙結(jié)構(gòu)調(diào)控與氣敏傳感應用[D];寧夏大學;2015年
2 羅蕾;有序介孔碳的制備及金屬納米粒子負載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3 李金萍;基于有序介孔碳/導電聚合物的電化學生物傳感器[D];溫州大學;2015年
4 龐晉麗;含徑向放射狀有序介孔孔道SiO_2材料的制備及其應用研究[D];齊魯工業(yè)大學;2015年
5 宋曉鋒;金屬摻雜有序介孔碳復合材料研制及其去除氯代芳香族化合物的性能研究[D];上海理工大學;2013年
6 賀敏;高穩(wěn)定有序介孔氧化鎂—氧化鋁復合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4年
7 張權(quán)青;高選擇性碳基有序介孔分離介質(zhì)的制備及應用研究[D];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2015年
8 王永濤;介孔碳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6年
9 王小燕;有序介孔氧化鋯—氧化鋁材料的制備、表征及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3年
10 潘旭晨;鎢基化合物/有序介孔碳氮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5196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519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