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偶聯(lián)劑對超細硫酸鋇的改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22 22:37
采用硅烷偶聯(lián)劑對碳酸鋇和濃硫酸為原料制備的超細硫酸鋇進行改性,研究了偶聯(lián)劑水解條件、偶聯(lián)劑質量分數、反應溫度和反應時間對改性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改性劑為硅烷偶聯(lián)劑A174、改性劑質量為超細硫酸鋇質量的2%、反應時間為1 h、反應溫度為80℃、攪拌器轉速為400 r/min時,可得到活化度為82. 83%、D50=342 nm的粉末狀超細硫酸鋇。改性后超細硫酸鋇的表面疏水,其分散性能得到了較大提高,超細硫酸鋇表面被改性劑所包覆,其包覆率為1. 14%。
【文章來源】:現(xiàn)代化工. 2020,40(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6 頁
【部分圖文】:
質量比不同時電導率隨時間的變化曲線
選用硅烷偶聯(lián)劑A171、A174、KH580、油酸以及吐溫80對BaSO4進行表面改性,結果如圖2、圖3所示。由圖2可以看出,當用硅烷A171、A174、油酸對BaSO4改性時,得到的產品粒徑較小,且粒度分布較窄;用硅烷KH580和吐溫80對BaSO4改性時,得到的粒度分布范圍較寬。尤其在反應中加入硅烷A174時,其粒度分布最窄,而且最靠近左側,說明其粒徑最小。從圖3也可看出,硅烷A174改性后產品粒徑最小。而且與未改性的產品粒徑相比,改性后的產品粒徑從396.1 nm減小到342 nm,其粒度分布范圍從342~531.2 nm減小到295.3~458.7nm,得到粒度分布更窄的BaSO4顆粒。圖3 改性劑種類對硫酸鋇粒徑的影響
圖2 改性劑種類對硫酸鋇粒度分布的影響對改性后的產品進行活化度測定,油酸對BaSO4改性后得到的產品的活化度為92.65%,這是由于油酸分子中含有極性基團COOH,可與BaSO4表面的OH發(fā)生反應,覆蓋在BaSO4表面,達到改性的目的。由于油酸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干燥后產品略微發(fā)黃,使白度下降,因此不宜使用油酸[20]。硅烷KH580、A171、A174改性后產品的活化度分別為78.46%、80.58%、82.83%,并且顏色都呈白色。原因是改性劑在酸性水溶液中水解生成硅醇基(SiOH),然后與BaSO4表面的OH反應生成醚鍵,改性效果較好。比較3種硅烷偶聯(lián)劑的活化度,選擇硅烷A174為改性劑。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聚乙二醇1540調控納米硫酸鋇的合成[J]. 張來軍,王樹芬,童吉灶,戚麗,李德琳,袁國財. 上饒師范學院學報. 2017(06)
[2]納米BaSO4開口劑在聚乙烯(LLDPE)薄膜中的應用及表征[J]. 黃曉梟,曾化雨,鐘安瀾. 化工新型材料. 2015(12)
[3]乙烯基硅烷偶聯(lián)劑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備及性能[J]. 荊蓉,溫演慶,俞凌云,朱譜新. 皮革科學與工程. 2015(05)
[4]納米硫酸鋇改性復合隔膜的性能[J]. 丁小磊,何向明,唐龍祥,尚玉明. 電池. 2015(03)
[5]偶聯(lián)劑對納米硫酸鋇表面的改性研究[J]. 劉玉敏,劉悅. 日用化學工業(yè). 2015(02)
[6]淺談國內沉淀硫酸鋇生產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 尚方毓,胡昉,蘇小紅. 無機鹽工業(yè). 2015(01)
[7]硅烷偶聯(lián)劑的水解工藝研究[J]. 劉佳,姚光曄. 中國粉體技術. 2014(04)
[8]碳酸鋇芒硝轉化法生產硫酸鋇[J]. 閻振宗,董曉菁,段亞宏. 河北化工. 2013(03)
[9]碳纖維/硫酸鋇混雜增強聚四氟乙烯復合材料的研究[J]. 顏錄科,李煒光,高莉寧,孫增智. 絕緣材料. 2010(01)
[10]結晶及沉淀過程中粒子聚結與團聚的研究進展[J]. 胡英順,尹秋響,侯寶紅,王靜康. 化學工業(yè)與工程. 2005(05)
碩士論文
[1]α-官能基硅烷的制備、水解活性及其在室溫硫化硅橡膠中的應用[D]. 許慧慧.山東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547232
【文章來源】:現(xiàn)代化工. 2020,40(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6 頁
【部分圖文】:
質量比不同時電導率隨時間的變化曲線
選用硅烷偶聯(lián)劑A171、A174、KH580、油酸以及吐溫80對BaSO4進行表面改性,結果如圖2、圖3所示。由圖2可以看出,當用硅烷A171、A174、油酸對BaSO4改性時,得到的產品粒徑較小,且粒度分布較窄;用硅烷KH580和吐溫80對BaSO4改性時,得到的粒度分布范圍較寬。尤其在反應中加入硅烷A174時,其粒度分布最窄,而且最靠近左側,說明其粒徑最小。從圖3也可看出,硅烷A174改性后產品粒徑最小。而且與未改性的產品粒徑相比,改性后的產品粒徑從396.1 nm減小到342 nm,其粒度分布范圍從342~531.2 nm減小到295.3~458.7nm,得到粒度分布更窄的BaSO4顆粒。圖3 改性劑種類對硫酸鋇粒徑的影響
圖2 改性劑種類對硫酸鋇粒度分布的影響對改性后的產品進行活化度測定,油酸對BaSO4改性后得到的產品的活化度為92.65%,這是由于油酸分子中含有極性基團COOH,可與BaSO4表面的OH發(fā)生反應,覆蓋在BaSO4表面,達到改性的目的。由于油酸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干燥后產品略微發(fā)黃,使白度下降,因此不宜使用油酸[20]。硅烷KH580、A171、A174改性后產品的活化度分別為78.46%、80.58%、82.83%,并且顏色都呈白色。原因是改性劑在酸性水溶液中水解生成硅醇基(SiOH),然后與BaSO4表面的OH反應生成醚鍵,改性效果較好。比較3種硅烷偶聯(lián)劑的活化度,選擇硅烷A174為改性劑。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聚乙二醇1540調控納米硫酸鋇的合成[J]. 張來軍,王樹芬,童吉灶,戚麗,李德琳,袁國財. 上饒師范學院學報. 2017(06)
[2]納米BaSO4開口劑在聚乙烯(LLDPE)薄膜中的應用及表征[J]. 黃曉梟,曾化雨,鐘安瀾. 化工新型材料. 2015(12)
[3]乙烯基硅烷偶聯(lián)劑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備及性能[J]. 荊蓉,溫演慶,俞凌云,朱譜新. 皮革科學與工程. 2015(05)
[4]納米硫酸鋇改性復合隔膜的性能[J]. 丁小磊,何向明,唐龍祥,尚玉明. 電池. 2015(03)
[5]偶聯(lián)劑對納米硫酸鋇表面的改性研究[J]. 劉玉敏,劉悅. 日用化學工業(yè). 2015(02)
[6]淺談國內沉淀硫酸鋇生產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 尚方毓,胡昉,蘇小紅. 無機鹽工業(yè). 2015(01)
[7]硅烷偶聯(lián)劑的水解工藝研究[J]. 劉佳,姚光曄. 中國粉體技術. 2014(04)
[8]碳酸鋇芒硝轉化法生產硫酸鋇[J]. 閻振宗,董曉菁,段亞宏. 河北化工. 2013(03)
[9]碳纖維/硫酸鋇混雜增強聚四氟乙烯復合材料的研究[J]. 顏錄科,李煒光,高莉寧,孫增智. 絕緣材料. 2010(01)
[10]結晶及沉淀過程中粒子聚結與團聚的研究進展[J]. 胡英順,尹秋響,侯寶紅,王靜康. 化學工業(yè)與工程. 2005(05)
碩士論文
[1]α-官能基硅烷的制備、水解活性及其在室溫硫化硅橡膠中的應用[D]. 許慧慧.山東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5472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354723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