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透水混凝土滲透性能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12 21:19
再生透水混凝土是一種環(huán)保型、節(jié)材型建筑材料,具有連續(xù)孔隙的混凝土,不僅具有一定的強度,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氣透水性。為研究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強度、透水性能,基于試驗原材料的基本特性,以水灰比、再生骨料取代率、再生微粉摻量、骨料級配為變化參數(shù),設計四種影響因素配合比,配制再生透水混凝土,通過測試再生透水混凝土試件28d養(yǎng)護齡期的抗壓強度、劈拉強度、有效孔隙率、透水系數(shù)、毛細吸水現(xiàn)象等性能指標,并采用回歸的方法分析了它們之間的相關關系,為再生透水混凝土在生態(tài)水利工程中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推廣應用提供理論基礎。本文制備的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強度及透水性均滿足要求。其抗壓強度范圍在5.18MPa10.7MPa,劈拉強度隨抗壓強度的增大而提高,拉壓比范圍在17%28%之間,表明其脆性降低,韌性增加。在透水混凝土中摻再生骨料,使得其強度提高,再生透水混凝土中再生微粉的最佳摻量為15%,超過15%時,強度迅速下降。在透水性能方面,孔隙率范圍在17.68%26.78%之間,透水系數(shù)范圍在3.284.5mm/s,且孔隙率與抗壓強度呈現(xiàn)...
【文章來源】: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2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
1.2.1 再生骨料
1.2.2 再生混凝土
1.2.3 透水性混凝土
1.2.4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
1.3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3.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3.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
1.4 論文研究內容
1.5 技術路線
2 試驗原材料與試驗方法
2.1 試驗原材料
2.1.1 再生骨料
2.1.2 膠凝材料
2.1.3 水
2.1.4 再生微粉
2.2 試驗的成型與養(yǎng)護
2.3 試驗方法
2.3.1 抗壓強度
2.3.2 劈拉強度
2.3.3 孔隙率試驗
2.3.4 滲透試驗
2.4 本章小結
3 再生透水混凝土力學性能研究
3.1 再生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
3.1.1 配合比設計的理論依據(jù)
3.1.2 配合比試驗方案
3.2 再生透水混凝土力學性能分析
3.2.1 再生透水性混凝土強度性能
3.2.2 試驗結果及分析
3.3 本章小結
4 再生透水混凝土滲透性能試驗研究
4.1 孔隙與透水性分析
4.1.1 水灰比的影響
4.1.2 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影響
4.1.3 再生微粉摻量的影響
4.1.4 骨料級配的影響
4.1.5 密度與孔隙率、透水系數(shù)關系
4.2 毛細吸水規(guī)律
4.2.1 概述
4.2.2 研究中涉及的參數(shù)及基本假定
4.2.3 動態(tài)理論
4.2.4 試驗方法
4.2.5 試驗結果與分析
4.3 平面孔隙分布特征
4.4 本章小結
5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
攻讀學位期間參加的科研項目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再生骨料摻量對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響[J]. 陳守開,常承艷,郭磊,薛志龍. 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 2018(01)
[2]再生骨料摻配比對再生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響[J]. 陳守開,劉新飛,郭磊,汪倫焰. 復合材料學報. 2018(06)
[3]基于預拌濃漿法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試驗研究[J]. 郭磊,薛志龍,陳守開,常承艷. 建筑材料學報. 2017(06)
[4]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強度及透水性能試驗[J]. 陳守開,楊晴,劉秋常,郭磊,汪倫焰.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7(15)
[5]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的研究[J]. 薛如政,劉京紅,苗建偉,周靜怡,劉婷,劉倩. 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7(04)
[6]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抗壓性能及透水性能試驗研究[J]. 張浩博,杜曉青,寇佳亮,于丹紅. 實驗力學. 2017(02)
[7]再生骨料CO2強化及其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J]. 應敬偉,蒙秋江,肖建莊. 建筑材料學報. 2017(02)
[8]再生骨料填充墻材抗壓和抗折強度影響因素分析[J]. 范杰,陳宗平,陳宇良,徐金俊,李庚英,熊光晶. 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 2015(06)
[9]多孔再生骨料混凝土強度及透水性能研究[J]. 王玉梅,鄧志恒,覃英宏,楊海峰. 混凝土. 2015(07)
[10]多孔混凝土內部孔隙特征研究[J]. 蔣昌波,劉易莊,肖政. 硅酸鹽通報. 2015(04)
博士論文
[1]再生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 孫躍東.同濟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試驗研究[D]. 高夢芫.青海大學 2014
[2]混凝土中毛細吸水過程的理論及試驗研究[D]. 李淑紅.大連理工大學 2011
[3]橡膠集料透水混凝土基本性能的試驗研究[D]. 吳春雷.天津大學 2010
[4]建筑垃圾再生混合骨料混凝土的受力性能及透水性研究[D]. 周清長.廈門大學 2009
[5]無砂透水再生混凝土試驗研究[D]. 周勇.長沙理工大學 2009
[6]C30級透水性混凝土的制備及研究[D]. 潘杰.昆明理工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433317
【文章來源】: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2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
1.2.1 再生骨料
1.2.2 再生混凝土
1.2.3 透水性混凝土
1.2.4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
1.3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3.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3.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
1.4 論文研究內容
1.5 技術路線
2 試驗原材料與試驗方法
2.1 試驗原材料
2.1.1 再生骨料
2.1.2 膠凝材料
2.1.3 水
2.1.4 再生微粉
2.2 試驗的成型與養(yǎng)護
2.3 試驗方法
2.3.1 抗壓強度
2.3.2 劈拉強度
2.3.3 孔隙率試驗
2.3.4 滲透試驗
2.4 本章小結
3 再生透水混凝土力學性能研究
3.1 再生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
3.1.1 配合比設計的理論依據(jù)
3.1.2 配合比試驗方案
3.2 再生透水混凝土力學性能分析
3.2.1 再生透水性混凝土強度性能
3.2.2 試驗結果及分析
3.3 本章小結
4 再生透水混凝土滲透性能試驗研究
4.1 孔隙與透水性分析
4.1.1 水灰比的影響
4.1.2 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影響
4.1.3 再生微粉摻量的影響
4.1.4 骨料級配的影響
4.1.5 密度與孔隙率、透水系數(shù)關系
4.2 毛細吸水規(guī)律
4.2.1 概述
4.2.2 研究中涉及的參數(shù)及基本假定
4.2.3 動態(tài)理論
4.2.4 試驗方法
4.2.5 試驗結果與分析
4.3 平面孔隙分布特征
4.4 本章小結
5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
攻讀學位期間參加的科研項目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再生骨料摻量對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響[J]. 陳守開,常承艷,郭磊,薛志龍. 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 2018(01)
[2]再生骨料摻配比對再生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響[J]. 陳守開,劉新飛,郭磊,汪倫焰. 復合材料學報. 2018(06)
[3]基于預拌濃漿法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試驗研究[J]. 郭磊,薛志龍,陳守開,常承艷. 建筑材料學報. 2017(06)
[4]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強度及透水性能試驗[J]. 陳守開,楊晴,劉秋常,郭磊,汪倫焰.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7(15)
[5]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的研究[J]. 薛如政,劉京紅,苗建偉,周靜怡,劉婷,劉倩. 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7(04)
[6]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抗壓性能及透水性能試驗研究[J]. 張浩博,杜曉青,寇佳亮,于丹紅. 實驗力學. 2017(02)
[7]再生骨料CO2強化及其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J]. 應敬偉,蒙秋江,肖建莊. 建筑材料學報. 2017(02)
[8]再生骨料填充墻材抗壓和抗折強度影響因素分析[J]. 范杰,陳宗平,陳宇良,徐金俊,李庚英,熊光晶. 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 2015(06)
[9]多孔再生骨料混凝土強度及透水性能研究[J]. 王玉梅,鄧志恒,覃英宏,楊海峰. 混凝土. 2015(07)
[10]多孔混凝土內部孔隙特征研究[J]. 蔣昌波,劉易莊,肖政. 硅酸鹽通報. 2015(04)
博士論文
[1]再生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 孫躍東.同濟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試驗研究[D]. 高夢芫.青海大學 2014
[2]混凝土中毛細吸水過程的理論及試驗研究[D]. 李淑紅.大連理工大學 2011
[3]橡膠集料透水混凝土基本性能的試驗研究[D]. 吳春雷.天津大學 2010
[4]建筑垃圾再生混合骨料混凝土的受力性能及透水性研究[D]. 周清長.廈門大學 2009
[5]無砂透水再生混凝土試驗研究[D]. 周勇.長沙理工大學 2009
[6]C30級透水性混凝土的制備及研究[D]. 潘杰.昆明理工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4333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34333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