鈷基過渡雙金屬電化學析氧催化劑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21 17:42
電解水是生產(chǎn)清潔、無污染、高純度以及可持續(xù)綠色環(huán)保氫能源的有效途徑,同時被視為改變能源危機以及實現(xiàn)可持續(xù)氫能源發(fā)展的重要手段。電化學析氧反應(OER)涉及4電子(4)傳輸,動力學反應慢,是電解水制備氫氣的控速步驟。而鈷(Co)元素因其3d軌道電子排布t62ge12g的一個低自旋電子接近于e02g的填充狀態(tài),而利于OER催化反應的電子傳輸,經(jīng)常被應用于OER電催化反應。另一方面,當Co與另一過渡金屬元素復合時,通過電子、組成、形貌調(diào)節(jié)效應能進一步提高Co的催化性能;诖,本論文設(shè)計并合成了層狀CoZn層狀雙氫氧化物(LDH)、蕨葉形CoFeS2@C和銀耳形CoNi-MOFs@C三種鈷基過渡雙金屬催化劑,并將所得材料修飾在玻碳電極(GCE)表面,用于電化學析氧催化性能研究。主要研究內(nèi)容如下:(1)以ZnSO4·7H2O、Co(AC)2·4H2O與2-...
【文章來源】:閩南師范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8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圖文】:
能源轉(zhuǎn)換涉及核心反應過程的示意圖
圖 2-1. CoZn-LDH 催化劑合成流程圖本實驗 CoZn-LDH 催化材料的合成流程圖如圖 2-1 所示。首先,稱取ZnSO4·7H2O(1.44 g, 5.0 mmol)分散到 25 mL 的 DDW 中攪拌形成均勻的溶液A;分散 Co(AC)2·4H2O(1.25 g, 5.0 mmol)到 35 mL 的混合溶劑中(溶劑體積比DDW/C2H5OH=5/2)攪拌溶解形成溶液 B;再將 A 溶液倒入 B 溶液中混合均勻即為 C 溶液;然后在磁力緩慢攪拌下,緩慢的加入 25.0 mL 0.4 mol/L 的 2-甲基咪唑乙醇溶液,滴加速度為 60-65 d/min,待 D 液緩慢加入完成后,靜置 24 h 后離心分離取沉淀,并用超純水與乙醇交替洗滌 3-4 次,在真空條件控制溫度 80℃干燥 12 h,最終得到層狀 CoZn-LDH 催化材料。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只加入 Co(AC)2·4H2O 合成單金屬 Co-OH,只加入ZnSO4·7H2O 合成單金屬 Zn-OH,合成的 Co-OH 與 Zn-OH 用于實驗的對比。在
23圖 2-2.(A)CoZn-LDH 的 XRD 譜圖(插圖:材料的數(shù)碼照片);(B)和(C)分別為 FT-IR譜圖和 N2吸脫附曲線實驗采用共沉淀方法合成催化材料 CoZn-LDH。插圖是 CoZn-LDH 的數(shù)碼照片,由此可以清晰的觀察到試驗所合成催化材料為粉色粉末。粉色可以一定程度上說明著合成的催化劑存在鈷離子。圖 2-2A 為合成 CoZn-LDH 催化劑的 XRD表征圖,從 XRD 表征圖譜與 Wang[23]課題組的文章報道譜圖對比得出實驗合成的催化劑為 LDH。根據(jù) LDH 的 XRD 譜圖比對結(jié)果,對應的主要衍射峰晶面分別為(003)、(013)、(012)、(015)、(118)和(110),晶面(003)在 10o表明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效氧催化反應中的金屬有機骨架材料(英文)[J]. 何小波,銀鳳翔,王昊,陳標華,李國儒. 催化學報. 2018(02)
[2]Novel Co3O4 Nanoparticles/Nitrogen-Doped Carbon Composites with Extraordinary Catalytic Activity for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J]. Xiaobing Yang,Juan Chen,Yuqing Chen,Pingjing Feng,Huixian Lai,Jintang Li,Xuetao Luo. Nano-Micro Letters. 2018(01)
[3]Large-scale preparation of fernwort-like single-crystalline superstructures of CuSe as Fenton-like catalysts for dye decolorization[J]. Yuting Mao,Hongyan Zou,Qiang Wang,Chengzhi Huang. Science China(Chemistry). 2016(07)
本文編號:3295480
【文章來源】:閩南師范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8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圖文】:
能源轉(zhuǎn)換涉及核心反應過程的示意圖
圖 2-1. CoZn-LDH 催化劑合成流程圖本實驗 CoZn-LDH 催化材料的合成流程圖如圖 2-1 所示。首先,稱取ZnSO4·7H2O(1.44 g, 5.0 mmol)分散到 25 mL 的 DDW 中攪拌形成均勻的溶液A;分散 Co(AC)2·4H2O(1.25 g, 5.0 mmol)到 35 mL 的混合溶劑中(溶劑體積比DDW/C2H5OH=5/2)攪拌溶解形成溶液 B;再將 A 溶液倒入 B 溶液中混合均勻即為 C 溶液;然后在磁力緩慢攪拌下,緩慢的加入 25.0 mL 0.4 mol/L 的 2-甲基咪唑乙醇溶液,滴加速度為 60-65 d/min,待 D 液緩慢加入完成后,靜置 24 h 后離心分離取沉淀,并用超純水與乙醇交替洗滌 3-4 次,在真空條件控制溫度 80℃干燥 12 h,最終得到層狀 CoZn-LDH 催化材料。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只加入 Co(AC)2·4H2O 合成單金屬 Co-OH,只加入ZnSO4·7H2O 合成單金屬 Zn-OH,合成的 Co-OH 與 Zn-OH 用于實驗的對比。在
23圖 2-2.(A)CoZn-LDH 的 XRD 譜圖(插圖:材料的數(shù)碼照片);(B)和(C)分別為 FT-IR譜圖和 N2吸脫附曲線實驗采用共沉淀方法合成催化材料 CoZn-LDH。插圖是 CoZn-LDH 的數(shù)碼照片,由此可以清晰的觀察到試驗所合成催化材料為粉色粉末。粉色可以一定程度上說明著合成的催化劑存在鈷離子。圖 2-2A 為合成 CoZn-LDH 催化劑的 XRD表征圖,從 XRD 表征圖譜與 Wang[23]課題組的文章報道譜圖對比得出實驗合成的催化劑為 LDH。根據(jù) LDH 的 XRD 譜圖比對結(jié)果,對應的主要衍射峰晶面分別為(003)、(013)、(012)、(015)、(118)和(110),晶面(003)在 10o表明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效氧催化反應中的金屬有機骨架材料(英文)[J]. 何小波,銀鳳翔,王昊,陳標華,李國儒. 催化學報. 2018(02)
[2]Novel Co3O4 Nanoparticles/Nitrogen-Doped Carbon Composites with Extraordinary Catalytic Activity for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J]. Xiaobing Yang,Juan Chen,Yuqing Chen,Pingjing Feng,Huixian Lai,Jintang Li,Xuetao Luo. Nano-Micro Letters. 2018(01)
[3]Large-scale preparation of fernwort-like single-crystalline superstructures of CuSe as Fenton-like catalysts for dye decolorization[J]. Yuting Mao,Hongyan Zou,Qiang Wang,Chengzhi Huang. Science China(Chemistry). 2016(07)
本文編號:32954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32954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