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萘酰亞胺-苯并咪唑鎓的熒光傳感器對H 2 PO 4 - 的高選擇性識別
發(fā)布時間:2021-07-18 07:10
設(shè)計合成了基于萘酰亞胺-咪唑鎓的受體分子1和2,通過熒光發(fā)射光譜研究了受體分子1和2對陰離子F-、Cl-、Br-、I-、AcO-、HSO-4、H2PO-4、NO-3、ClO-4的識別性能。研究發(fā)現(xiàn),在受體分子1和2的乙腈溶液(5.0×10-6 mol/L)中加入10倍化學計量的H2PO-4時,受體分子1的熒光猝滅率高達98%,受體分子2的熒光猝滅率僅為24%。表明具有多重識別位點的受體分子1在構(gòu)型上與H2PO-4更匹配,可作為H2PO-4的熒光關(guān)閉型(turn-off...
【文章來源】:應用化學. 2020,37(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受體分子1和2的CH3CN溶液(濃度均為5.0×10-6 mol/L)中加入10倍化學計量不同陰離子后的熒光強度變化圖(I0為受體分子在382 nm處的熒光發(fā)射強度,I為受體分子中加入陰離子后在382 nm處的熒光發(fā)射強度)
圖1 受體分子1和2的CH3CN溶液(濃度均為5.0×10-6 mol/L)中加入10倍化學計量不同陰離子后的熒光強度變化圖(I0為受體分子在382 nm處的熒光發(fā)射強度,I為受體分子中加入陰離子后在382 nm處的熒光發(fā)射強度)為了進一步研究受體分子與H2PO-4的識別性能,進行了熒光滴定實驗。 在5×10-6 mol/L的受體分子1和2的CH3CN溶液中不斷加入H2PO-4 (0~10倍化學計量),如圖2所示,隨著陰離子H2PO-4的不斷加入,受體分子1和2位于365和382 nm處的熒光吸收峰強度不斷減弱,在加入10倍化學計量的H2PO-4時,受體分子1的熒光猝滅率高達98%,而受體分子2的熒光猝滅率僅為24%,說明受體分子1對H2PO-4的識別性能更好。
為了進一步研究受體分子與H2PO-4的識別性能,進行了熒光滴定實驗。 在5×10-6 mol/L的受體分子1和2的CH3CN溶液中不斷加入H2PO-4 (0~10倍化學計量),如圖2所示,隨著陰離子H2PO-4的不斷加入,受體分子1和2位于365和382 nm處的熒光吸收峰強度不斷減弱,在加入10倍化學計量的H2PO-4時,受體分子1的熒光猝滅率高達98%,而受體分子2的熒光猝滅率僅為24%,說明受體分子1對H2PO-4的識別性能更好。圖4 受體分子1(c=5.0×10-6 mol/L)在382 nm處的熒光強度變化值(I0-I)隨c(H2PO-4)變化的關(guān)系曲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蒽-苯并咪唑鎓的熒光傳感器對H2PO4-的高選擇性識別[J]. 董智云,張曉宇,曾政權(quán),席福貴. 應用化學. 2020(01)
[2]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and Anion Recognition Property of a Flexible Urea-functionalized Receptor[J]. 黃超,易瑞,陳冬梅,朱必學,盧季紅.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2019(05)
[3]新型熒光碳點的制備及其在Hg2+檢測中的應用[J]. 黃小梅,鄧祥. 應用化學. 2019(05)
[4]含間苯二甲酰胺基的大環(huán)合成及其對陰離子的識別研究[J]. 魏小康,谷靜池,劉興麗,黃超,朱必學. 有機化學. 2018(12)
本文編號:3289102
【文章來源】:應用化學. 2020,37(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受體分子1和2的CH3CN溶液(濃度均為5.0×10-6 mol/L)中加入10倍化學計量不同陰離子后的熒光強度變化圖(I0為受體分子在382 nm處的熒光發(fā)射強度,I為受體分子中加入陰離子后在382 nm處的熒光發(fā)射強度)
圖1 受體分子1和2的CH3CN溶液(濃度均為5.0×10-6 mol/L)中加入10倍化學計量不同陰離子后的熒光強度變化圖(I0為受體分子在382 nm處的熒光發(fā)射強度,I為受體分子中加入陰離子后在382 nm處的熒光發(fā)射強度)為了進一步研究受體分子與H2PO-4的識別性能,進行了熒光滴定實驗。 在5×10-6 mol/L的受體分子1和2的CH3CN溶液中不斷加入H2PO-4 (0~10倍化學計量),如圖2所示,隨著陰離子H2PO-4的不斷加入,受體分子1和2位于365和382 nm處的熒光吸收峰強度不斷減弱,在加入10倍化學計量的H2PO-4時,受體分子1的熒光猝滅率高達98%,而受體分子2的熒光猝滅率僅為24%,說明受體分子1對H2PO-4的識別性能更好。
為了進一步研究受體分子與H2PO-4的識別性能,進行了熒光滴定實驗。 在5×10-6 mol/L的受體分子1和2的CH3CN溶液中不斷加入H2PO-4 (0~10倍化學計量),如圖2所示,隨著陰離子H2PO-4的不斷加入,受體分子1和2位于365和382 nm處的熒光吸收峰強度不斷減弱,在加入10倍化學計量的H2PO-4時,受體分子1的熒光猝滅率高達98%,而受體分子2的熒光猝滅率僅為24%,說明受體分子1對H2PO-4的識別性能更好。圖4 受體分子1(c=5.0×10-6 mol/L)在382 nm處的熒光強度變化值(I0-I)隨c(H2PO-4)變化的關(guān)系曲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蒽-苯并咪唑鎓的熒光傳感器對H2PO4-的高選擇性識別[J]. 董智云,張曉宇,曾政權(quán),席福貴. 應用化學. 2020(01)
[2]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and Anion Recognition Property of a Flexible Urea-functionalized Receptor[J]. 黃超,易瑞,陳冬梅,朱必學,盧季紅.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2019(05)
[3]新型熒光碳點的制備及其在Hg2+檢測中的應用[J]. 黃小梅,鄧祥. 應用化學. 2019(05)
[4]含間苯二甲酰胺基的大環(huán)合成及其對陰離子的識別研究[J]. 魏小康,谷靜池,劉興麗,黃超,朱必學. 有機化學. 2018(12)
本文編號:32891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328910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