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Eu 3+ /Sm 3+ )共摻雜鈉硼硅玻璃的溶膠-凝膠法制備及其光學性質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04 13:52
貴金屬納米顆粒的表面等離子共振現(xiàn)象,尤其以金、銀納米顆粒為主,其價電子在可見光場下能被共振激發(fā)形成表面等離子共振(SPR),在金屬顆粒表面周圍形成局域增強的電磁場,區(qū)域中分子的熒光強度可以被大幅度的提高,這就是被人們所熟知的金屬熒光增強。因此,對于這些貴金屬和稀土發(fā)光離子之間相互作用機理的探討也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過溶膠-凝膠法和氣氛控制法來研究貴金屬納米顆粒對熒光材料的增強或淬滅機理的影響,從而使人們在機理上有更為清楚的認識。此外,對不同還原溫度下得到的樣品進行了光催化性能的研究,同時用Z-掃描測試了樣品的三階非線性光學性質。主要研究內容歸納如下:(1)用溶膠-凝膠法和氣氛控制法制備了純Na2O-B2O3-Si O2(NBS)玻璃,在不同的干燥速率和不同的升溫速率下對濕凝膠的干燥工藝以及干凝膠的熱處理工藝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從而獲得了完整的玻璃樣品。通過熱重-差熱(TG-DTA)法,傅里葉-紅外光譜(FT-IR)分析、固體核磁共振(SSNMR)技術對樣品進行了熱處理過程中的成分分析和結構研究。正硅酸乙酯在常溫下通過水解、脫水、脫醇等進行聚合形成-o-si-o-網(wǎng)絡...
【文章來源】:溫州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8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2 玻璃和發(fā)光玻璃
1.2.1 玻璃簡介
1.2.2 玻璃結構理論
1.2.3 發(fā)光玻璃
1.3 稀土離子的發(fā)光
1.3.1 稀土元素概述
1.3.2 稀土離子的輻射躍遷
1.3.3 稀土離子的無輻射躍遷
1.4 貴金屬摻雜稀土離子的研究現(xiàn)狀
1.4.1 溶液中貴金屬摻雜稀土離子的研究現(xiàn)狀
1.4.2 固相中貴金屬摻雜稀土離子的研究現(xiàn)狀
1.4.3 總結和展望
第二章 鈉硼硅(NBS)玻璃的制備和形成機理研究
2.1 試劑與儀器
2.2 試驗部分
2.3 測試表征
2.4 結果與討論
2.4.1 熱重-差熱(TG-DTA)分析
2.4.2 濕凝膠的干燥和干凝膠的熱處理
2.4.3 傅立葉紅外光譜(FT-IR)分析
2.4.4 核磁共振(SSNMR)分析
2.5 本章小結
3+共摻雜NBS玻璃光學性質研究">第三章 Ag-Eu3+共摻雜NBS玻璃光學性質研究
3.1 試劑與儀器
3.2 實驗部分
3+摻雜NBS玻璃的制備"> 3.2.1 Ag-Eu3+摻雜NBS玻璃的制備
3.2.2 光催化實驗
3.3 測試與表征
3.4 結果與討論
3.4.1 X-射線粉末衍射(XRD)分析
3.4.2 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分析
3.4.3 吸收光譜分析
3.4.4 熒光光譜分析
2吸附分析"> 3.4.5 孔徑比表面(BET)及N2吸附分析
3.4.6 Ag納米粒子生長機理分析
3.4.7 光催化性能分析
3.4.8 三階非線性光學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結
3+共摻雜NBS玻璃光學性質研究">第四章 Ag-Sm3+共摻雜NBS玻璃光學性質研究
4.1 試劑與儀器
4.2 實驗部分
3+摻雜NBS玻璃的制備"> 4.2.1 Ag-Sm3+摻雜NBS玻璃的制備
4.2.2 光催化實驗
4.3 測試表征
4.4 結果與討論
4.4.1 XRD分析
4.4.2 吸收光譜分析
4.4.3 熒光光譜分析
4.4.4 光催化性能分析
4.4.5 三階非線性光學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光化學還原法制備納米銀溶膠[J]. 張偉,談發(fā)堂,喬學亮,陳建國. 材料導報. 2012(12)
[2]類銀鏡法高產(chǎn)量制備高穩(wěn)定納米銀[J]. 李秀妍,沈軍,杜艾,關大勇,張志華,周斌,吳廣明,倪星元,高國華.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12(01)
[3]多種形貌納米銀的電化學制備及其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研究[J]. 李德偉,蔡微,商廣義,朱傳鳳,姚駿恩. 電子顯微學報. 2011(01)
[4]Luminescence intensification of lanthanide complexes by silver nanoparticles incorporated in sol-gel matrix[J]. Renata Reisfeld,Marek Pietraszkiewicz,Tsiala Saraidarov,Viktoria Levchenko. Journal of Rare Earths. 2009(04)
[5]納米銀粒子制備及應用研究進展[J]. 李敏娜,羅青枝,安靜,王德松,段彥棟. 化工進展. 2008(11)
[6]乙醇熱還原法制備形狀可控Ag納米顆粒[J]. 牛曼,蔣陽. 粉末冶金材料科學與工程. 2007(03)
[7]稀土發(fā)光玻璃的制備與性能研究[J]. 劉鳴,馬劍,張寶剛. 材料工程. 2007(05)
[8]乙二醇水熱還原法制備納米銀[J]. 徐惠,曲曉麗,翟鈞,王毅,史建新. 貴金屬. 2006(03)
[9]長余輝發(fā)光玻璃的研究進展[J]. 張俊英,張林,王天民,張中太. 材料導報. 2003(04)
博士論文
[1]銦基硫鹵玻璃及稀土摻雜氧氟玻璃的形成和光學性能[D]. 許銀生.華東理工大學 2011
[2]白光LED用稀土離子/過渡金屬離子摻雜發(fā)光玻璃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 梁曉巒.華東理工大學 2011
[3]硅酸鹽基稀土發(fā)光材料的制備及其光譜特性與光譜調控[D]. 何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0
[4]稀土摻雜氧化物晶體和氟鋯酸鹽玻璃的上轉換及發(fā)光特性[D]. 楊海貴.吉林大學 2007
[5]鑭系摻雜堿土氟硅酸鹽透明發(fā)光微晶玻璃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 喬旭升.浙江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稀土配合物在熒光識別和近紅外發(fā)光的應用[D]. 匡文波.大連理工大學 2009
本文編號:2897719
【文章來源】:溫州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8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2 玻璃和發(fā)光玻璃
1.2.1 玻璃簡介
1.2.2 玻璃結構理論
1.2.3 發(fā)光玻璃
1.3 稀土離子的發(fā)光
1.3.1 稀土元素概述
1.3.2 稀土離子的輻射躍遷
1.3.3 稀土離子的無輻射躍遷
1.4 貴金屬摻雜稀土離子的研究現(xiàn)狀
1.4.1 溶液中貴金屬摻雜稀土離子的研究現(xiàn)狀
1.4.2 固相中貴金屬摻雜稀土離子的研究現(xiàn)狀
1.4.3 總結和展望
第二章 鈉硼硅(NBS)玻璃的制備和形成機理研究
2.1 試劑與儀器
2.2 試驗部分
2.3 測試表征
2.4 結果與討論
2.4.1 熱重-差熱(TG-DTA)分析
2.4.2 濕凝膠的干燥和干凝膠的熱處理
2.4.3 傅立葉紅外光譜(FT-IR)分析
2.4.4 核磁共振(SSNMR)分析
2.5 本章小結
3+共摻雜NBS玻璃光學性質研究">第三章 Ag-Eu3+共摻雜NBS玻璃光學性質研究
3.1 試劑與儀器
3.2 實驗部分
3+摻雜NBS玻璃的制備"> 3.2.1 Ag-Eu3+摻雜NBS玻璃的制備
3.2.2 光催化實驗
3.3 測試與表征
3.4 結果與討論
3.4.1 X-射線粉末衍射(XRD)分析
3.4.2 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分析
3.4.3 吸收光譜分析
3.4.4 熒光光譜分析
2吸附分析"> 3.4.5 孔徑比表面(BET)及N2吸附分析
3.4.6 Ag納米粒子生長機理分析
3.4.7 光催化性能分析
3.4.8 三階非線性光學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結
3+共摻雜NBS玻璃光學性質研究">第四章 Ag-Sm3+共摻雜NBS玻璃光學性質研究
4.1 試劑與儀器
4.2 實驗部分
3+摻雜NBS玻璃的制備"> 4.2.1 Ag-Sm3+摻雜NBS玻璃的制備
4.2.2 光催化實驗
4.3 測試表征
4.4 結果與討論
4.4.1 XRD分析
4.4.2 吸收光譜分析
4.4.3 熒光光譜分析
4.4.4 光催化性能分析
4.4.5 三階非線性光學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光化學還原法制備納米銀溶膠[J]. 張偉,談發(fā)堂,喬學亮,陳建國. 材料導報. 2012(12)
[2]類銀鏡法高產(chǎn)量制備高穩(wěn)定納米銀[J]. 李秀妍,沈軍,杜艾,關大勇,張志華,周斌,吳廣明,倪星元,高國華.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12(01)
[3]多種形貌納米銀的電化學制備及其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研究[J]. 李德偉,蔡微,商廣義,朱傳鳳,姚駿恩. 電子顯微學報. 2011(01)
[4]Luminescence intensification of lanthanide complexes by silver nanoparticles incorporated in sol-gel matrix[J]. Renata Reisfeld,Marek Pietraszkiewicz,Tsiala Saraidarov,Viktoria Levchenko. Journal of Rare Earths. 2009(04)
[5]納米銀粒子制備及應用研究進展[J]. 李敏娜,羅青枝,安靜,王德松,段彥棟. 化工進展. 2008(11)
[6]乙醇熱還原法制備形狀可控Ag納米顆粒[J]. 牛曼,蔣陽. 粉末冶金材料科學與工程. 2007(03)
[7]稀土發(fā)光玻璃的制備與性能研究[J]. 劉鳴,馬劍,張寶剛. 材料工程. 2007(05)
[8]乙二醇水熱還原法制備納米銀[J]. 徐惠,曲曉麗,翟鈞,王毅,史建新. 貴金屬. 2006(03)
[9]長余輝發(fā)光玻璃的研究進展[J]. 張俊英,張林,王天民,張中太. 材料導報. 2003(04)
博士論文
[1]銦基硫鹵玻璃及稀土摻雜氧氟玻璃的形成和光學性能[D]. 許銀生.華東理工大學 2011
[2]白光LED用稀土離子/過渡金屬離子摻雜發(fā)光玻璃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 梁曉巒.華東理工大學 2011
[3]硅酸鹽基稀土發(fā)光材料的制備及其光譜特性與光譜調控[D]. 何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0
[4]稀土摻雜氧化物晶體和氟鋯酸鹽玻璃的上轉換及發(fā)光特性[D]. 楊海貴.吉林大學 2007
[5]鑭系摻雜堿土氟硅酸鹽透明發(fā)光微晶玻璃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 喬旭升.浙江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稀土配合物在熒光識別和近紅外發(fā)光的應用[D]. 匡文波.大連理工大學 2009
本文編號:28977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28977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