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高功率密度質(zhì)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膜電極的制備與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M911.4
【圖文】:
1 質(zhì)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組成結(jié)構(gòu)質(zhì)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是一醇、乙醇等為燃料的發(fā)電裝置,它能夠直接將燃料的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卡諾循環(huán)的限制,能量轉(zhuǎn)換效率高,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是以氫氣為燃料的料電池。EMFC 的結(jié)構(gòu)如圖 1-1 所示,主要由陰極/陽極集流板(CurrentCollector)、陰(BipolarPlate)、陰/陽極氣體擴散層(GasDiffusionLayer,GDL),陰/陽atalyst Layer,CL)和質(zhì)子交換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組陰/陽極氣體擴散層、陰/陽極催化層和質(zhì)子交換膜組成的結(jié)構(gòu)稱之為mbraneElectrodeAssembly,MEA),MEA 是 PEMFC 的關鍵組成部件,ME傳輸和反應的場所,影響著 PEMFC 的性能。
和電子;而陰極側(cè)的燃料為空氣(氧氣),空氣也是經(jīng)過雙極板上的流場、氣體擴散層擴散至陰極催化層,在陰極催化層的催化劑作用下,空氣中的氧氣跟從陽極側(cè)經(jīng)過質(zhì)子交換膜交換過來的質(zhì)子、從陽極側(cè)經(jīng)過外電路轉(zhuǎn)移過來的電子反應生成水,如圖1-2所示。以氫氣為燃料的 PEMFC 的電池反應如下:陽極反應:2 H2→ 4 H++ 4 e-(1-1)陰極反應: O2+ 4 H++ 4 e-→ 2 H2O (1-2)總反應:2 H2+ O2→ 2 H2O (1-3)圖 1-2 質(zhì)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圖Fig. 1-2 Schematic diagram of PEMFC1.2.3 質(zhì)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反應動力學PEMFC 在工作的時候,會出現(xiàn)電極電位偏離平衡電位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稱之為電極極化,可以表示為 PEMFC 由靜止尚未工作的狀態(tài)進入到工作狀態(tài)的過程中能量損失的多少。PEMFC 在放電過程中有一條極化曲線,典型的極化曲線如圖 1-3 所示。PEMFC的理想開路電勢為 1.23V,而其在工作的條件下,其開路電壓一般都會低于 1V,明顯低于 PEMFC 的理想開路電壓。從這個現(xiàn)象可以知道 PEMFC 的電壓在沒有電流存在的時候也會發(fā)生降低,當 PEMFCs 工作的時候,有電流通過,那么其電壓出現(xiàn)的壓降的情況會更加明顯。出現(xiàn)電壓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個原因:(1)第一部分主要是因為電化學極化引起的電壓降低
的電壓損失稱之為歐姆過電位。對于這部分產(chǎn)生的電壓降可極化:優(yōu)化 MEA 的三項接觸界面、采用更薄而又具有高質(zhì)高催化層和氣體擴散層的導電率以及通過改進 MEA 的制備換膜之間的接觸等。分電壓降低是因為濃差極化導致的,主要是因為反應氣體擴催化層中參與反應引起的,這部分的電壓降稱之為濃差過陽極氣體的擴散是比較容易的,因而陽極基本上不存在濃差陰極。因為陰極在電池工作過程中會產(chǎn)生水,產(chǎn)生的水需要所以會影響陰極反應氣體的擴散。特別是在大電流密度區(qū)住氣體擴散的孔道,導致陰極的氣體擴散緩慢,跟不上反,導致電壓的下降。對于濃差極化主要可以通過增加陰極反,另外也可以通過改變陰極催化層、氣體擴散層的親疏水性產(chǎn)生的水,從而預防陰極氣體擴散孔道被水堵塞。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魏琳;王鳳武;徐邁;;Ti/Pr_2O_3-nanoTiO_2膜電極的制備及電催化活性[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4年03期
2 李玨秀;徐云蘭;鐘登杰;胡學步;賈金平;;溶膠-凝膠法制備TiO_2膜電極的研究進展[J];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2014年06期
3 李冬月;郟建波;王建國;;化學修飾鉍膜電極的制備和應用研究進展[J];分析化學;2012年02期
4 徐繼剛;王雷;劉長清;;鉍膜電極在重金屬離子檢測中的應用[J];中國儲運;2011年04期
5 王炯;劉瓊;劉馨陽;趙冬;高云濤;;鉍膜電極微分電位溶出法測定螺旋藻中鉛的研究[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5期
6 竺云波;許爐生;吳偉勇;邵曉虹;魯麗君;;生物膜電極反應器降解苯胺的研究[J];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2009年10期
7 王蘭,成鋼,劉翠霞;用膜電極法分析焦化廢水中的溶解氧[J];燃料與化工;1999年01期
8 王光清,高志強,趙藻藩;鐵氰酸鈷膜電極的制備及特性[J];高等學;瘜W學報;1991年02期
9 林樹昌;王緒茂;王艷;曾泳淮;;離子選擇電極法測定污水中的鎘[J];分析化學;1987年09期
10 金利通;孫星炎;張曉東;;極譜型溶解氧測定儀膜電極的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彭天右;范科;陳俊年;張曉虎;;柔性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膜電極的優(yōu)化及性能研究進展[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shù)年會第4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2 諶敏;劉軍民;廖世軍;;直接涂膜法制備膜電極的研究[A];第十三次全國電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3 楊輝;;被動式直接甲醇燃料電池膜電極結(jié)構(gòu)、功能和性能[A];第30屆全國化學與物理電源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3年
4 董文舉;趙曉寧;劉影;冉奮;;基于聚合物基底的柔性膜電極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A];中國化學會2017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摘要集——主題I:能源高分子[C];2017年
5 任志宇;辛柏福;付宏剛;;一種新穎的TiO_2納米粒子膜電極的制備方法[A];2004年全國太陽能光化學與光催化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4年
6 霍勝娟;蔡文斌;;電化學表面增強紅外吸收光譜用硅上銀膜電極的濕法制備[A];第十三次全國電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7 孫斌;郝曉剛;王忠德;張忠林;;電控離子分離法分離銫離子[A];中國核學會核化工分會放射性三廢處理、處置專業(yè)委員會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8 石肇元;田建華;;PTFE含量和分布對PEMFC膜電極性能的影響[A];第十三次全國電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9 鄭媈;張慧君;劉彬;劉志康;高照東方;熊傳溪;;原位合成二硫化鉬/聚偏氟乙烯靜電紡絲柔性膜電極并用于電催化析氫[A];中國化學會2017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摘要集——主題I:能源高分子[C];2017年
10 潘鵬;孫偉;曲長慶;李曉偉;常明;;金剛石膜電極的電化學研究[A];海峽兩岸第二屆工程材料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于洋 李偉;“化學修飾碳糊鉍膜電極”獲國家發(fā)明專利[N];吉林日報;2010年
2 于洋;化學修飾碳糊鉍膜電極獲專利[N];中國化工報;2010年
3 特約記者 王占武 記者 曾毅 通訊員 于柏林;我國直接甲醇燃料電池技術(shù)研發(fā)獲重要突破[N];光明日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劉志偉 通訊員 黎江東 羅益群;合作共建之路越走越寬廣[N];科技日報;2010年
5 記者 江萌 實習生 張澤溥;武漢一隱形冠軍躋身世界前沿[N];湖北日報;201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新生;直接甲醇燃料電池膜電極的電化學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2005年
2 孫海;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阻醇膜電極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2007年
3 萬亞珍;浸漬—氧化法制備β-PbO_2-SPE復合膜電極的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4 張學偉;質(zhì)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膜電極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5 王璇;用于有機廢水處理的生物膜電極材料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6 侯三英;質(zhì)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高性能及自增濕膜電極的制備與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7年
7 張軍;液體進料直接甲醇燃料電池膜電極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3年
8 魏永生;直接甲醇燃料電池膜電極的關鍵材料與模型模擬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9 岳京立;納米顆粒修飾PVC膜電極的制備及藥物檢測性能研究[D];東北大學;2015年
10 馬傳軍;基于摻硼金剛石膜電極的COD在線分析儀的研制與復合傳感器的制備[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茜茜;多酸/酞菁復合膜電極的制備及其光電性能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年
2 岳德懷;SPE膜電極制備及選擇性吸附氫、苯的調(diào)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8年
3 池濱;高性能高功率密度質(zhì)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膜電極的制備與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8年
4 粟東;太陽光響應型TiO_2膜電極的制備及其產(chǎn)氫性能研究[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17年
5 田一驊;新型半導體光電催化技術(shù)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D];大連工業(yè)大學;2017年
6 徐笑天;管狀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結(jié)構(gòu)優(yōu)化設計與膜電極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8年
7 田明;功能高分子膜電極的研制及其對海水中鈾的吸脫附過程的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7年
8 段繼祥;三維微型鋰離子電池PPO/TiO_2NT膜電極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7年
9 張鴻宇;低鉑膜電極加速壽命及相關影響因素研究[D];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2017年
10 李冬月;化學修飾鉍膜電極的性質(zhì)及其應用的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7840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2784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