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鈰水合物對貴金屬納米晶電催化性能的增強作用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內(nèi)蒙古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O643.36;TM911.4
【圖文】:
電池陽極反應機理電池的相關研究工作已經(jīng)在最近的綜述文章中被廣氧化、陰極氧還原和它們中間的電解液夾層等關鍵作組成和原理,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陽極反應是通過能轉化為電能[5]。在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陽極,極和外部裝載將電子和質子轉移到陰極,質子通路遷移到達陰極催化劑。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陰極陽極相對于陰極產(chǎn)生的額外電子從而在兩電極之關的電化學反應如下: 12OH-→ 2CO2+ 10H2O + 12e-+ 6H2O→ 12OH- 3O2→ 2CO2+ 4H2O
(a)在Pt-CeO2/C催化劑中CeM4,5邊緣的EELS譜圖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中科院固物所取得貴金屬納米結構組裝研究新進展[J];中國粉體工業(yè);2015年05期
2 程道建;;加強國際合作,促進雙金屬納米簇領域發(fā)展[J];國際學術動態(tài);2014年05期
3 張夏紅;周廷堯;陳曦;;金屬納米簇應用于環(huán)境分析中的研究進展[J];分析化學;2015年09期
4 李磊;;金屬納米簇應用于環(huán)境分析中的研究進展[J];科學中國人;2015年35期
5 滿石清;樊耘;湯俊琪;;帽狀金屬納米結構的制備、性質及應用[J];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yī)學版);2012年05期
6 饒艷英;錢衛(wèi)平;;有序金屬納米殼材料[J];化學進展;2011年12期
7 駱益鳴;劉迎新;嚴巍;;金屬納米簇催化劑的穩(wěn)定化方法研究進展[J];化工進展;2010年06期
8 易麗麗,國海光,唐浩東;貴金屬納米簇的獨特性能及其制備方法[J];工業(yè)催化;2003年12期
9 孫歡歡;卿太平;步鴻昌;何曉曉;王柯敏;;熒光金屬納米簇的合成及其在生物醫(yī)學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分析測試學報;2018年10期
10 陳婕;陳瑩;趙浩嵐;;基于周期性金屬納米結構的全光開關研究[J];光通信研究;201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宇恩;;雙金屬納米結構的表面調控[A];第七屆全國物理無機化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6年
2 吳宇恩;;雙金屬納米結構的表面調控[A];中國化學會第30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五分會:分子與固體化學[C];2016年
3 王仲玨;;金屬納米變質技術新進展[A];中國鑄造科工貿(mào)聯(lián)誼活動15周年慶典暨科技創(chuàng)新大會經(jīng)典論文匯編(一)[C];2015年
4 李彥;褚海斌;王金泳;林子寅;;碳納米管與貴金屬納米晶的可控復合及性能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8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5 王仲玨;;金屬納米變質技術新進展[A];2010年中國鑄造活動周論文集[C];2010年
6 熊宇杰;龍冉;馬亮;柏_g;李波;;貴金屬納米結構的可控合成與催化性能調控[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4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7 李亞棟;;金屬納米催化[A];第六屆全國物理無機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8 李亞棟;;金屬納米催化[A];第十二屆固態(tài)化學與無機合成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9 熊宇杰;;貴金屬納米結構的可控合成與催化及表面等離子體性能調控[A];第十二屆固態(tài)化學與無機合成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10 吳炳輝;陳光需;代燕;鄭南峰;;貴金屬納米晶的表界面調控[A];第十二屆固態(tài)化學與無機合成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危麗瓊;雙金屬納米簇催化劑“1+1>2”[N];中國化工報;2013年
2 李來;深圳先進院貴金屬納米鈀研究出新成果[N];科技日報;2015年
3 張巍巍;美開發(fā)出高度控制金屬納米結構的方法[N];科技日報;2012年
4 宗信;金屬納米空心球催化劑研究獲突破[N];中國化工報;2004年
5 本報記者 畢玉才 本報特約記者 劉勇;盧柯:我從來不為榮譽而戰(zhàn)[N];光明日報;2013年
6 孫文;“廣博”的全球攻略[N];中國包裝報;2005年
7 記者 毛黎;碳納米管與金屬納米導線成功連接[N];科技日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朱麗;打造汽配巨頭核心技術[N];證券時報;2000年
9 小肖;威孚高科 增強主業(yè)的核心競爭力[N];中國機電日報;2001年
10 本報記者 方化yN;于細微處做大文章[N];河南日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凌霄;各向異性金屬納米結構的模板化構筑及其光學傳感應用[D];吉林大學;2017年
2 王威揚;超細金屬納米晶,金屬團簇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清華大學;2016年
3 葉順盛;金屬納米結構表面的可控制備及其在光學檢測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17年
4 楊光紅;金屬納米結構電極的構筑及其在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D];河南大學;2015年
5 齊衛(wèi)宏;金屬納米微粒熱力學性能的尺寸效應和形狀效應研究[D];中南大學;2004年
6 程道建;新型雙金屬納米簇催化劑結構和物性的分子模擬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8年
7 劉姣;高發(fā)光性能的貴金屬納米簇制備、生物學應用及相關分子機理研究[D];吉林大學;2017年
8 王皓南;二氧化硅包覆金屬納米簇的制備及其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7年
9 古楊;基于局域表面等離激元共振的金屬納米結構折射率傳感[D];武漢大學;2011年
10 夏良平;基于金屬納米結構的納光子器件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光電技術研究所);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逯嬌;金屬納米結構的非線性光學性質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年
2 李玉海;貴金屬納米結構中磁法諾共振的產(chǎn)生及調控[D];陜西師范大學;2018年
3 辛煥鵬;一種液晶調控的基于金屬納米棒Fano共振的可調諧濾波器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8年
4 李振宇;氧化鈰水合物對貴金屬納米晶電催化性能的增強作用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8年
5 漢術和;中空貴金屬納米結構的制備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8年
6 劉彤彤;金屬納米結構中Fano共振現(xiàn)象的研究[D];青島大學;2018年
7 張明娣;環(huán)狀及棒狀貴金屬納米結構的表面等離激元共振及熒光增強效應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7年
8 楊錦;臺階勢壘的第一性原理計算以及對金屬納米棒生長的影響[D];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9 李維軍;特殊金屬納米周期結構表面等離激元光學特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6年
10 程禹;金屬納米結構對鈣鈦礦太陽電池光電轉換過程影響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7172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2717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