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化學工程論文 >

陰極菌群對MFC脫氮動力學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06 19:13
【摘要】:硝酸鹽污染問題是全球性的環(huán)境問題,傳統(tǒng)的處理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弊端。微生物燃料電池是一種利用微生物作為催化劑,在降解有機物的同時將燃料中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實驗裝置。由于它具有燃料來源廣泛、反應條件溫和而且清潔環(huán)保不會引起環(huán)境污染等優(yōu)點,自從被發(fā)現(xiàn)以來就引起了很多學者的關注。本文以硝酸鹽溶液為陰極電子受體,通過在陰極分別接種活性污泥菌群和反硝化菌群,構建微生物燃料電池A-MFC和D-MFC。研究兩種陰極菌群MFC在不同NO_3~--N濃度下的脫氮產電性能,并通過對陰極微生物群落進行分析,探討兩種陰極菌群MFC中陰極微生物脫氮反應機理。主要結果如下:(1)研究不同NO_3~--N濃度下兩種陰極菌群MFC脫氮產電性能。在NO_3~--N濃度為25-100 mg/L時,濃度的提高會促進兩種陰極菌群MFC的脫氮產電效果,但是在高濃度下,當NO_3~--N濃度為100-175 mg/L時,NO_3~--N濃度越高越抑制兩種陰極菌群MFC的脫氮產電效果。不同NO_3~--N濃度下,A-MFC產電性能均優(yōu)于D-MFC,而D-MFC脫氮性能優(yōu)于A-MFC。分析結果顯示在不同NO_3~--N濃度下,兩種陰極菌群脫氮與產電性能方面有著相同的變化趨勢。(2)通過選擇合適的動力學模型來表征兩種陰極菌群MFC陰極NO_3~--N降解過程。冪函數(shù)動力學分析結果顯示,在不同NO_3~--N濃度下,一級反應更適合表征兩種陰極菌群MFC中陰極NO_3~--N降解情況。而利用Haldane模型和Han-Levenspiel模型模擬兩種陰極菌群MFC在不同NO_3~--N濃度下的脫氮過程,結果表明,Han-Levenspiel模型擬合效果更好。A-MFC的半飽和常數(shù)K_S為60.02mg/L高于D-MFC(22.56 mg/L),完全抑制濃度Sm為183.13 mg/L低于D-MFC(347.97mg/L),反硝化菌群相比活性污泥菌群對硝酸鹽有更好的親和能力和更大的耐受程度。(3)對兩種陰極菌群MFC在運行初期和反應穩(wěn)定時期陰極微生物群落進行分析。多樣性分析結果表明,A-MFC生物多樣性要高于D-MFC。兩種陰極菌群MFC在運行穩(wěn)定時期優(yōu)勢菌種均為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占比都超過50%。且在反應穩(wěn)定時期,在屬的水平下,A-MFC優(yōu)勢菌屬為Azonexus、Zoogloea和Ignavibacterium,D-MFC優(yōu)勢菌屬為Comamonas和Acidovorax,以上菌屬均具有反硝化作用。
【圖文】:

工作原理圖,微生物燃料電池,基本工作原理,反應式


圖 1. 1 MFC 工作原理圖Fig 1.1 Working principle of MFC微生物燃料電池基本工作原理圖[22],以葡萄糖為底物充體為例,反應式為:

原理圖,脫氮,原理圖


圖 1. 2 MFC 脫氮原理圖Fig 1.2 MFC denitrification principle diagram HO 6HO 6CO 24H 24e12622OeHNOHO322 2 2
【學位授予單位】:合肥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X703;TM911.4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明;金春姬;孫若晨;;鹽度對生物陰極微生物燃料電池脫氮除碳及產電性能的影響[J];環(huán)保科技;2015年04期

2 賈璐維;趙劍強;胡博;趙慧敏;黃楠;;MFC強化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藝的啟動[J];環(huán)境工程學報;2015年04期

3 陳柳柳;徐源;楊倩;陳英文;祝社民;沈樹寶;;微生物燃料電池對苯酚的降解及其產電性能[J];化工環(huán)保;2015年01期

4 劉睿;王曉慧;海熱提;向龍;付進南;李媛;;活性炭優(yōu)化生物陰極提升微生物燃料電池產電性能[J];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5年07期

5 王清萍;劉培文;翁秀蘭;陳祖亮;;脫氮副球菌YF1微生物燃料電池生物陰極脫氮和產電[J];環(huán)境工程學報;2014年08期

6 茹淑華;張國印;孫世友;王凌;耿暖;;河北省地下水硝酸鹽污染總體狀況及時空變異規(guī)律[J];農業(yè)資源與環(huán)境學報;2013年05期

7 葉正芳;王鳳;王中友;;飲用水中硝酸鹽的反硝化動力學及微生物群落研究[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2013年03期

8 楊金萍;汪家權;陳少華;陳襯;楊方;;雙室微生物燃料電池處理硝酸鹽廢水[J];環(huán)境工程學報;2013年05期

9 王振;劉新民;郭慶杰;;流化床微生物燃料電池基質降解動力學研究[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12年S1期

10 彭永臻;劉牡;宋燕杰;吳莉娜;王艷;;FNA對NO_2~-為電子受體反硝化的抑制動力學研究[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12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吉強;微生物燃料電池同步脫氮產電性能及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2 陳少華;微生物燃料電池原位修復地下水硝酸鹽污染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于洋洋;雙室微生物燃料電池脫氮與產電特性研究[D];長安大學;2017年

2 楊旭;CRI系統(tǒng)短程硝化反硝化脫氮調控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6年

3 張春玲;雙室微生物燃料電池處理榨菜廢水基礎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4 易鵬;微生物燃料電池再生NO_X特異性吸收產物和同步產電研究[D];上海大學;2013年

5 楊金萍;微生物燃料電池去除硝酸鹽及電子傳遞機理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261691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261691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8b2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