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化學工程論文 >

鋰渣混凝土的力學性能及碳化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5-31 01:18

  本文選題:鋰渣混凝土 + 流動度; 參考:《新型建筑材料》2017年05期


【摘要】:基于鋰渣的微集料和活性效應研究了不同摻量鋰渣對混凝土流動性、抗壓強度的影響,通過加速碳化試驗探究了鋰渣混凝土的抗碳化特性,采用壓汞法探究了碳化后的鋰渣混凝土的孔徑分布。結(jié)果表明:摻加20%鋰渣時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最大,抗碳化能力最強;摻加40%鋰渣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最小,抗碳化能力最弱,坍落度降低了16.3%;摻加40%鋰渣混凝土的孔隙率相比摻加20%鋰渣時增加了55.5%。
[Abstract]:Based on the microaggregate and active effect of lithium slag,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mount of lithium slag on the fluidity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was studied, and the carbonation resistance of lithium slag concrete was studied by accelerated carbonization test. The pore size distribution of lithium-slag concrete after carboniza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mercury injec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20% lithium slag is adde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is the largest and the carbonation resistance is the strongest,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concrete with 40% lithium slag is the least, and the carbonation resistance is the weakest. The porosity of concrete with 40% lithium slag increased 55.5% compared with 20% lithium slag.
【作者單位】: 浙江建設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建筑工程系;
【基金】:浙江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2014年度建設科研和推廣項目(2014Z019)
【分類號】:TU528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丘可昂,董領(lǐng)鋒;過濾器的中流量孔徑與孔徑分布的估計[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1993年02期

2 沈中和;王歧鐘;周佩佩;盧依林;;用電子計算機進行孔徑分布的計算[J];有機化學;1979年03期

3 張杰;白素芳;呂向陽;王麗輝;;煤焦表面SEM圖像孔徑分布變化規(guī)律[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3期

4 戚寅;李明;;炭分子篩的孔徑分布研究[J];上;;2011年01期

5 蘇國鈞,肖鵬峰;孔徑分布色譜法測定數(shù)據(jù)的計算機處理[J];工業(yè)催化;1998年03期

6 梅寅年;懸濁液過濾法測定孔徑分布[J];金屬學報;1979年01期

7 王永杰,錢楓;鈣基吸著劑細孔孔徑及其分布的測定[J];北京輕工業(yè)學院學報;1998年01期

8 黃英;金彥任;黃振興;;活性炭孔徑分布測定與計算中的一些問題研究 對幾種孔徑分布計算模型的分析比較[J];離子交換與吸附;2012年02期

9 徐德蘭;武翠翠;宋宏斌;王春鳳;周國偉;;介孔材料孔徑調(diào)節(jié)的最新研究進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2年08期

10 王雁章,王銀葉;麥飯石孔徑分布探討[J];山西化工;1997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7條

1 鄒濤;周素紅;陳縈;;兩種二氧化硅吸附性能比較[A];第六屆全國顆粒測試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馮慶革;李浩璇;羅學波;楊綠峰;;混凝土孔徑分布表征新方法研究[A];中國硅酸鹽學會水泥分會第三屆學術(shù)年會暨第十二屆全國水泥和混凝土化學及應用技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3 周素紅;鄒濤;陳縈;;層析硅膠吸附性能探討[A];第十二屆全國粉體工程及礦產(chǎn)資源可持續(xù)開發(fā)利用學術(shù)研討會專輯[C];2006年

4 鄒濤;周素紅;高原;陳縈;;多孔二氧化硅孔性能比較[A];第八屆全國顆粒制備與處理學術(shù)和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陳敬哲;仝建峰;益小蘇;;新型多孔氧化鋁陶瓷孔徑分布研究[A];第17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shù)會議(陶瓷基、C/C 及金屬基復合材料分論壇)論文集[C];2012年

6 張浩;張文峰;程杰;曹高萍;楊裕生;;孔徑分布對活性炭電極材料電化學性能影響的研究(英文)[A];第十三次全國電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7 龔德志;閆群英;劉旭松;蔣麗娟;姜斌;王國勝;;純硅MCM-41的制備及表征[A];科學發(fā)展與社會責任(A卷)——第五屆沈陽科學學術(shù)年會文集[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記者 張曄 通訊員 周偉 楊芳;孔徑只有頭發(fā)絲萬分之一的新材料問世[N];科技日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易紅偉;光學稀疏孔徑成像系統(tǒng)關(guān)鍵問題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王庚暄;復合炭膜的缺陷修飾[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2 朱梁;混凝土孔隙對其宏觀力學性能的影響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

3 周云潔;基于時域核磁共振技術(shù)的木材孔徑分布研究[D];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4 沈醉;逆體積排阻層析法分析層析介質(zhì)的孔徑分布[D];浙江大學;2011年

5 王曉君;蛋白層析介質(zhì)孔徑分布的測定及其應用[D];齊魯工業(yè)大學;2013年

6 王旭;多孔HA和HA/β-TCP骨架與Mg合金復合材料的制備與表征[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7 孔麗;可控孔徑的納米金復合物蜂窩狀薄膜及其性質(zhì)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8 周瓏;微納多孔表面結(jié)構(gòu)TiO_2薄膜電極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

,

本文編號:195768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195768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9c22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