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旋流防阻機在不同溢流管與圓柱段長度比值下的分離性能試驗
本文選題:污水源熱泵 + 旋流分離器; 參考:《高校化學工程學報》2017年01期
【摘要】:為解決污水源熱泵中換熱器防堵和防垢的問題,提出了帶引射回流功能的污水旋流防阻機,并進行了砂水和生活污水分離試驗。結(jié)果表明:該防阻機對砂子(75~250μm)和污雜物(4 mm)均有較好的分離效果,分離效率分別為98.17%~100%和94.33%~96.96%。優(yōu)化的溢流管與圓柱段長度比值的范圍大小與離散相密度成正比。并且,引射回流裝置的存在不僅實現(xiàn)了防堵和連續(xù)排污,還顯著減輕了"溢流跑粗"的影響,提高了分離效率。防阻機的能耗基本不隨溢流管與圓柱段長度比值的變化而變化,且總的能量損失較小(小于17 k Pa)。在保證較高分離效率的同時,分流比可以控制在較低的水平(小于10%),相比傳統(tǒng)污水源熱泵中的污水防阻機,可利用污水量大大提高。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eat exchanger blocking and scaling prevention in sewage source heat pump, a sewage swirl resistance machine with ejection and reflux function was put forward, and the separation test of sand water and domestic sewage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ti-blocking machine has a good separation effect on sand (75 ~ 250 渭 m) and sundries (4 mm), and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is 98.17 ~ 100% and 94.33 ~ 96.96%, respectively. The range of the optimized ratio of overflow tube length to cylinder length is proportional to the discrete phase density. Moreover, the existence of ejector backflow device not only realizes the prevention of blockage and continuous discharge, but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influence of "overflow coarsening" and improves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resistive resistance machine basically does not change with the ratio of overflow tube to cylinder length, and the total energy loss is smaller (less than 17 kPA). At the same time, the diversion ratio can be controlled at a lower level (less than 10%).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ewage source heat pump, the utilization of sewage water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作者單位】: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市政環(huán)境工程學院建筑熱能工程系;
【基金】:教育部留學歸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第46批) 建筑安全與環(huán)境國家重點實驗室2012年開放課題
【分類號】:TQ051.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段繼海;吳凱;陳光輝;李建隆;;高效Stairmand型旋風除塵器流場導流與引流[J];高校化學工程學報;2016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田金乙;倪龍;趙加寧;;污水旋流防阻機在不同溢流管與圓柱段長度比值下的分離性能試驗[J];高;瘜W工程學報;2017年01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譚慧敏;王建軍;馬艷杰;金有海;;排塵錐結(jié)構(gòu)對旋風分離器內(nèi)氣固兩相分離性能影響的研究[J];高校化學工程學報;2011年04期
2 金向紅;金有海;王建軍;汪秀敏;張金亮;孫治謙;;改進氣液旋流器排氣管結(jié)構(gòu)的實驗及CFD模擬研究[J];高;瘜W工程學報;2011年02期
3 谷新春;王偉文;王立新;陳光輝;李建隆;;環(huán)流式旋風除塵器內(nèi)流場的數(shù)值模擬[J];高校化學工程學報;2007年03期
4 宋健斐;魏耀東;時銘顯;;蝸殼式旋風分離器內(nèi)氣相流場非軸對稱特性分析[J];化工學報;2007年05期
5 吳小林;熊至宜;姬忠禮;時銘顯;;旋風分離器旋進渦核的數(shù)值模擬[J];化工學報;2007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騫偉中,周華群,汪展文,魏飛,金涌;外置溢流管型雙層流化床冷模研究[J];石油化工;2002年06期
2 江體乾;多層氣固流化塔中溢流管的研究[J];化學世界;1962年07期
3 胡浩然;溢流管式多層流化床的計算[J];化學世界;1966年02期
4 ;錐形濃相溢流管的初步研究[J];化學工程;1974年02期
5 莊一安;王中禮;劉學之;;兩段流態(tài)化爐的傾斜溢流管[J];無機鹽工業(yè);1977年02期
6 李希光,劉大陸,劉菊花,孫奎元;氣控流化型錐形溢流管[J];化學工程;1982年04期
7 李希光;劉大陸;劉菊花;孫奎元;;氣控流化型錐形溢流管[J];過程工程學報;1980年04期
8 ;兩段流態(tài)化爐傾斜溢流管內(nèi)物料的流動[J];化學工程;1974年02期
9 李洪鐘;郭慕孫;;錐形移動床溢流管的研究及其流體動力學分析[J];化工冶金;1982年01期
10 李洪鐘;錐形移動床溢流管的研究及其流體動力學分析[J];應用化學;1983年0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唐麗英;劉鴻國;陳吉剛;周榮燦;;啟動循環(huán)泵溢流管泄漏原因分析[A];第九屆電站金屬材料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11年
2 王安平;王曉蘭;;漁船燃油系統(tǒng)注入、空氣管、溢流管的設置[A];2005中國漁船技術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宋鴿;井下油水分離管柱內(nèi)空間結(jié)構(gòu)優(yōu)化[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2 張淼;溢流管對旋流器分離性能的影響及優(yōu)化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1年
3 李鵬銳;雙溢流管煤泥旋流重選柱溢流結(jié)構(gòu)的優(yōu)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5年
4 張明;溢流直連三產(chǎn)品旋流器消渦裝置與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8153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1815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