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氧化物復合耐火材料的應用研究進展
本文選題:非氧化物 + 耐火材料。 參考:《硅酸鹽學報》2017年09期
【摘要】:SiAlON較Si_3N_4具有更好的高溫穩(wěn)定性,在煉鐵體系具有更好的實用性;MgAlON比AlON低溫穩(wěn)定性好,是潔凈鋼、精品鋼等煉鋼體系用耐火材料;Al_4O_4C和Al_2OC是樹脂結合Al-Al_2O_3系耐火材料高溫增強相,具有無鉻、低碳環(huán)保特點,用于連鑄功能耐火材料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诖,介紹了Si-N-O、Si-Al-O-N、Mg-Al-O-N和Al-Si-C-O-N系結合相復合材料等的應用研究現(xiàn)狀,展望了其發(fā)展前景。
[Abstract]:SiAlON has better 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 than Si_3N_4, and it has better practicability in ironmaking system than AlON at low temperature. It is a clean steel, and a refractory material for steelmaking system such as refined steel, such as Al4OStack4C and Al_2OC, which is a high temperature reinforcing phase of resin combined with Al-Al_2O_3 series refractories. With chromium-free, low-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aracteristics, used in continuous casting functional refractories have a good effect. Based on this, 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status of Si-N-OO Si-Al-O-N Mg-Al-O-N and Al-Si-C-O-N system composite materials are introduced, and its development prospect is prospected.
【作者單位】: 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分類號】:TQ175.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耐腐蝕陶瓷泵用氮化硅軸套[J];陶瓷;1978年01期
2 陸佩文;;反應結合氮化硅:其形成和性質(三)[J];河北陶瓷;1981年04期
3 徐肇錫;兩種新規(guī)格氮化硅[J];無機鹽工業(yè);1985年04期
4 樂志強;宇部興產(chǎn)建立年產(chǎn)百噸的氮化硅裝置[J];無機鹽工業(yè);1985年04期
5 徐肇錫;高純氮化硅的生產(chǎn)[J];無機鹽工業(yè);1985年12期
6 吳道鴻;國外氮化硅原料制造的現(xiàn)狀[J];硅酸鹽通報;1987年03期
7 劉偉;制造氮化硅粉末的新方法[J];江蘇陶瓷;1990年03期
8 肖俊明,郭基鳳,吳隆,麻金鳳,王旭,劉慧珠;我國首部氮化硅結合碳化硅板標準的制定[J];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2003年01期
9 肖俊明,湯峰;氮化硅結合碳化硅管狀制品的研制[J];中國陶瓷工業(yè);2004年03期
10 肖俊明,姜宏偉;氮化硅結合碳化硅板材標準及應用[J];陶瓷;2005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李利娟;;硅粉加入量對氮化硅結合碳化硅常溫力學性能的影響[A];2008年耐火材料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2 葉國璋;嚴松浩;曾桂珍;;氮化硅材料的注射成形[A];94'全國結構陶瓷、功能陶瓷、金屬/陶瓷封接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4年
3 陳再波;陶普林;;氮化硅結合碳化硅材料性能研究[A];鋼鐵工業(yè)用優(yōu)質耐火材料生產(chǎn)與使用經(jīng)驗交流會文集[C];2005年
4 吳吉光;王建棟;張新華;黃志林;常峧;曹會彥;馮嚴賓;李杰;;高爐用氮化硅結合碳化硅風口組合磚的開發(fā)[A];2012全國煉鐵用耐火材料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5 葛一瑤;崔巍;陳克新;;超細硅粉燃燒合成高α相含量氮化硅研究[A];第十七屆全國高技術陶瓷學術年會摘要集[C];2012年
6 薛文東;孫加林;洪彥若;鐘香崇;;過渡塑性相工藝制造剛玉氮化硅材質透氣磚的研究[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7 王文丹;賀端威;;納米金剛石-立方相氮化硅燒結體的高溫高壓制備與表征[A];2011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8 孫洪鳴;;生產(chǎn)高溫氮化硅結合碳化硅窯具的工藝因素研究[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9 余志勇;汪長安;黃勇;歐陽世熙;;LOM技術中Si_3N_4基流延片的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學與工程新進展(上)——2000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張雪英;國家863計劃氮化硅項目落戶明溪[N];三明日報;2011年
2 記者 張紹剛;我國氮化物材料生產(chǎn)技術亟待提升[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8年
3 章念生;新型陶瓷用途廣[N];人民日報;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孫美;第一性理論研究超高壓下聚合氮和小分子氮化硅的基本性質[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2 張雍;復合添加氮化硅和碳化硅對莫來石質耐火材料性能的影響[D];山東理工大學;2016年
3 程蕓;氮化硅透明光學薄膜的制備與特性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4 陳俊;流態(tài)化合成氮化硅的鼓泡床冷模試驗與CFD模擬研究[D];南京工業(yè)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7936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1793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