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轉運模型的功交換網絡綜合
本文選題:功交換網絡 + 壓縮機 ; 參考:《化工進展》2015年04期
【摘要】:功交換網絡作為能量回收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水平的高低對過程系統(tǒng)的能耗將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是目前對功網絡綜合的研究仍處于理論研究的起步階段。本文根據(jù)功級聯(lián)分析,首次提出了一種基于轉運模型進行功交換網絡綜合的新方法。該方法以公用工程用量最小為目標函數(shù),建立了適用于等溫過程的LP數(shù)學模型。通過提出構造低壓流股壓力中間值的策略,解決直接式功交換匹配過程中壓力約束的限制,在每個壓力間隔內尋求可行流股匹配,從而得到功交換的初始網絡結構;再根據(jù)所提的合并相鄰壓力間隔的策略,進一步減少公用工程用量,進而達到優(yōu)化網絡結構的目的。最后通過實例計算,驗證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 the level of power exchange network design will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process system. However, the research on power network synthesis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oretical research.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ower cascade, a new method of power exchange network synthesis based on transfer model is propos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is paper.The LP mathematical model suitable for isothermal process is established by taking the minimum consumption of public works as the objective function.By putting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constructing the intermediate value of low pressure stream pressure, the limitation of pressure constraint in direct power exchange matching process is solved, and the feasible flow stock matching is sought within each pressure interval, and the initial network structure of power exchange is obtained.According to the proposed strategy of merging the adjacent pressure interval, the utility consumption is further reduced and the network structure is optimized.Finally,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verified by an example.
【作者單位】: 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化工系統(tǒng)工程研究所;大連理工大學環(huán)境學院工業(yè)生態(tài)與環(huán)境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DUT14RC(3)046)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2014M55109) 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2014020007)
【分類號】:TQ01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琳琳;都健;Mahmoud M.El-Halwagi;José María Ponce-Ortega;姚平經;;多組分質量交換網絡綜合(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013年04期
2 鄢烈祥,麻德賢;全局優(yōu)化搜索新算法──列隊競爭算法(Ⅱ)解網絡綜合問題[J];化工學報;2000年02期
3 劉宇翔;;公司網絡綜合組建的介紹[J];川化;2012年03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陳文放;;現(xiàn)代IT的新需求——企業(yè)網絡綜合運維管理系統(tǒng)[A];創(chuàng)新·融合·發(fā)展——創(chuàng)新型煤炭企業(yè)發(fā)展與信息化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樊慶利;劉剛;劉靜;;GSM網絡綜合預警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A];2011年通信與信息技術新進展——第八屆中國通信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梁昌洪;孫嶺;;微波有耗濾波器綜合理論初探[A];1995年全國微波會議論文集(上冊)[C];199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忠亮;安徽移動施行網絡綜合預警見實效[N];人民郵電;2007年
2 金宏彬;綜合管理可提高網絡運行效率[N];人民郵電;2001年
3 中興通訊UMTS網規(guī)網優(yōu)部主任工程師 尹建華;網絡優(yōu)化應重點解決系統(tǒng)內和系統(tǒng)間干擾[N];中國電子報;2009年
4 ;網絡綜合活動課的實施與評價[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3年
5 本報記者 劉宇 本報通訊員 楊建軍;客戶增長靠什么[N];山西日報;2001年
6 贛榆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王加培;用網絡搭橋 讓民意暢通[N];新華日報;2011年
7 遠洋;網絡綜合性能管理的新變革[N];網絡世界;2006年
8 ;博達激活金融業(yè)網絡綜合[N];通信信息報;2002年
9 如雪;孤獨在網絡中“變異”[N];友報;2006年
10 李鐵燕;滿分的背后[N];營口日報;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尹希仁;寧夏電信IP網絡綜合管理系統(tǒng)研究[D];東北大學;2007年
2 王迎祥;網絡綜合教學實訓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吉林大學;2008年
3 王南;中國移動西部傳輸網絡綜合預警工程[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4 石匆;分布式睡眠晶體管網絡綜合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7403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1740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