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狀擋板對軸流式攪拌釜內固液懸浮影響的數(shù)值模擬
本文選題:數(shù)值模擬 切入點:指狀擋板 出處:《石油化工》2017年12期
【摘要】:采用數(shù)值模擬的方法研究對比了軸流式搪玻璃攪拌釜內兩種不同擋板(法蘭擋板和指狀擋板)下的固液懸浮特性。模擬結果表明,指狀擋板增強釜底的流體流動,是更有利于固液懸浮的擋板形式,且其指狀部分有引導流體流動的作用,使流場流動更加"紊亂",強化了流場混合效果。固含量較高時,指狀擋板的強化流場作用更加明顯;固含量較低時,固體顆粒的密度對固液懸浮和流場混合的影響較大。隨著顆粒密度的增大,安裝常規(guī)的攪拌釜釜底固相沉積體積分數(shù)增大,安裝指狀擋板的攪拌釜的混合時間延長。
[Abstract]:The solid-liquid suspen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wo different baffles (flange baffle and finger baffle) in an axial flow glass-lined agitator were stud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nger baffle enhances the fluid flow at the bottom of the cauldron, which is more favorable to the solid liquid suspension, and the finger part has the function of guiding the fluid flow, which makes the flow field more "disordered" and strengthens the mixing effect of the flow field.When the solid content is high, the effect of the finger baffle on the enhanced flow field is more obvious, and when the solid content is low, the density of the solid particle has a greater effect on the solid-liquid suspension and flow field mixing.With the increase of particle density, the volume fraction of solid deposit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agitator increases, and the mixing time of the agitator with finger baffle is prolonged.
【作者單位】: 常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江蘇省綠色過程裝備重點實驗室;
【基金】:2013年度“江蘇省博士后科研資助計劃”(1302172C)
【分類號】:TQ051.7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錢建峰;搪玻璃攪拌釜新型檔板設計及應用[J];化學工程;1994年04期
2 厲鵬;劉寶慶;金志江;;攪拌釜內流場實驗研究與數(shù)值模擬的進展[J];化工機械;2010年06期
3 馮文興;郭志英;;污染蠟攪拌釜的研制[J];化工裝備技術;2011年02期
4 黎力軍;;高壓攪拌釜的結構設計[J];石油化工設備技術;1987年02期
5 董紅星;楊曉光;王興超;黎亞明;;連續(xù)攪拌釜流場數(shù)值模擬及停留時間分布[J];石油和化工設備;2008年03期
6 毛德明,馮連芳,王凱;攪拌釜中泵送能力系數(shù)的研究[J];合成橡膠工業(yè);1997年03期
7 金濤,童水光,孔龍志;臥式攪拌釜傳熱蛇管設計[J];石油化工設備;1999年03期
8 周怒潮;賀小華;李映峰;;攪拌釜凸緣結構的模態(tài)分析及改進設計[J];食品與機械;2013年02期
9 趙麗君;尹俠;;三軸攪拌釜不同槳徑比下固-液懸浮特性的數(shù)值模擬[J];中國化工裝備;2013年04期
10 葛張華,張孝平,,王志堅;裝有雙層蛇管攪拌釜的傳熱[J];合成橡膠工業(yè);1996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范蘢;楊超;毛在砂;;攪拌釜中湍流流場和細長顆粒取向的模擬[A];第二屆全國傳遞過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2 王云興;任聰靜;王靖岱;陽永榮;;復雜性分析在攪拌釜中固體顆粒臨界懸浮轉速測量中的應用[A];中國化工學會2008年石油化工學術年會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8年
3 趙之平;王能勤;角仕云;陳澄華;;新型穿流攪拌釜的研究(Ⅰ) 混合機理[A];第三屆全國傳質與分離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付正強;臥式雙軸攪拌釜內固液兩相流的數(shù)值模擬與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2 吳巖;用于高粘度流體的攪拌釜的模擬及優(yōu)化[D];江南大學;2009年
3 王興超;連續(xù)攪拌釜流場數(shù)值模擬及停留時間分布[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年
4 張永震;攪拌釜式生物反應器的計算流體力學模擬[D];天津大學;2005年
5 雷照;攪拌釜傳熱過程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6 孫慶豐;攪拌釜式生物反應器設計及優(yōu)化[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7 單純;臥式單軸自清潔攪拌釜數(shù)值模擬[D];天津大學;2013年
8 朱振興;攪拌釜過程模擬、設計和放大的軟件開發(fā)[D];天津大學;2005年
9 韓路長;攪拌釜反應器內流體流動的CFD數(shù)值模擬[D];湘潭大學;2005年
10 王云興;攪拌釜反應器相含率測量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7108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1710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