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表面活性劑對合成介孔氧化鎂晶體性質的影響
本文選題:介孔氧化鎂 切入點:液相法 出處:《人工晶體學報》2017年05期
【摘要】:采用液相法,以Mg(NO_3)_2·6H_2O為鎂源,NH_3·H_2O為沉淀劑,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劑對介孔MgO晶體性質的影響。采用XRD、FT-IR、SEM、BET和CO2-TPD等手段對介孔MgO晶相組成、骨架結構、微觀形貌、孔結構及表面化學性質進行了分析表征。研究結果表明,不同表面活性劑對介孔MgO晶體物化性質影響較大。以非離子型PEG-2000為表面活性劑制得產品表面堿強度和堿總量均大于以陰離子型SDS、陽離子型CTAB制得的產品。以非離子型PEG-2000為表面活性劑制備得到的介孔MgO同時具有弱堿、中強堿特征,堿總量為0.192 mmol·g~(-1),比表面積、孔容和平均孔徑分別為145.42 m~2·g~(-1)、0.67 cm~3·g~(-1)和18.56 nm。
[Abstract]: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urfactants on the crystal properties of mesoporous MgO were studied by liquid phase method and Mg(NO_3)_2 6H_2O as precipitant. The crystal phase composition, skeleton structure and microstructure of mesoporous MgO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XRDX FT-IR SEMET and CO2-TPD. The pore structure and surface 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analyzed and characterized.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mesoporous MgO crystals we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surfactants. The surface alkali strength and total alkali content of the products prepared by using Nonionic PEG-2000 as surfacta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prepared from anionic PEG-2000 and cationic CTAB. The mesoporous MgO prepared by using subtype PEG-2000 as surfactant also has weak base. The total amount of alkali is 0.192 mmol / g ~ (-1), and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pore volume and average pore size are 145.42 cm~3 / g ~ (-1) and 18.56 cm~3 / g ~ (-1), respectively.
【作者單位】: 貴州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貴州省綠色化工與清潔能源技術重點實驗室;貴州省礦產資源高效利用與綠色化工技術特色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666007) 貴州省百層次創(chuàng)新型人才專項(黔科合平臺人才[2016]5655) 貴州省重點科學技術基金(黔科合JZ字2014-2007)
【分類號】:TB383.4;TQ13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米遠祝,劉應亮,肖勇,袁定勝,張靜嫻;溶劑熱制備條件對鎳晶體結構的影響[J];無機化學學報;2005年04期
2 李世波,溫廣武,葛勇,張寶生;碳硼化合物的晶體結構[J];哈爾濱建筑大學學報;1998年04期
3 江濤,沈琪;二(甲基環(huán)戊二烯)釤氯化物合成和晶體結構研究[J];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2期
4 ;日本研制出新結構的二氧化硅晶體[J];有機硅氟資訊;2005年08期
5 張雪;李家明;李超柱;;硼砂的紅外和晶體結構研究[J];廣東化工;2010年08期
6 蔣文忠;C_(60)及碳原子團簇的晶體結構[J];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年05期
7 林秉發(fā),朱思三,謝高陽,陳健,胡春華;過氧鈮鎢酸鉀的制備和晶體結構[J];無機化學學報;1999年01期
8 昆道列提.艾力木阿吉;馬穎;王恩波;;一種新穎的含有隧道結構的二維鈉鉬磷多酸鹽的合成和晶體結構[J];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1期
9 卜顯和,曹希傳,袁滿雪,萬曉波,陳榮悌;新型四胺大環(huán)鋅(Ⅱ)配合物的晶體結構[J];結構化學;1996年06期
10 羅立文,申泮文;甲酸鋇晶體結構的測定[J];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偉;王敬平;牛景楊;;含有新穎一維鋸齒狀鉬簇的Dawson結構多酸化合物的水熱合成和晶體結構[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6年
2 陳寶寬;林政國;王博;胡長文;;兩個新的貴金屬鈀修飾的釩多酸化合物的合成及晶體結構[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8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3 趙華俊;陳梅春;陳玲;;鑭硅硫三元化合物半導體的合成及晶體結構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8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4 黃現強;林政國;李季坤;王博;遲瑛楠;胡長文;;銀修飾多釩氧簇的合成及晶體結構[A];中國化學會第五屆全國多酸化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5 應少明;;一個含第二配體的稀土四膦酸鹽的合成和晶體結構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6年
6 王衛(wèi)東;方偉慧;楊國昱;;一個新的八核銅夾心的鎢-氧簇的合成及晶體結構[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8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7 王丹;于然波;;新型鈰基層孔化合物的水熱合成[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6年
8 楊浩;孫汝中;陳文濤;行文茹;馮玉泉;;一種雙金屬氧簇化合物的合成及晶體結構[A];河南省化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9 楊璐;張艷慧;牛景楊;;一種環(huán)狀同多鉬酸鹽的合成及晶體結構[A];河南省化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10 楊璐;馬鵬濤;牛景楊;;一例“夾心”型磷鉬酸鹽的合成及晶體結構[A];中國化學會第五屆全國多酸化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莊欣欣;硫酸鎳系列配合物晶體結構、生長及性能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孟連霞;氨基酸誘導的磷酸鹽的水熱合成、晶體結構及性質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孫曉暢;新型V、Ge無機固體材料的合成、結構及性質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3 張新;多酸陰離子—過渡金屬配陽離子形成的功能化合物的合成、晶體結構及性質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4 袁洋;修飾及取代型多金屬氧簇的合成、晶體結構及性能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建美;多鉬(釩)氧簇的合成、晶體結構和磁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6 李志遠;Fe_(2-x)Y_x(MoO_4)_3材料的結構、相變和吸水性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7 馮玉全;以飽和結構和三缺位Keggin結構陰離子為構筑塊的多金屬氧簇化合物的水熱合成、晶體結構及性質研究[D];河南大學;2009年
8 畢冬琴;新型無機固體材料的水熱合成、結構及性質研究[D];河南大學;2008年
9 安建成;幾種釩磷酸鹽孔道化合物的水熱合成、晶體結構及熱穩(wěn)定性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7年
10 于海梅;Rietveld方法研究CaCu_xMn_(3-x)Mn_4O_(12)的晶體結構[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6644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1664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