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狀粘土負載的金催化劑制備及其常溫催化氧化活性
本文關鍵詞:層狀粘土負載的金催化劑制備及其常溫催化氧化活性
更多相關文章: 蒙脫石負載的金催化劑 類水滑石負載的金催化劑 CO常溫催化氧化活性
【摘要】:為了研究粘土的性質(zhì)對其負載的金催化劑在CO常溫氧化反應中的催化活性的影響,將金溶膠分別負載到類水滑石(LDHs)和經(jīng)過殼聚糖改性的蒙脫石(CS-MMT)表面,得到納米金顆粒呈高度分散狀態(tài)的金催化劑樣品.通過XRD、XRF、TEM、XPS等手段表征了金催化劑樣品的物相、金的含量、金顆粒的粒徑分布及金的存在價態(tài),測試了催化劑樣品對CO的常溫轉(zhuǎn)化率.結果表明:Au0是粘土負載的金催化劑對CO常溫氧化反應的主要活性物種,堿性載體LDHs負載的金催化劑樣品1.83%Au/Mg Al-CO32--LDHs表面只檢測到Au0,金顆粒的平均粒徑為2.6 nm,對CO的常溫轉(zhuǎn)化率能夠達到100%,而酸性載體CS-MMT負載的金催化劑樣品1.71%Au/CS-MMT表面同時存在氧化態(tài)和金屬態(tài)的金,且Auδ+/Au0=1.1,金顆粒的平均粒徑為2.1 nm,對CO的常溫轉(zhuǎn)化率僅為25%.
【作者單位】: 昆明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
【關鍵詞】: 蒙脫石負載的金催化劑 類水滑石負載的金催化劑 CO常溫催化氧化活性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166010)~~
【分類號】:O643.36
【正文快照】: 金催化劑在CO催化氧化反應中表現(xiàn)出明顯的粒徑效應和載體效應,確保金催化劑在低溫下具有優(yōu)良催化氧化活性的條件之一是制備出高分散小尺度的納米金顆粒,此外,載體的性質(zhì)對金催化劑的低溫氧化活性也有很大影響[1].許多氧化物都可以作為負載型金催化劑的載體,根據(jù)氧化物載體本身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愛云,胡博路,杭瑚,尹佩玉;部分植物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J];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2000年03期
2 姜愛莉;茶多酚對幾種油脂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中國食品添加劑;2000年04期
3 張希琴;海產(chǎn)品中抗氧化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青島大學學報(工程技術版);2001年02期
4 胡迎芬,孟潔,胡博路;紫葉李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穩(wěn)定性研究[J];食品科學;2002年08期
5 田迪英,楊榮華;不同熱處理對蔬菜抗氧化活性的影響[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05年06期
6 陳玉霞;郭長江;楊繼軍;韋京豫;吳健全;;烹調(diào)對常見蔬菜抗氧化活性與成分的影響[J];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2008年03期
7 吳非;李悅;曾婷;;發(fā)芽豆制品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國糧油學報;2009年09期
8 趙佩瑾;槐玉枝;劉嘉坤;;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蔬菜的抗氧化活性[J];食品與藥品;2011年01期
9 王彥兵;張迪;劉繡華;劉小強;楊靜;;茶多酚-鋅(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抗氧化活性[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10 謝筆鈞,胡慰望;食品天然抗氧化劑—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及機理研究[J];精細化工;199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葉明;;Lachmum sp.YM-223胞外黑色素總酚濃度及其抗氧化活性[A];第五次全國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甘甜;吳康兵;;氧化活性炭對鉛的吸附性能研究[A];湖北省化學化工學會第十一屆分析化學專業(yè)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單香麗;劉世熙;曹秋娥;;黃酮類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與其離解能和單電子分布間的關系[A];第六屆全國化學生物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劉偉;歐陽艷;張美思;劉艷;;伊犁紅花抗氧化活性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07分會:有機化學[C];2014年
5 申蕊;王慧芳;唐寧;;異優(yōu)散酮金屬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A];甘肅省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年會、第七屆甘肅省中學化學教學經(jīng)驗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6 劉幸海;董衛(wèi)莉;何國榮;王素華;李正名;;含環(huán)丙烷的雙酰肼類化合物的合成及抗氧化活性[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年會化學生物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7 朱斌;林民;舒興田;汪燮卿;;鈦硅分子篩HTS-2的合成[A];第十五屆全國分子篩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9年
8 吉琳琳;吳健全;高蔚娜;韋京豫;楊繼軍;郭長江;;17種常見蔬菜不同部位抗氧化活性的比較研究[A];營養(yǎng)與老年代謝病——達能營養(yǎng)中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奚印慈;;甜葉菊的抗氧化活性[A];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中國科協(xié)第三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10 翁新楚;吳侯;;抗氧化劑的抗氧化活性的測定方法及其評價[A];第五屆全國自由基生物學與自由基醫(yī)學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劉彩霞;酸奶中抗氧化蛋白被測定[N];中國食品報;2010年
2 湖南 李繁榮;關于《中藥有時無效的奧秘》探討[N];民族醫(yī)藥報;2003年
3 本報記者 王寧 采訪整理;蔬菜 防衰老的好幫手[N];中國食品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程錦春;白藜蘆醇及其類似物與羥基肉桂酸衍生物抗氧化活性研究[D];蘭州大學;2006年
2 陳巍峰;姜黃素及其類似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D];蘭州大學;2006年
3 陳玉霞;蔬菜抗氧化活性與預防運動氧化應激損傷作用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7年
4 沈妍;寬皮柑橘采后酚類物質(zhì)與抗氧化活性變化規(guī)律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5 李永裕;余甘多糖分離純化、結構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0年
6 王雪芹;鮐魚多肽的抗氧化活性與抗疲勞作用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4年
7 趙超;兩類新木脂素類天然產(chǎn)物和1,2,4-VA二唑類衍生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8 徐靜;水果抗氧化活性與成分分析以及對衰老機體抗氧化功能的干預作用[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6年
9 KHIZAR HAYAT;柑橘加工副產(chǎn)物生物活性物質(zhì)及抗氧化活性改善的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10 楊芬;檢測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質(zhì)譜分析新方法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寧紅霞;雪松松針總多酚的提取純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甘肅中醫(yī)藥大學(原名:甘肅中醫(yī)學院);2015年
2 王帥;白皮杉醇及甲氧基衍生物抗氧化活性的理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3 饒鴻雁;牡丹籽油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齊魯工業(yè)大學;2015年
4 吳莉;花青素類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5年
5 梁歡;雅香茶的研制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6 周曉;靈芝中三萜類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齊魯工業(yè)大學;2015年
7 李凡;四種香蘑真菌的營養(yǎng)學評價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佳木斯大學;2015年
8 于曉平;香菇肽制取工藝優(yōu)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9 陳紅;一株土棲性大腸桿菌菌株MB266的錳氧化機制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10 余勇;香榧主要成分提取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8252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825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