鉬酸銨與LaHY固相反應機理
本文關鍵詞:鉬酸銨與LaHY固相反應機理
更多相關文章: TG-DSC 固相反應 單相復合體 二苯并噻酚 加氫脫硫
【摘要】:采用TG-DSC技術研究了鉬酸銨和La HY在空氣氣氛中的失重行為,考察了鉬酸銨與La HY的固相反應機理,用XRD、BET和NH3-TPD對其物相結構、比表面積和表面酸性進行了表征。結果表明,(NH4)6Mo7O24·4H2O分解產生的表相Mo物種借助固相反應以金屬-氧簇定位在La HY分子篩體相籠中形成n Mo Ox·La HY單相復合體,引起分子篩的晶胞收縮,晶胞參數(shù)a0減小,比表面積下降。制備的n Mo Ox·La HY較相應La HY分子篩的弱酸中心變化較小,中強酸中心增加,強酸中心略有減少,總酸量增加。以質量分數(shù)為0.6%的二苯并噻吩/正癸烷溶液為模型反應物,評價了制備的n Mo Ox·La HY催化劑的加氫脫硫性能。負載Mo質量分數(shù)為5.0%制得的n Mo Ox·La HY催化劑在反應壓力4.0 MPa,反應液時空速20 h-1,H2/原料液體積比500:1的實驗條件下,290℃和310℃的二苯并噻吩加氫脫硫轉化率達到了56.38%和88.79%,較相應負載Mo質量分數(shù)為20.0%制備的Mo O3/Al2O3催化劑分別提高了約12個百分點和28個百分點,表現(xiàn)出了較高的二苯并噻吩加氫脫硫反應活性。
【作者單位】: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化學工程系;
【關鍵詞】: TG-DSC 固相反應 單相復合體 二苯并噻酚 加氫脫硫
【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項目(2012CB215002)~~
【分類號】:O643.12
【正文快照】: Received date:2016-03-31.Corresponding author:Prof.JIN Guangzhou,jinguangzhou@bipt.edu.cnFoundation item: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of China(2012CB215002).引言原油重質化和劣質化趨勢的不斷加大以及政府環(huán)保法規(guī)的日益嚴格促進了煉油工藝中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顧樂民;;固相反應中擴散動力學方程的新探討[J];化學學報;1991年02期
2 鄭麗敏;忻新泉;梅毓華;;固相配位化學反應研究——ⅩⅩⅩⅨ.四氰合鎳酸鉀與固體有機酸在室溫下的固相反應[J];化學學報;1991年12期
3 楊水金,胡希定,張克立,孫聚堂,秦子斌;三氧化鎢與二氯化鈣的固相反應機理[J];無機化學學報;1993年04期
4 趙翰華,高逢君,史保川;固相反應合成銅鎢硫原子簇化合物[J];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1992年03期
5 袁進華,忻新泉,戴安邦,張毓昌;固相配位化學反應研究——ⅩⅩⅡ.草酸鐵與金屬氯化物的固相反應[J];無機化學學報;1988年02期
6 袁進華,王曉平,忻新泉,戴安邦,張凱華,任家英;固相配位化學反應——ⅩⅩⅩ.室溫下鐵氰化鉀的固相反應[J];無機化學學報;1991年03期
7 王曉平;忻新泉;;固相配位化學反應研究ⅩⅩⅩⅡ—水五氨合鈷(Ⅱ)、鉻(Ⅲ)配合物與氫氧化鉀固相反應[J];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1年03期
8 趙玉清,辛世陽,張勇,劉寶全;固相反應還原銀的研究(Ⅱ)[J];黃金;1999年08期
9 張興法,陳祥迎;液—固相反應薄片顆粒的宏觀動力學[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4期
10 蔡艷華;;中低熱固相反應研究進展[J];化工技術與開發(fā);2009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黃映恒;黃小佳;廖森;童張法;;兩步法固相反應合成納米晶磷酸鋅鋰的研究[A];第三屆全國化學工程與生物化工年會論文摘要集(下)[C];2006年
2 馬望京;楊美紅;高建華;王世飛;;室溫固相反應制備草酸銀納米粉末的研究[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3 冷永剛;姜洪義;張聯(lián)盟;;Mg_2Si_(1-x)Ge_x熱電化合物的固相反應合成[A];2000年材料科學與工程新進展(下)——2000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4 樊傳剛;黃顯懷;檀杰;李棟才;劉衛(wèi);陳初升;;SrCo_(0.8)Fe_(0.2)O_(3-δ)的制備及氧滲透性能表征[A];第五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Ⅲ[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鑫;孔隙度對固相反應合成的影響[N];經(jīng)濟信息時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宮頌;磷酸鹽系材料的制備及過程機理研究[D];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2015年
2 蔣呈奎;幾種低熱固相反應的反應機制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3 羅文;超微氣流粉碎作用下的低熱固相反應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4年
4 曹菊芳;SiC/Fe-Al金屬間化合物界面固相反應的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8年
5 趙學法;SiC/Ni-Al界面固相反應的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8年
6 高建杰;Si_3N_4/Ni(Fe)及其Al系金屬間化物界面固相反應的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8175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817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