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間相互作用研究的APF-D密度泛函SAM色散校正方法改進
本文關鍵詞:分子間相互作用研究的APF-D密度泛函SAM色散校正方法改進
【摘要】:APF密度泛函色散校正(APF-D)是由B3PW91和PBE0雜化的APF泛函,加上球形原子模型(SAM)色散校正構成的一種有別于Grimme經(jīng)驗色散校正的密度泛函理論色散校正(DFT-D)方法,計算稀有氣體及其與小分子復合物結合能和勢能面準確性很高,但對常見氫鍵、C H…π和π…π等復合物結合能計算結果明顯偏大,在一般性分子間相互作用問題研究中一直未被認可和采納。我們發(fā)現(xiàn)APF-D結合能計算結果偏大的原因是APF泛函與SAM色散校正重復計入了一定量的長程色散能;通過引入不依賴于體系的SAM色散能阻力因子ζ,簡單而有效地解決了APF-D色散能過度補償問題,提出了APF-D改進方案APF-D*;通過S66和L7標準測試集的對照計算表明,APF-D*結合能準確性遠高于原始APF-D,達到和超過目前常用的B3LYPD3和ωB97X-D方法水平,并具有較好的計算效率,期待在大體系分子間相互作用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
【作者單位】: 貴州省高性能計算化學重點實驗室;貴州大學網(wǎng)絡與信息中心;
【關鍵詞】: DFT-D APF泛函 SAM色散校正
【基金】:貴州省自然科學基金(20082116)資助項目~~
【分類號】:O641.3
【正文快照】: 1引言快速、精確計算分子間相互作用能,準確預測其復合物幾何結構是對量子化學計算方法的重要挑戰(zhàn)1。目前常用的近似密度泛函方法由于缺乏對長程色散作用的有效描述,用于分子間相互作用問題的研究顯得沒有單分子體系計算那樣出色2-6。Grimme研究組7長期致力于發(fā)展近似密度泛函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田國才,陶建民,李國寶;分子間相互作用的理論化學研究進展[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1期
2 張義恒;王治強;張希;;分子間相互作用力的直接測量[J];高分子學報;2009年10期
3 黃世玲;;分子間相互作用勢探究[J];硅谷;2010年21期
4 董潔,朱俊,陳向榮,陳鋼,張芳沛,程新路,陸裕平;水二聚體分子間相互作用的理論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6期
5 齊元華;關大任;劉成卜;;分子線電導問題的密度泛函研究:分子-電極耦合形貌以及分子間相互作用對傳輸特性的影響[J];中國科學(B輯 化學);2006年02期
6 劉若莊;于建國;;一種研究分子間相互作用的新方法及應用——基于自洽場從頭計算法的能量分解方案[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4年02期
7 魏少華,張鑄勇;新型磷酸酯兩性表面活性劑的研究 Ⅱ.復配體系分子間相互作用[J];精細化工;1998年06期
8 高海翔,齊彥興,魯潤華,汪漢卿;全取代胍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與核苷酸或丁二酸分子間相互作用研究[J];合成化學;2003年01期
9 方奇;分子晶體中的幾種分子間相互作用[J];結構化學;1996年01期
10 閻江麗,毛希安,沈聯(lián)芳,張友杰;d(GGTATACC)_2與乙二胺四乙酸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J];高等學;瘜W學報;1998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曉佩;楊展瀾;徐怡莊;魏永巨;吳瑾光;;基于異步正交樣品設計的二維異步相關譜在表征分子間相互作用中的應用[A];第十六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蘇培峰;;分子間相互作用方法及其發(fā)展[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4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3 蘇培峰;吳瑋;;溶劑環(huán)境中分子間相互作用的能量分解方法[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13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4 齊劍;趙瑩;徐怡莊;翁詩甫;吳瑾光;徐端夫;;基于正交算法的二維相關光譜檢測不同官能團間相互作用[A];第十四屆全國分子光譜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5 李建新;張原;杜云;魏金華;;擴散和定量核磁共振對分子間相互作用的研究[A];中國當代新醫(yī)藥論叢[C];2004年
6 戴建興;劉洋;孫淮;;水合自由能計算及分子間相互作用[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5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7 曹曉東;張俐娜;;聚氨酯/芐基淀粉半互穿聚合物網(wǎng)絡的分子間相互作用及性能[A];第四屆全國高聚物分子表征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8 曾艷麗;蘇玲;吉麗婷;孟令鵬;鄭世鈞;;C_4H_4S與XY(X,Y=F,Cl,Br)中鹵鍵性質(zhì)的理論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4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9 劉傳軍;崔樹勛;王治強;張希;;聚乙烯吡咯烷酮/小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單分子力譜研究[A];2005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劉曉鳳;李慶忠;程建波;李然;;~1HArF與苯之間的分子間相互作用研究[A];第十六屆全國光散射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記者 李新龍邋通訊員 蔡怡春;為新藥誕生提供依據(jù)[N];湖北日報;2007年
2 記者 王小龍;科學家合成三個分子組成的互鎖分子[N];科技日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楊;高分子新型環(huán)保增塑體系中分子間相互作用的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2 李曉佩;液—液萃取分離體系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光譜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過程工程研究所);2015年
3 劉表蘭;幾種智能高分子的多重響應與分子間相互作用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物理與數(shù)學研究所);2016年
4 劉磊;分子間相互作用對MOFs材料發(fā)光的影響[D];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
5 汪朝旭;某些化合物分子間相互作用的理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7年
6 吳俊勇;一些分子間相互作用的本質(zhì)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7年
7 王偉周;幾種典型體系分子間相互作用的理論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8 王炳強;分子間相互作用及非線性光學性質(zhì)的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9 劉和秀;鹵、硫、氮族化合物分子間相互作用的理論研究[D];中南大學;2014年
10 孫曉穎;分子間相互作用體系的鍵,結構和性質(zhì)的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陽;限域效應對于分子間相互作用力影響規(guī)律的研究及其應用[D];南京大學;2014年
2 王景天;硅化合物及其分子間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學研究[D];貴州大學;2015年
3 李曉佩;基于異步正交樣品設計的二維異步相關譜在表征分子間相互作用中的應用[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胡銀;均四嗪類高氮化合物分子間相互作用的理論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5 王芳;氟利昂與大氣中某些氣體分子間相互作用的理論研究[D];江南大學;2009年
6 于芳;酰胺類化合物與DNA堿基相互作用的理論研究[D];江南大學;2009年
7 蒲玲;電噴霧電離質(zhì)譜研究多肽分子間相互作用[D];復旦大學;2011年
8 李然;若干金屬參與分子間相互作用的理論研究[D];煙臺大學;2012年
9 張通;煤超分子分子間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學計算[D];太原理工大學;2005年
10 閆秀花;多接觸彎曲氫鍵及分子間相互作用的理論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8048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804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