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種沙蠶中氨基酸含量的HPLC測定及多元統(tǒng)計分析
本文關鍵詞:不同品種沙蠶中氨基酸含量的HPLC測定及多元統(tǒng)計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海洋動物藥 沙蠶 主成分分析 氨基酸 海洋藥物資源開發(fā) 異硫氰酸苯酯 柱前衍生 高效液相色譜
【摘要】:目的:測定不同品種沙蠶中15種氨基酸含量并進行多元統(tǒng)計分析。方法:采用酸水解法制備水解氨基酸樣品溶液,以異硫氰酸苯酯為衍生化試劑衍生后進行HPLC分析。采用CAPCELL PAK C18色譜柱(4.6 mm×250 mm,5μm),以0.1 mol·L~(-1)醋酸鈉溶液(p H 6.5)-乙腈(93∶7)為流動相A,乙腈-水(8∶2)為流動相B,梯度洗脫,流速1.0 m L·min~(-1),柱溫40℃,檢測波長254 nm,進樣量2μL。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不同品種沙蠶中15種氨基酸相對含量進行分析。結果:15種氨基酸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呈良好線性關系,線性相關系數(shù)r值均大于0.999 6,加樣回收率(n=6)為96.1%~101.5%,氨基酸衍生溶液在12 h內穩(wěn)定;氨基酸相對含量的主成分分析可以達到降維的目的,各品種沙蠶樣品得到較好的區(qū)分。結論:所建立的條件方法可靠,精密度和重復性良好,可用于沙蠶中水解氨基酸含量的測定,主成分分析可用于揭示沙蠶的特征氨基酸,為沙蠶品質特征評價提供依據(jù)。
【作者單位】: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中藥學院;
【關鍵詞】: 海洋動物藥 沙蠶 主成分分析 氨基酸 海洋藥物資源開發(fā) 異硫氰酸苯酯 柱前衍生 高效液相色譜
【基金】:國家“863”計劃—海洋生物來源中藥材質量標準研究(2013AA093002)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預算內項目(2014YSN10)
【分類號】:R284.1;O657.72
【正文快照】: 沙蠶是一種底棲海洋無脊椎環(huán)節(jié)動物,隸屬環(huán)脯氨酸(Pro)、L-酪氨酸(Tyr)、L-纈氨酸(Val)、節(jié)動物門多毛綱沙蠶目沙蠶科,是沙蠶科動物的統(tǒng)L-甲硫氨酸(Met)、L-異亮氨酸(Ile)、L-亮氨酸稱,廣泛分布于我國沿海地區(qū),主要品種有雙齒圍(Leu)、L-苯丙氨酸(Phe)和L-賴氨酸(Lys)均購沙蠶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G Sarumathi;M Arumugam;S Kumaresan;T Balasubramanian;;Studies on bioprospecting potential of a gastropod mollusc Cantharus tranquebaricus(Gmelin,1791)[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2012年10期
2 黃翠波;潘小姣;唐璐;陳燦彬;何春慧;;六種廣西道地藥材的體外纖溶活性研究[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3年31期
3 ZHAO Chunling;JU Jiyu;;Cloning,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Analysis of a Novel Fibrinolytic Serine Protease from Arenicola cristata[J];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2015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畢慶慶;單環(huán)刺嚑纖溶酶的分離純化及單環(huán)刺嚑纖溶酶Ⅲ的藥效學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林更銘;項鵬;楊清良;;腺帶刺沙蠶的生態(tài)習性及其對蝦塘底質改善作用的研究[J];海洋環(huán)境科學;2013年06期
2 ;[J];;年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淑玲;沙蠶養(yǎng)殖[N];中國漁業(yè)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王少華;日本刺沙蠶蛋白酶的純化、鑒定及日本刺沙蠶纖溶酶的部分藥效學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鄧志會;一種新型日本刺沙蠶纖溶酶的分離、特性及質量標準[D];吉林大學;2010年
3 李奇;沙蠶蛋白酶及同工酶的分離純化、性質及藥用生物活性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4 張云龍;沙蠶纖溶蛋白酶的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季雪;酶類溶栓藥物技術平臺的建立與成品質量分析[D];吉林大學;2010年
2 王振;多齒圍沙蠶(Periereis nuntia Savigy)對苯并(a)芘的毒性響應[D];汕頭大學;2010年
3 蔡東億;沙蠶修復灘涂生境效果的初步研究[D];集美大學;2014年
4 蔡文倩;中國海索沙蠶科分類學和動物地理學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5 鄧園;圍沙蠶屬的系統(tǒng)發(fā)育與雙齒圍沙蠶的遺傳多樣性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4年
6 趙百慧;Ⅰ:沙蠶纖溶酶—沙蠶激酶的克隆、表達及活性測定 Ⅱ:漢灘病毒截短核蛋白的表達和初步應用[D];青島大學;2004年
7 任可欣;Cd~(2+)污染脅迫對多齒圍沙蠶(Perinereis nuntia)的毒性效應[D];黑龍江大學;2013年
8 杜榮斌;多齒圍沙蠶(Perinereis Nuntia Savigny)人工養(yǎng)殖條件下親體培育生態(tài)條件和繁殖生物學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6421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642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