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片二氧化鉛電極處理染料廢水的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塑片二氧化鉛電極處理染料廢水的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二氧化鉛電極 氧化鈰 石墨 高壓塑片法 活性艷紅X-3B
【摘要】:本實驗采用一種新型無基體二氧化鉛電極制備工藝,研究了塑片復(fù)合電極的摻雜特性。實驗中通過摻雜石墨粉、氧化鈰粉末,與聚四氟乙烯(PTFE)和自制β-PbO2粉末均勻混合后,在高壓下制備得到(CeO2/C)-p-PbO2-PTFE復(fù)合電極。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曲線和循環(huán)伏安法(CV)等手段研究電極的表面結(jié)構(gòu)及電化學(xué)性質(zhì)。實驗結(jié)果表明20%(CeO2/C)-β-PbO2-PTFE復(fù)合電極電催化活性遠高于β-PbO2-PTFE電極。采用(CeO2/C)-β-PbO2-PTFE復(fù)合電極處理含有硫酸鈉電解質(zhì)的活性艷紅X-3B染料廢水。研究表明:在本實驗體系內(nèi)最適合條件為20%(CeO2/C)-β-PbO2-PTFE電極,初始pH值:2,初始RBR X-3B濃度:100 mg L-1,電流密度值:30 mA cm-2,硫酸鈉的濃度:0.35 molL-1,極板間距為1.5 cm,實驗進行一個半小時后溶液的脫色率以及COD的去除率分別為89.19%、54.54%。研究分析表明活性艷紅X-3B的脫色過程,符合一級反應(yīng)動力學(xué)。采用LC-MS分析研究了活性艷紅的降解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中間產(chǎn)物,由此推測了可能出現(xiàn)的降解路徑。采用20%(CeO2/C)-β-PbO2-PTFE電極處理高鹽高濃度的活性艷紅X-3B染料廢水。實驗分別考察了氯化鈉的質(zhì)量濃度,初始pH,極板間距以及電流密度對電極降解處理的影響,表明最適合的實驗條件值為NaCl的質(zhì)量濃度:6 g L-1,初始pH值:2,電流密度值:30 mA cm-2,極板間距:1 cm。同時用一般的實驗條件即初始活性艷紅X-3B濃度:2000 mg L-1,初始pH值:5.76,極板間距為3.0 cm, NaCl的濃度:4.5 g L-1,在反應(yīng)一個小時后溶液中活性艷紅X-3B脫色率、COD去除率和電極的電流效率分別可以達到97.34%、54.21%和37.53%。實驗結(jié)果表明20%(CeO2/C)-β-PbO2-PTFE電極在處理高鹽高濃度染料廢水方面有極大的研究價值,具備一定的工業(yè)應(yīng)用前景。
【關(guān)鍵詞】:二氧化鉛電極 氧化鈰 石墨 高壓塑片法 活性艷紅X-3B
【學(xué)位授予單位】:上海應(yīng)用技術(shù)學(xué)院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O646.54;X791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緒論9-30
- 1.1 研究背景9
- 1.2 染料廢水的組分及特點9-11
- 1.3 常見染料廢水處理方法的研究進展11-18
- 1.3.1 物理化學(xué)法11-13
- 1.3.2 生物處理法13-14
- 1.3.3 高級氧化技術(shù)14-18
- 1.4 電催化氧化法的研究現(xiàn)狀18-22
- 1.4.1 電催化氧化法的研究18-19
- 1.4.2 電催化氧化法降解有機物的機理19-20
- 1.4.3 影響電催化氧化過程的主要因素20-22
- 1.5 PbO_2電極的研究22-27
- 1.5.1 PbO_2電極材料的基本性質(zhì)22-23
- 1.5.2 PbO_2電極的降解動力學(xué)研究23-24
- 1.5.3 PbO_2電極制備方法24-25
- 1.5.4 塑片PbO_2電極研究現(xiàn)狀25-26
- 1.5.5 塑片PbO_2電極的改性26-27
- 1.6 實驗主要研究內(nèi)容27-30
- 1.6.1 實驗研究的意義及創(chuàng)新點27-28
- 1.6.2 實驗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28-30
- 第2章 實驗部分30-37
- 2.1 實驗藥品30
- 2.2 實驗儀器30-33
- 2.2.1 壓片裝置30-32
- 2.2.2 電解裝置32-33
- 2.2.3 其他實驗儀器33
- 2.3 實驗方法33-37
- 2.3.1 電極的性質(zhì)和性能研究33-34
- 2.3.2 電催化氧化實驗研究分析34-37
- 第3章 β-PbO_2-PTFE極的制備及表征研究37-42
- 3.1 前言37
- 3.2 β-PbO_2電極制備方法37-39
- 3.2.1 β-PbO_2粉末的制備37
- 3.2.2 β-PbO_2電極的制備37-39
- 3.3 二氧化鉛粉末表征39-41
- 3.3.1 二氧化鉛粉末XRD檢測39-40
- 3.3.2 二氧化鉛粉末SEM檢測40-41
- 3.4 本章小節(jié)41-42
- 第4章 塑片β-PbO_2-(CeO_2/C)-PTFE電極實驗研究42-62
- 4.1 前言42
- 4.2 塑片電極的制備42-43
- 4.3 塑片電極的性能研究43-46
- 4.3.1 電化學(xué)性質(zhì)測試43-46
- 4.3.2 電極耐腐蝕性檢測46
- 4.4 塑片電極的降解研究46-61
- 4.4.1 不同因素對電極降解染料過程的影響46-55
- 4.4.2 羥基自由基檢測55-56
- 4.4.3 活性艷紅X-3B降解產(chǎn)物分析研究56-61
- 4.5 本章小結(jié)61-62
- 第5章 20%(CeO_2/C)-β-PbO_2-PTFE電極處理高鹽高濃度的染料廢水62-71
- 5.1 前言62
- 5.2 不同因素對電極降解染料過程的影響62-69
- 5.2.1 加入不同量的氯化鈉對電極降解染料過程的影響62-64
- 5.2.2 不同初始溶液pH值對電極降解染料過程的影響64-66
- 5.2.3 不同極板間間距對電極降解染料過程的影響66-68
- 5.2.4 不同電流密度對電極降解染料過程的影響68-69
- 5.3 本章小結(jié)69-71
- 第6章 結(jié)論與建議71-73
- 6.1 結(jié)論71
- 6.2 建議71-73
- 參考文獻73-77
- 致謝77-78
- 攻讀學(xué)位期間取得的成果7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曼曼;姚穎悟;周濤;;二氧化鉛電極摻雜改性研究進展[J];電鍍與精飾;2013年03期
2 吳志榮;;影響二氧化鉛鍍層質(zhì)量的原因[J];表面技術(shù);1989年05期
3 周元全,周運鴻,高榮;添加劑對電沉積二氧化鉛陽極性能的影響[J];高等學(xué);瘜W(xué)學(xué)報;1990年07期
4 黃文沂;南峰;陳堯天;;改性二氧化鉛陽極的研究[J];無機鹽工業(yè);1993年05期
5 張招賢;鈦基二氧化鉛電極的改進和應(yīng)用[J];氯堿工業(yè);1996年08期
6 盧鑫;周鴻燕;李曉樂;;摻雜鈦基二氧化鉛電極的制備及性能[J];云南化工;2008年02期
7 陳步明;郭忠誠;楊顯萬;張杰磊;龍晉明;;電沉積摻雜二氧化鉛表面的研究進展[J];中國有色金屬學(xué)報;2008年09期
8 高思文;鈦基二氧化鉛電極及其在流化床電沉積中的應(yīng)用[J];西北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1988年03期
9 陳振方,舒余德,蔣漢瀛,陳新民;新型鈦基二氧化鉛陽極的研制及其性能的研究[J];材料保護;1989年03期
10 黃永昌,陳厚龍;鈦基二氧化鉛電極上氯析出過程的研究[J];應(yīng)用化學(xué);199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童少平;洪夏萍;馬淳安;;工業(yè)化二氧化鉛大陽極鍍制的有關(guān)問題[A];第六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xué)大會暨環(huán)境科學(xué)儀器與分析儀器展覽會摘要集[C];2011年
2 孔海申;林海波;陸海彥;張文禮;;二元金屬氧化物中間層對鈦基二氧化鉛電極性能的影響[A];第六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xué)大會暨環(huán)境科學(xué)儀器與分析儀器展覽會摘要集[C];2011年
3 謝香蘭;郭忠誠;;鈦基二氧化鉛陽極材料的研究進展[A];2009年全國電子電鍍及表面處理學(xué)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4 洪夏萍;童少平;馬淳安;;長壽命二氧化鉛電極的制備及其電氧化性能[A];第六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xué)大會暨環(huán)境科學(xué)儀器與分析儀器展覽會摘要集[C];2011年
5 孔海申;林海波;陸海彥;;錫銻中間層對鈦基二氧化鉛電極性能的影響機制探討[A];第六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xué)大會暨環(huán)境科學(xué)儀器與分析儀器展覽會摘要集[C];2011年
6 溫青;張寶宏;殷金玲;劉麗麗;;摻雜二氧化鉛電極的制備及電催化性能研究[A];第十三次全國電化學(xué)會議論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中國碩士學(xué)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燦永;二氧化鉛的修飾改性及電催化應(yīng)用的研究[D];安徽大學(xué);2016年
2 孫鵬哲;塑片二氧化鉛電極處理染料廢水的研究[D];上海應(yīng)用技術(shù)學(xué)院;2016年
3 孫云龍;鋁模板法制備鈦基納米二氧化鉛電極[D];南京理工大學(xué);2014年
4 劉漢水;一種鍍制二氧化鉛電極的新型鍍液及其成核機理[D];浙江工業(yè)大學(xué);2014年
5 沙紅霞;制備方法對二氧化鉛電極結(jié)構(gòu)及性能的影響[D];揚州大學(xué);2008年
6 崔聰穎;α型和β型二氧化鉛電化學(xué)性能的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12年
7 李曉樂;摻雜Ti基二氧化鉛電極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xué);2006年
8 陳雅嫻;鐵基二氧化鉛電極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xué);2007年
9 陳影;鋅電積用鈦基二氧化鉛電極的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xué);2015年
10 李偉;摻雜鈦基二氧化鉛電極的可控制備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11年
,本文編號:6374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637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