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化學論文 >

芳(雜)環(huán)酰腙及其芳基釕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28 10:15

  本文關(guān)鍵詞:芳(雜)環(huán)酰腙及其芳基釕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芳基釕配合物 酰腙配體 DNA 嵌插結(jié)合 抗腫瘤活性


【摘要】:二十世紀后半葉以來,金屬抗腫瘤藥物發(fā)展迅速,設(shè)計和合成新型金屬抗腫瘤藥物成為人們研究熱點。芳基釕配合物具有獨特的分子結(jié)構(gòu),可與DNA分子以多種方式發(fā)生作用,改變其配體可以獲得具有不同抗腫瘤活性的抗腫瘤配合物。酰腙類化合物本身具有一定生物活性,分子中含有羰基氧、亞胺基氮等供電子原子,可與多種金屬發(fā)生配位作用,提高其生物活性。故本文選用酰腙類化合物作為配體,設(shè)計新型芳基釕配合物,研究配合物與DNA相互作用方式及其抗腫瘤活性。本文以苯甲酰肼、異煙肼和芳(雜)環(huán)醛為原料,合成出9種酰腙化合物L1-9,分別為:苯甲醛苯甲酰腙(L1)、對甲氧基苯甲醛苯甲酰腙(L2)、對硝基苯甲醛苯甲酰腙(L3)、呋喃甲醛苯甲酰腙(L4)、1-萘甲醛苯甲酰腙(L5)、苯甲醛異煙腙(L6)、對甲氧基苯甲醛異煙腙(L7)、呋喃甲醛異煙腙(L8)、1-萘甲醛異煙腙(L9)。采用紅外光譜、核磁共振氫譜對酰腙化合物結(jié)構(gòu)進行表征。以上述合成酰腙化合物為配體,與對傘花烴二氯化釕二聚體[(η6-p-cymene)RuCl2]2反應(yīng)合成9種新型芳基釕配合物[(η6-p-cymene)RuL1~9Cl][Cl],通過紅外光譜、紫外吸收光譜以及核磁共振氫譜對其結(jié)構(gòu)進行表征。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中性酰腙配體以分子中羰基氧原子、亞胺基氮原子與前體[(η6-p-cymene)RuCl2]2發(fā)生配位,生成具有偽八面體結(jié)構(gòu)的芳(雜)環(huán)酰腙類芳基釕配合物。利用紫外吸收光譜法和黏度法研究配合物[(η6-p-cymene)RuL1~9Cl][C1]與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方式,結(jié)果發(fā)現(xiàn)9種配合物均以嵌插結(jié)合方式與DNA發(fā)生作用,配合物[(η6-p-cymene)RuL1Cl][Cl]與小牛胸腺DNA作用強度最大,Kb值為9.14×104 L·mol-1;配合物[(η6-p-cymene)RuL2Cl] [Cl]與DNA作用強度最小,Kb值為2.57×104 L·mol-1.總體來說,苯甲酰腙芳基釕配合物與DNA結(jié)合強度大于異煙腙芳基釕配合物。利用MTT法測定芳基釕配合物的抗腫瘤活性,結(jié)果發(fā)現(xiàn)9種配合物均可抑制人肺癌A549細胞生長。配合物ICso值在17.96-46.25gM范圍內(nèi),均具有較好的抗腫瘤活性。
【關(guān)鍵詞】:芳基釕配合物 酰腙配體 DNA 嵌插結(jié)合 抗腫瘤活性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O641.4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緒論10-24
  • 1.1 芳基釕抗腫瘤配合物的研究10-18
  • 1.1.1 芳基對配合物抗腫瘤活性的影響11-13
  • 1.1.2 配體對配合物抗腫瘤活性的影響13-18
  • 1.1.3 離去基團對配合物抗腫瘤活性的影響18
  • 1.2 金屬配合物與DNA相互作用方式18-20
  • 1.2.1 共價鍵結(jié)合19
  • 1.2.2 非共價鍵結(jié)合19-20
  • 1.2.3 剪切作用20
  • 1.3 酰腙化合物的研究現(xiàn)狀20-22
  • 1.3.1 酰腙化合物的配位方式21
  • 1.3.2 酰腙及其配合物的應(yīng)用21-22
  • 1.4 本文選題依據(jù)及研究內(nèi)容22-24
  • 1.4.1 選題依據(jù)及意義22-23
  • 1.4.2 研究內(nèi)容23-24
  • 第二章 酰腙配體的合成與表征24-34
  • 2.1 引言24
  • 2.2 實驗儀器及試劑24-25
  • 2.2.1 實驗主要儀器24-25
  • 2.2.2 實驗主要試劑25
  • 2.3 實驗部分25-29
  • 2.3.1 酰腙配體的合成25-29
  • 2.3.2 酰腙配體測試和表征29
  • 2.4 結(jié)果與討論29-33
  • 2.4.1 酰腙配體的合成29-30
  • 2.4.2 酰腙配體的溶解性30
  • 2.4.3 酰腙配體的紅外光譜分析30-31
  • 2.4.4 酰腙配體核磁共振氫譜分析31-33
  • 2.4.5 配體L_5紫外吸收光譜分析33
  • 2.5 小結(jié)33-34
  • 第三章 芳基釕配合物的合成與表征34-44
  • 3.1 引言34
  • 3.2 實驗儀器及試劑34-35
  • 3.2.1 實驗主要儀器34-35
  • 3.2.2 實驗主要試劑35
  • 3.3 實驗部分35-38
  • 3.3.1 芳基釕配合物的合成35-37
  • 3.3.2 芳基釕配合物測試和表征37-38
  • 3.4 結(jié)果與討論38-43
  • 3.4.1 酰腙類芳基釕配合物的合成38
  • 3.4.2 酰腙類芳基釕配合物的溶解性38-39
  • 3.4.3 酰腙類芳基釕配合物的紅外光譜分析39-40
  • 3.4.4 酰腙類芳基釕配合物的核磁共振氫譜分析40-42
  • 3.4.5 酰腙類芳基釕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譜分析42-43
  • 3.5 小結(jié)43-44
  • 第四章 芳基釕配合物生物活性研究44-58
  • 4.1 引言44
  • 4.2 實驗儀器及試劑44-45
  • 4.2.1 實驗主要儀器44-45
  • 4.2.2 實驗主要試劑45
  • 4.3 實驗部分45-47
  • 4.3.1 溶液配制45-46
  • 4.3.2 紫外吸收光譜測定46
  • 4.3.3 黏度測定46
  • 4.3.4 配合物腫瘤活性測定實驗46-47
  • 4.4 結(jié)果與討論47-57
  • 4.4.1 芳基釕配合物與DNA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譜分析47-54
  • 4.4.2 芳基釕配合物與DNA相互作用的黏度分析54-56
  • 4.4.3 芳基釕配合物抗腫瘤活性分析56-57
  • 4.5 小結(jié)57-58
  • 結(jié)論58-60
  • 參考文獻60-67
  • 附錄 結(jié)構(gòu)表征譜圖67-86
  • 致謝8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麻寶成,馬興銘,閆蘭,楊汝棟;4種含羧基酰腙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抑菌活性[J];應(yīng)用化學;2005年09期

2 邢婧;周蔭莊;;釩酰腙配合物的合成、結(jié)構(gòu)及生物活性[J];化學進展;2009年06期

3 李蓉;蔣云霞;楊春和;丁敏娟;曹軍;;異煙酰腙類配合物的研究現(xiàn)狀及意義[J];科技信息;2009年22期

4 張舟;李耀倉;范望喜;萬晶晶;;酰腙類化合物的研究進展[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0年13期

5 史慧明,唐波,原貽瓊;錳-過氧化氫-吡哆醛異煙酰腙動力學熒光分析法的研究[J];分析化學;1992年09期

6 覃江克,蘇桂發(fā),倪青玲,牟紅濤,謝建武,黃世穩(wěn);4,5-咪唑雙酰腙的合成與表征[J];合成化學;2002年05期

7 龍德清;陳勝勝;陳輝;;對苯雙酰腙類化合物的合成與表征[J];合成化學;2006年01期

8 石培育;劉玲玲;李曉蕊;趙志剛;劉興利;;新的芳雜環(huán)酰腙分子鉗的微波無溶劑快速有效合成[J];有機化學;2010年06期

9 羅飛華;楊莉;張萍;劉丹;;鄰氧乙酸苯甲醛縮水楊酰腙及其配合物的合成與生物活性研究[J];化學研究與應(yīng)用;2010年10期

10 田曉雪;鄭長征;唐小冬;;酰腙及其金屬配合物的研究進展[J];化工技術(shù)與開發(fā);2011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蒙;陳立偉;郭國哲;曹靖;梁莉莉;劉家成;;meso-四苯甲酰腙鋅卟啉的合成及其光電性質(zhì)的研究[A];2011年中西部地區(qū)無機化學化工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劉宏;韓冬;孟祥豹;張素娜;李慶;李中軍;;脂肪酰腙取代果糖衍生物的合成[A];中國化學會第四屆有機化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5年

3 李景鋒;陳小春;魏太保;張有明;熊琳;;乙二醛縮二氨基二酰腙化合物的合成[A];全國第十四屆大環(huán)化學暨第六屆超分子化學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專輯[C];2008年

4 方江濤;王玉龍;鄧樂慶;胡慶松;沈應(yīng)中;;酰腙類稀土鑭(釓)化合物的合成與表征[A];第十七屆全國金屬有機化學學術(shù)討論會會議論文集[C];2012年

5 李喬;魏太保;張有明;;新型三足酰腙類比色陰離子受體性能研究[A];大環(huán)化學和超分子化學的新發(fā)展——當前學科交叉的一個重要橋梁——中國化學會全國第十五屆大環(huán)化學暨第七屆超分子化學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6 任海仙;張有明;魏太保;;間苯雙對硝基苯氧乙酰腙的合成和陰離子識別研究[A];全國第十四屆大環(huán)化學暨第六屆超分子化學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專輯[C];2008年

7 曹靖;陳立偉;鄧文婷;宋雪艷;楊云霞;胡東成;劉家成;;酰腙類卟啉及其配合物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的應(yīng)用[A];甘肅省化學會第二十七屆年會暨第九屆甘肅省中學化學教學經(jīng)驗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8 劉九輝;張全爭;何翔;閻瑩;盧燦忠;;2-羥基-1-萘甲醛苯甲酰腙與鈷(Ⅲ)配合物的合成、結(jié)構(gòu)及性質(zhì)研究[A];大環(huán)化學和超分子化學研究進展——中國化學會全國第十二屆大環(huán)第四屆超分子化學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9 李喬;魏太保;張有明;;新型三足酰腙類比色陰離子受體識別性能研究[A];甘肅省化學會第二十七屆年會暨第九屆甘肅省中學化學教學經(jīng)驗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10 田方方;向晨;鐘召峗;劉義;;酰腙化合物和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A];第六屆全國化學生物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武望婷;羧酸類芳酰腙配合物的結(jié)構(gòu)、生物活性及與DNA作用初探[D];西北大學;2007年

2 尚振華;三價有機碘試劑對芳香醛腙及醛連氮氧化反應(yīng)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3 李天榮;芳酰腙類配體及其金屬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靜;含苯甲酰腙基團熒光探針分子的合成及性質(zhì)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5年

2 高志男;含雜環(huán)的取代苯磺酰腙類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初步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5年

3 李建斌;基于苯并咪唑和酰腙類離子識別受體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5年

4 楊汶;含有1,4-苯并二VA烷的水楊醛酰腙類化合物作為EGFR抑制劑的合成與抗癌活性評價[D];南京大學;2013年

5 趙婷婷;吡唑—酰腙類化合物作為端粒酶抑制劑的設(shè)計、合成及生物活性評價[D];南京大學;2013年

6 張鴻鑫;海藻酸動態(tài)共價交聯(lián)水凝膠的制備及自愈性能研究[D];暨南大學;2016年

7 聶旭鳳;對甲苯磺酰腙參與的加成反應(yīng)及光學純螺環(huán)二氫吡啶酮的合成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6年

8 周學拳;席夫堿與酰腙類金屬配合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D];南開大學;2016年

9 李華君;醛肟、酰腙金屬配合物的合成、結(jié)構(gòu)及性質(zhì)研究[D];聊城大學;2016年

10 郭政宇;含苯甲酰腙基團壓致變色分子的合成及性質(zhì)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6年

,

本文編號:58354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58354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fa69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