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識別型環(huán)金屬釕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質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24 17:30
環(huán)金屬釕配合物因Ru-Cσ鍵的形成,比傳統(tǒng)的Ru(bpy)32+(bpy=2,2’-二聯吡啶)型配合物具有更加豐富的光物理化學性質。碳陰離子的存在,可提高配合物的HOMO能級,使其吸收光譜明顯紅移。由于其金屬→配體的電荷轉移躍遷(MLCT)吸收位于500 nm以上,對其結構的修飾使其更容易實現對小分子或離子的可視化比色識別,在光化學傳感器領域頗具應用前景。但迄今為止,環(huán)金屬釕配合物作為比色傳感器識別離子方面的文獻報道較少,因此,我們設計合成了3個新型環(huán)金屬釕配合物,研究它們在水體系中與常見離子的相互作用,從而篩選出離子識別性能優(yōu)異的配合物。具體內容如下:1.設計并合成了環(huán)金屬釕配合物[Ru(bpy)2(fpth)]+(1,Hfpth=2-(5-醛基-2-噻吩)吡啶)。由于噻吩基團的存在,1可在乙腈溶液中與Hg2+和Cu2+作用,使得吸收光譜發(fā)生明顯變化,溶液顏色從深紅色分別變?yōu)辄S色和淺紅色。這種明顯的變化表明1可比色識別Hg2+或Cu...
【文章來源】:中南民族大學湖北省
【文章頁數】:8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環(huán)金屬化反應機理.
離子識別型環(huán)金屬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質研究,如圖 1.2所示。因配體存在 π和 σ軌道,釕配合物擁有1) 電子由金屬離子低能級的 d 軌道躍遷到高能級的空 d 軌電荷轉移躍遷(MC);(2) 同一配體內的電子由低能級 空 π*軌道,即配體內電荷轉移躍遷(LC);(3) 當釕配從 Ru的 d軌道躍遷到配體的 π*軌道,即金屬到配體的電[9-11]。金屬到配體的電荷轉移躍遷使得配合物擁有很強的壽命較短,但是可以通過改變配體或者引入不同的官能團物的激發(fā)態(tài),從而實現不同需求。
釕配合物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和可逆性,在電池的使用過程中還原的循環(huán)過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陽極大多采用的是TiO2,而釕配合物的著較高的穩(wěn)定性,且能量高于 TiO2的導帶和價帶,能夠保證到 TiO2的導帶中。)多吡啶配合物是一類很有前途的敏化劑,它們在可見光區(qū)金屬→配體電荷轉移躍遷吸收[13,14]。許多光電轉化效率高于圖 1.3)已經被合成出來,例如 N3 (1a)、N719 (1b)、Z907 d) 等[15-19]。在釕敏化劑中使用-NCS 配體可增寬光譜吸收范圍 TiO2上面時,配合物很容易被 I 還原,從而使電池擁有較高。但是,擁有-NCS 基團的染料在氧化過程中和長時期光照下會阻礙 DSSCs 的商業(yè)化應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苯并吲哚鹽的合成及熒光性質研究[J]. 費學寧,李玲,谷迎春,劉世陽. 天津城市建設學院學報. 2013(03)
[2]基于小分子的汞離子熒光探針[J]. 史慧芳,趙強,安眾福,許文娟,劉淑娟,黃維. 化學進展. 2010(09)
本文編號:3516448
【文章來源】:中南民族大學湖北省
【文章頁數】:8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環(huán)金屬化反應機理.
離子識別型環(huán)金屬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質研究,如圖 1.2所示。因配體存在 π和 σ軌道,釕配合物擁有1) 電子由金屬離子低能級的 d 軌道躍遷到高能級的空 d 軌電荷轉移躍遷(MC);(2) 同一配體內的電子由低能級 空 π*軌道,即配體內電荷轉移躍遷(LC);(3) 當釕配從 Ru的 d軌道躍遷到配體的 π*軌道,即金屬到配體的電[9-11]。金屬到配體的電荷轉移躍遷使得配合物擁有很強的壽命較短,但是可以通過改變配體或者引入不同的官能團物的激發(fā)態(tài),從而實現不同需求。
釕配合物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和可逆性,在電池的使用過程中還原的循環(huán)過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陽極大多采用的是TiO2,而釕配合物的著較高的穩(wěn)定性,且能量高于 TiO2的導帶和價帶,能夠保證到 TiO2的導帶中。)多吡啶配合物是一類很有前途的敏化劑,它們在可見光區(qū)金屬→配體電荷轉移躍遷吸收[13,14]。許多光電轉化效率高于圖 1.3)已經被合成出來,例如 N3 (1a)、N719 (1b)、Z907 d) 等[15-19]。在釕敏化劑中使用-NCS 配體可增寬光譜吸收范圍 TiO2上面時,配合物很容易被 I 還原,從而使電池擁有較高。但是,擁有-NCS 基團的染料在氧化過程中和長時期光照下會阻礙 DSSCs 的商業(yè)化應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苯并吲哚鹽的合成及熒光性質研究[J]. 費學寧,李玲,谷迎春,劉世陽. 天津城市建設學院學報. 2013(03)
[2]基于小分子的汞離子熒光探針[J]. 史慧芳,趙強,安眾福,許文娟,劉淑娟,黃維. 化學進展. 2010(09)
本文編號:35164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3516448.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