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量子點熒光印跡聚合物制備及其應(yīng)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30 00:13
量子點(Quantum Dots,QDs)又稱納米晶,是一類重要的低維半導(dǎo)體納米材料,由于其獨特的光學(xué)性質(zhì),在熒光探針、傳感器和生物成像等領(lǐng)域得到了廣泛運用,但在檢測中往往易受共存物質(zhì)的干擾。因此,提高量子點的抗干擾能力是非常重要。分子印跡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因具有選擇性高、可預(yù)定性、實用性強和良好的物理化學(xué)惰性等特點,已經(jīng)成功用于藥物分離,樣品預(yù)處理,環(huán)境檢測等領(lǐng)域。將其與熒光量子點結(jié)合得到的復(fù)合物能同時具有印跡聚合物的專一識別性能和熒光檢測的高靈敏度。目前,熒光型印跡技術(shù)主要基于傳統(tǒng)量子點以及有機染料作為熒光元件來進行研究,但潛在毒性以及熒光效率不佳等缺點限制其應(yīng)用。本論文基于石墨烯量子點、磁性碳點、摻銅的硫化鎘等新型量子點,結(jié)合印跡技術(shù)制備了不同性能的新型熒光印跡聚合物,主要研究內(nèi)容如下:1.以石墨烯量子點(GQDs)、對硝基苯胺、3-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分別為熒光源、模板分子、功能單體,采用溶膠-凝膠技術(shù)制備出對對硝基苯胺具有高選擇識別性能的熒光印跡聚合物。利用紅外光譜(FT-IR)、掃描電鏡(SEM)、熒光...
【文章來源】:吉首大學(xué)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GQDs@MIP的SEM(A)和EDS(B)圖,GQDs(C)和GQDs@MIP(D)的TEM圖
第3章磁性碳點基熱敏性牛血紅蛋白熒光印跡聚合物研究第24頁3.3.3形貌分析用掃描電鏡(SEM)和透射電鏡(TEM)對M-CDs、M-CDs@SiO2和M-CDs@SiO2@MIP的形狀樣貌進行了詳細的表征。圖3.3所示M-CDs、M-CDs@SiO2和M-CDs@SiO2@MIP的SEM圖像均顯示出均勻的球形粒子。此外,與裸露的M-CDs相比,經(jīng)過SiO2和MIP逐步修飾后,M-CDs顆粒直徑明顯增大。這表明M-CDs成功涂覆了SiO2和MIP層。另外,在圖3D中,M-CDs的TEM圖像顯示了其具有均一微球形的納米結(jié)構(gòu),平均尺寸約為20nm。而圖3E中所示的M-CDs@SiO2@MIP為直徑170nm的球形顆粒。進一步證實MIP層成功地包裹在M-CDs上。圖3.3M-CDs(A),M-CDs@SiO2(B)和M-CDs@SiO2@MIP(C)的SEM圖;M-CDs(D)和M-CDs@SiO2@MIP(E)的TEM圖3.3.4磁性能M-CDs、M-CDs@SiO2和M-CDs@SiO2@MIP的磁性能如圖3.4所示,M-CDs、ABCDE
NIR-MIP的SEM(A)和EDS圖(B);Cu-CdSQDs(C)和NIR-MIP(D)的TEM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分子印跡技術(shù)及其應(yīng)用研究進展[J]. 柯珍,朱華,鐘世安,鄒登峰. 化學(xué)研究與應(yīng)用. 2018(06)
[2]羅丹明B分子印跡聚合物微球的制備及其熒光光譜機理的研究[J]. 張觀流,楊明,夏娟娟,黃昱. 高分子通報. 2014 (01)
[3]ZnS∶Mn量子點表面印跡雜化膜的研制及其在熒光識別4-硝基苯酚中的應(yīng)用[J]. 任馳,孫向英,劉鵬超. 分析化學(xué). 2012(09)
[4]分子印跡技術(shù)研究進展[J]. 史瑞雪,郭成海,鄒小紅,朱春野,左言軍,鄧云度. 化學(xué)進展. 2002(03)
[5]DETERMINATION OF BORON BY MICROWAVE PLASMA TORCH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USING ON-LINE SEPARATION AND PRECONCENTRATION TECHNIQUE[J]. Qun JIN; Han Qi ZHANG; Feng LIANG; Wen Jun YANG and Qin Han JIN(Department of Chemistry,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3).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1996(03)
碩士論文
[1]基于羅丹明、熒光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能探究[D]. 王志遠.安慶師范大學(xué) 2019
[2]分子印跡的核-殼納米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劉洋.浙江師范大學(xué) 2019
[3]牛血紅蛋白熒光分子印跡材料制備及其應(yīng)用研究[D]. 呂飄飄.吉首大學(xué) 2018
[4]基于介孔分子印跡熒光探針的制備、表征及分析應(yīng)用[D]. 張靚.東北林業(yè)大學(xué) 2018
[5]基于氮摻雜石墨烯量子點的抗原決定基印跡聚合物的制備及其應(yīng)用[D]. 閆云靜.南開大學(xué) 2017
[6]分子印跡聚合物膜電化學(xué)傳感器的研究與應(yīng)用[D]. 劉志航.湖南大學(xué) 2005
本文編號:3414730
【文章來源】:吉首大學(xué)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GQDs@MIP的SEM(A)和EDS(B)圖,GQDs(C)和GQDs@MIP(D)的TEM圖
第3章磁性碳點基熱敏性牛血紅蛋白熒光印跡聚合物研究第24頁3.3.3形貌分析用掃描電鏡(SEM)和透射電鏡(TEM)對M-CDs、M-CDs@SiO2和M-CDs@SiO2@MIP的形狀樣貌進行了詳細的表征。圖3.3所示M-CDs、M-CDs@SiO2和M-CDs@SiO2@MIP的SEM圖像均顯示出均勻的球形粒子。此外,與裸露的M-CDs相比,經(jīng)過SiO2和MIP逐步修飾后,M-CDs顆粒直徑明顯增大。這表明M-CDs成功涂覆了SiO2和MIP層。另外,在圖3D中,M-CDs的TEM圖像顯示了其具有均一微球形的納米結(jié)構(gòu),平均尺寸約為20nm。而圖3E中所示的M-CDs@SiO2@MIP為直徑170nm的球形顆粒。進一步證實MIP層成功地包裹在M-CDs上。圖3.3M-CDs(A),M-CDs@SiO2(B)和M-CDs@SiO2@MIP(C)的SEM圖;M-CDs(D)和M-CDs@SiO2@MIP(E)的TEM圖3.3.4磁性能M-CDs、M-CDs@SiO2和M-CDs@SiO2@MIP的磁性能如圖3.4所示,M-CDs、ABCDE
NIR-MIP的SEM(A)和EDS圖(B);Cu-CdSQDs(C)和NIR-MIP(D)的TEM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分子印跡技術(shù)及其應(yīng)用研究進展[J]. 柯珍,朱華,鐘世安,鄒登峰. 化學(xué)研究與應(yīng)用. 2018(06)
[2]羅丹明B分子印跡聚合物微球的制備及其熒光光譜機理的研究[J]. 張觀流,楊明,夏娟娟,黃昱. 高分子通報. 2014 (01)
[3]ZnS∶Mn量子點表面印跡雜化膜的研制及其在熒光識別4-硝基苯酚中的應(yīng)用[J]. 任馳,孫向英,劉鵬超. 分析化學(xué). 2012(09)
[4]分子印跡技術(shù)研究進展[J]. 史瑞雪,郭成海,鄒小紅,朱春野,左言軍,鄧云度. 化學(xué)進展. 2002(03)
[5]DETERMINATION OF BORON BY MICROWAVE PLASMA TORCH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USING ON-LINE SEPARATION AND PRECONCENTRATION TECHNIQUE[J]. Qun JIN; Han Qi ZHANG; Feng LIANG; Wen Jun YANG and Qin Han JIN(Department of Chemistry,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3).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1996(03)
碩士論文
[1]基于羅丹明、熒光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能探究[D]. 王志遠.安慶師范大學(xué) 2019
[2]分子印跡的核-殼納米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劉洋.浙江師范大學(xué) 2019
[3]牛血紅蛋白熒光分子印跡材料制備及其應(yīng)用研究[D]. 呂飄飄.吉首大學(xué) 2018
[4]基于介孔分子印跡熒光探針的制備、表征及分析應(yīng)用[D]. 張靚.東北林業(yè)大學(xué) 2018
[5]基于氮摻雜石墨烯量子點的抗原決定基印跡聚合物的制備及其應(yīng)用[D]. 閆云靜.南開大學(xué) 2017
[6]分子印跡聚合物膜電化學(xué)傳感器的研究與應(yīng)用[D]. 劉志航.湖南大學(xué) 2005
本文編號:34147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341473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