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lián)網+實驗課程教學改革在苯并吡喃衍生物合成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1-06-24 17:25
本文是以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計劃項目作為支撐,借助互聯(lián)網+實驗類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使學生在化學類專業(yè)基礎實驗課以及專業(yè)實驗課視頻制作和學習過程中掌握《有機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和基本原理,進而在其本科生畢業(yè)設計以及參與的科研課題中持續(xù)打磨,最終掌握科研項目類科技成果的轉化中具體實踐操作。利用一種商品化的廉價易得的氯化膽堿作為小分子催化劑,對芳香醛、丙二腈和5,5-二甲基-1,3-環(huán)己二酮(達米酮)三組分催化合成苯并吡喃衍生物,該方法具有所用試劑商品化易于購買、反應條件較溫和、后處理簡單和底物普適性好等優(yōu)點,所得產物產率在72%~90%之間。
【文章來源】:山東化工. 2020,49(15)
【文章頁數】:3 頁
【部分圖文】:
氯化膽堿
在15 m L耐高壓圓柱形反應管中依次稱量然后加入1.0mmol芳香醛、1.0 mmol丙二腈、5,5-二甲基1,3-環(huán)己二酮和2 mol%量的氯化膽堿做為催化劑,一顆直徑8.0 mm的磁力攪拌子然后加入3 m L乙醇水溶液(乙醇∶水=2∶1),在60℃下磁力攪拌進行反應,反應進程進行TLC技術追蹤,反應完畢后使其反應混合物倒入50 m L的容量事先準備好的30 m L冷水,等待半個小時靜置沉降,然后使用布氏漏斗抽濾得到粗產品。最后,利用無水乙醇溶劑重結晶技術得到產品4a-4h(圖2)。3 結果與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RBL教學模式在實驗針灸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 陳迎龍,楊孝芳,王興桂,陳盼碧. 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 2019(01)
[2]吡喃鹽化合物的合成及應用研究進展[J]. 葉俊偉,王瀟瀟,高遠,楊立健,林源,寧桂玲. 有機化學. 2015(02)
[3]基于問題教學法的食品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 巫永華,陳尚龍,張建萍,劉恩岐. 科技視界. 2014(13)
[4]基于綠色化學理念的案例教學法在化學制藥工藝學中的應用[J]. 陳新梅. 化工時刊. 2014(03)
[5]新型苯并吡喃黃酮的合成及其抗腫瘤活性[J]. 陳斌,劉雄偉,陳詩堯,郭豐敏,劉雄利,周英. 合成化學. 2014(01)
[6]苯并吡喃類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J]. 湯磊,楊玉社,嵇汝運. 藥學學報. 2008(02)
[7]苯并吡喃-4-腙類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血管舒張活性[J]. 趙圣印,黃文龍,張惠斌. 藥學學報. 2002(08)
本文編號:3247526
【文章來源】:山東化工. 2020,49(15)
【文章頁數】:3 頁
【部分圖文】:
氯化膽堿
在15 m L耐高壓圓柱形反應管中依次稱量然后加入1.0mmol芳香醛、1.0 mmol丙二腈、5,5-二甲基1,3-環(huán)己二酮和2 mol%量的氯化膽堿做為催化劑,一顆直徑8.0 mm的磁力攪拌子然后加入3 m L乙醇水溶液(乙醇∶水=2∶1),在60℃下磁力攪拌進行反應,反應進程進行TLC技術追蹤,反應完畢后使其反應混合物倒入50 m L的容量事先準備好的30 m L冷水,等待半個小時靜置沉降,然后使用布氏漏斗抽濾得到粗產品。最后,利用無水乙醇溶劑重結晶技術得到產品4a-4h(圖2)。3 結果與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RBL教學模式在實驗針灸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 陳迎龍,楊孝芳,王興桂,陳盼碧. 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 2019(01)
[2]吡喃鹽化合物的合成及應用研究進展[J]. 葉俊偉,王瀟瀟,高遠,楊立健,林源,寧桂玲. 有機化學. 2015(02)
[3]基于問題教學法的食品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 巫永華,陳尚龍,張建萍,劉恩岐. 科技視界. 2014(13)
[4]基于綠色化學理念的案例教學法在化學制藥工藝學中的應用[J]. 陳新梅. 化工時刊. 2014(03)
[5]新型苯并吡喃黃酮的合成及其抗腫瘤活性[J]. 陳斌,劉雄偉,陳詩堯,郭豐敏,劉雄利,周英. 合成化學. 2014(01)
[6]苯并吡喃類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J]. 湯磊,楊玉社,嵇汝運. 藥學學報. 2008(02)
[7]苯并吡喃-4-腙類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血管舒張活性[J]. 趙圣印,黃文龍,張惠斌. 藥學學報. 2002(08)
本文編號:32475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324752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