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紅外光譜法快速檢測某些中藥及中成藥品質的應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近紅外光譜法快速檢測某些中藥及中成藥品質的應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近紅外光譜(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S)技術自90年代以來發(fā)展迅速,是一種可用于多組分同時測定、快速、無損、可實現(xiàn)在線檢測的分析技術,被譽為“分析巨人”。近紅外光譜(Near Infrared,簡稱NIR)是指波長介于可見區(qū)與中紅外區(qū)之間的電磁波(780~2526nm)。近紅外光譜反應的信息主要是分子內(nèi)部一些含氫基團(C-H、O-H、N-H及S-H等)振動的倍頻和合頻吸收,化學信息量比較豐富。由于絕大多數(shù)有機物中均含有此類基團,因此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應用的領域相當廣泛。與傳統(tǒng)方法相比,近紅外光譜分析法具有快速、樣品預處理簡單、多組分同時測定、環(huán)保以及易于實現(xiàn)在線檢測等優(yōu)點,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于食品、農(nóng)業(yè)、醫(yī)藥、煙草、石油化工等多個領域中,尤其是醫(yī)藥領域。 中藥材與中成藥的藥效成分復雜多樣,傳統(tǒng)的分析方法預處理繁瑣.通常很難實現(xiàn)其品質監(jiān)控的快速、實時在線檢測。近年來,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應用于中藥分析,顯示了它在中藥領域應用的巨大潛力。目前近紅外光譜技術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于中藥質量的定性、定量及其過程分析中。 本文在重慶市科委科技攻關項目(CSTC2010AC5170)和重慶市教委科技項目(KJ111303)的資助下,研究了近紅外光譜法在三種中藥材和兩種劑型中成藥品質檢測方面的應用:1.近紅外光譜法快速測定虎杖中虎杖苷、白藜蘆醇、大黃素的含量,結果證明采用近紅外光譜法同時測定虎杖中多組分的含量模型準確可靠,有望用于快速無損地鑒定虎杖的品質;2.采用近紅外光譜法建立了牡丹皮中丹皮酚和芍藥苷的定量分析模型和對產(chǎn)地進行快速鑒別的定性模型,并對所建模型的預測性能進行了驗證;3.近紅外光譜法快速鑒別五味子產(chǎn)地的研究,結果證明,所建的定性分析模型能較好地識別不同產(chǎn)地的五味子;4.結合PLS和聚類分析技術進行了近紅外漫反射光譜分析技術用于梔子金花丸品質檢測方面的研究,實現(xiàn)了品牌的快速識別和指標成分綠原酸、梔子苷和黃芩苷的同時測定,準確度高,能滿足對中藥制劑的品質進行快速檢測的精度需要;5.結合聚類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進行了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用于小兒清熱止咳口服液質量控制的研究,結果令人滿意。 1.近紅外光譜法快速同時測定虎杖中虎杖苷、白藜蘆醇、大黃素的含量 建立一種同時測定虎杖提取物中虎杖苷、白藜蘆醇和大黃素含量的新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譜紫外檢測法測定出虎杖中活性成分的化學值,然后采用傅里葉變換近紅外光譜技術并結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優(yōu)化模型,最后采用校正模型的相關系數(shù)(R2)、內(nèi)部交互驗證均方差(RMSECV)和外部預測誤差均方根(RMSEP)對校正模型進行了評價;⒄溶铡邹继J醇和大黃素定量校正模型的R2分別依次為95.89,96.04,91.28;RMSECV分別依次為0.0881,0.0172,0.130;RMSEP分別依次為0.0968,0.0153,0.111。結果證明近紅外光譜法用于虎杖中活性成分的定量分析,準確度較高,能滿足現(xiàn)實中對虎杖多組分同時測定的精度要求。 2.近紅外漫發(fā)射光譜技術在牡丹皮品質快速檢測中的分析應用 本實驗建立了一種基于傅里葉變換近紅外漫反射技術快速評價牡丹皮品質的方法。采用漫發(fā)射方式采集其近紅外光譜,并通過不同的光譜預處理方法對光譜進行預處理。建立聚類分析模型鑒別牡丹皮的產(chǎn)地,結果證明該模型的預測性能較好;以丹皮酚和芍藥苷為指標成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別建立其定量分析模型,并以校正模型的內(nèi)部交叉驗證均方差(RMSECV)、決定系數(shù)(R2)和外部預測誤差均方根(RMSEP)為指標對模型的性能進行評價。丹皮酚和芍藥苷模型的RMSECV分別依次為0.0493、0.0328%,RMSEP分別依次為0.0662,0.0416%,R2分別依次為0.9807、0.9957。結果表明,近紅外漫反射法用于牡丹皮的品質檢測有較高的準確度,可望用于中藥品質的快速檢測。 3.近紅外漫反射光譜技術定性鑒別五倍子產(chǎn)地的應用研究 采用傅里葉近紅外漫反射光譜分析技術建立了一種快速鑒別五倍子產(chǎn)地的方法。采集7個產(chǎn)地五倍子樣品的近紅外漫反射光譜,對光譜進行矢量歸一化預處理之后,采用標準法計算樣品的光譜間距離,分別建立聚類分析模型和判別分析模型。采用未知樣品對所建定性分析模型的模式識別性能進行驗證,結果表明,聚類分析與判別分析均能對五倍子產(chǎn)地進行很好的鑒別。 4.近紅外漫反射光譜法同時測定梔子金花丸中多種組分及快速鑒別其品牌的應用 建立了一種快速鑒別來自不同廠家的梔子金花丸品質和定量預測其活性組分的近紅外光譜法。采用漫發(fā)射方式采集近紅外光譜,并通過不同的光譜預處理方法對光譜進行預處理。建立聚類分析模型來鑒別樣本的品質,實驗證明該模型具有較好的預測性能,準確度達100%。綠原酸、梔子苷和黃芩苷的標準值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進行測定。,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同時測定三種活性組分的定量模型,并通過校正模型的決定系數(shù)(R2)、內(nèi)部交叉驗證均方差(RMSECV)和外部預測誤差均方根(RMSEP)對模型的性能進行評價。綠原酸、梔子苷和黃芩苷模型的RMSECV分別依次為0.062,、0.583、0.761mg/g, RMSEP分別依次為0.0701,0.533,、0.699mg/g, R2分別依次為0.982,0.967、0.997。結果表明,近紅外光譜法用于梔子金花丸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準確度高,能滿足對中藥制劑的品質快速簡捷檢測的需要。 5.近紅外光譜法快速分析小兒清熱止咳口服液的應用研究 應用近紅外光譜透射分析技術建立一種用于小兒清熱止咳口服液快速定性和其活性成分的快速定量分析的新方法。采用聚類分析模型鑒別口服液品牌,且9種品牌的小兒清熱止咳口服液能準確地被鑒別;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可對小兒清熱止咳口服液中的活性成分黃芩苷和甘草酸進行同時檢測。以黃芩苷和甘草酸為指標成分建立的定量校正模型預測性能較好,校正模型的相關系數(shù)(R2)分別依次為94.96,91.86,內(nèi)部交叉驗證均方差(RMSECV)分別依次為0.104,0.0930,外部預測誤差均方根(RMSEP)分別依次為0.124,0.0699。結果證明,近紅外光譜法用于小兒清熱止咳口服液的定性、定量分析,準確度較高,能滿足對小兒清熱止咳口服液進行質量檢測的精度需要。
【關鍵詞】:近紅外光譜 偏最小二乘法 同時測定 快速鑒別 中藥材及中成藥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O657.33
【目錄】:
- 摘要5-8
- Abstract8-13
- 第一章 緒論13-45
- 1.1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的發(fā)展簡況13-14
- 1.2 近紅外光譜技術的理論基礎14-16
- 1.3 近紅外光譜技術的優(yōu)缺點16-17
- 1.4 近紅外光譜的分析過程17-19
- 1.5 近紅外光譜分析與化學計量學方法的結合19-23
- 1.6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藥物分析中的應用23-25
- 1.7 本文研究的內(nèi)容及解決的問題25-28
- 參考文獻28-45
- 第二章 近紅外光譜法快速同時測定虎杖中虎杖苷、白藜蘆醇、大黃素的含量45-55
- 2.1 材料與方法45-47
- 2.2 結果與討論47-52
- 2.3 結論52-53
- 參考文獻53-55
- 第三章 近紅外漫發(fā)射光譜技術在牡丹皮品質快速檢測中的分析應用55-67
- 3.1 材料與方法56-57
- 3.2 結果與討論57-64
- 3.3 結論64-65
- 參考文獻65-67
- 第四章 近紅外漫反射光譜技術定性鑒別五倍子產(chǎn)地的應用研究67-75
- 4.1 材料與方法67-68
- 4.2 模式識別定性分析方法68-69
- 4.3 結果與討論69-73
- 4.4 結論73-74
- 參考文獻74-75
- 第五章 近紅外漫反射光譜法同時測定梔子金花丸中多種組分及快速鑒別其品牌的應用75-87
- 5.1 材料與方法76-77
- 5.2 結果與討論77-83
- 5.3 結論83-84
- 參考文獻84-87
- 第六章 近紅外光譜法快速分析小兒清熱止咳口服液的應用研究87-99
- 6.1 材料與方法88
- 6.2 方法與結果88-95
- 6.3 結論95-96
- 參考文獻96-99
- 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99-101
- 致謝10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任芊,解國玲,董守龍,黃友之;OSC-PLS算法在近紅外光譜定量分析中應用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2 羅常輝;陳紅云;藍海;;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五倍子中的微量元素含量[J];大理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3 李克忠,殷宗玲;用近紅外光譜儀快速測定調(diào)和汽油中芳烴、烯烴的含量[J];分析測試技術與儀器;2002年01期
4 夏賢明;丁寧;;用近紅外光譜法檢測綠茶中品質成分的研究[J];分析化學;1991年08期
5 楊南林,程翼宇,瞿海斌;用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近紅外光譜法測定冬蟲夏草中的甘露醇[J];分析化學;2003年06期
6 吳曉華,陳德釗;化學計量學非線性偏最小二乘算法進展評述[J];分析化學;2004年04期
7 李代禧,吳智勇,徐端鈞,徐元植;啤酒主要成分的近紅外光譜法測定[J];分析化學;2004年08期
8 蘆永軍,陳華才,呂進,陳星旦;茶多酚中總兒茶素的近紅外光譜分析[J];分析化學;2005年06期
9 張琳;張黎明;李燕;劉丙萍;胡蘭萍;王俊德;;正交信號校正用于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的模型傳遞[J];分析化學;2005年12期
10 蔣雪;張經(jīng)碩;邱敏;謝洪平;郭莉萍;;重樓皂甙提取工藝優(yōu)化與近紅外光譜在線質量控制[J];分析化學;2006年S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竇英;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近紅外光譜法用于藥物無損非破壞定量分析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本文關鍵詞:近紅外光譜法快速檢測某些中藥及中成藥品質的應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558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255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