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化學生物分析研究進展
[Abstract]:Photochemical bioanalysis is a new and rapidly developed analytical technique in recent years. Its detection principle is based on the changes of electrical signals produced by photoactive substances due to the biometric recognition between recognition elements and target molecules under ligh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the treatment of the object. Due to its advantages of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and its great potential in biological analysis, this method has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and has also made great progress in detection performance and biosensor ap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there are four common applications in photochemical bioanalysis, namely, direct photochemical detection, photochemical enzyme detection, photochemical nucleic acid detection and photochemical immunoassay. The latest progress in photochemical bioanalysis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is reviewed, an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is prospected.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生命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327902,21135003,21305063,21675080)資助項目~~
【分類號】:O65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芳,柳閩生,呂群,徐常龍;光電化學的特性及研究進展[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00年03期
2 武文俊,郝彥忠;聚3-甲基噻吩的光電化學研究[J];感光科學與光化學;2004年05期
3 童汝亭,蔡生民;氧化鐵電極的半導體性能和光電化學 Ⅱ.熱形成的氧化鐵電極的穩(wěn)定性和光電化學性質的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7年06期
4 車得基;朱伯仲;張茂林;何萍芬;李波;;富里酸—氫醌體系的光電化學研究[J];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4年01期
5 楊邁之,Marc DE BACKER;對四-2,3-吡啶并紫菜嗪鉻的薄膜電極的光電化學研究[J];物理化學學報;1991年02期
6 李軍,譚正,糜天英;多晶Hg_(0.09)Cd_(0.91)Te薄膜的光電化學行為[J];應用化學;1990年01期
7 余家康,曹楚南,杜天保,林海潮;光電化學微區(qū)成象系統(tǒng)的建立[J];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1996年02期
8 李東升,呂功煊;導電聚合物-半導體納米顆粒自組裝膜(Ⅱ)——光電化學性質[J];高等學;瘜W學報;2002年04期
9 楊邁之;半導體超微粒的光電化學[J];物理;1994年05期
10 徐蘋,張文保,吳浩青;n-GaAS_(1-x)P_x的光電化學行為[J];高等學;瘜W學報;198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楊潔;趙堯敏;許娟;嚴曼明;江志裕;;熱氧化法制備TiO_2電極及其光電化學性質研究[A];第十三次全國電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2 鄭舒方;陸軍;;DSD-DND/LDH二維D-A型復合體系的合成及其光電化學性質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17分會:光電功能器件[C];2014年
3 李東升;呂功煊;;磺酸化聚苯胺/納米硫化鎘自組裝膜的制備及其光電化學性質[A];2000'全國光催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0年
4 宋慶;曹亞安;艾欣;高軍波;錢新明;湯鈞;王策;張萬金;姚建年;白玉白;;齊聚苯胺敏化TiO_2電極的光電化學研究[A];中國第六屆光伏會議論文集[C];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金志欣;二氧化鈦納米棒陣列與分枝結構的液相生長及光電化學太陽能轉換性能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年
2 劉兆閱;染料敏化復合氧化物納米晶電極的光電化學性質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3 趙偉偉;光電化學生物分析法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4 張明龍;超聲噴霧熱解制備α-Fe_2O_3薄膜及其光電化學性質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5 陳達;TiO_2納米材料及其復合體系在光電化學領域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6 李文章;WO_3基納米結構薄膜電極的制備、表征及其光電化學性質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7 李磊;光電化學法分解有機物制氫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南峰;反蛋白石結構BiVO_4光電極的制備及其光電化學性能增強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2 姚艷雯;Au修飾氧化物的合成及光電化學分解水性能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5年
3 王婷;BiVO_4和TiO_2的制備以及光電化學性能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5年
4 朱樺;基于半導體納米材料的標記型光電化學免疫傳感[D];南京大學;2016年
5 趙志華;CaNbO_2N光陽極的制備及其光電化學分解水性能研究[D];南京大學;2016年
6 劉瓊;半導體異質結的制備和光電化學性質研究[D];蘇州大學;2016年
7 劉青;鐵電極化調制的BiFeO_3薄膜光電化學性能研究[D];蘇州大學;2016年
8 王小登;基于三氧化鎢的異質結制備及其光電化學水分解行為研究[D];西南大學;2016年
9 姜雨佳;激光電化學復合沉積的過程檢測及試驗研究[D];江蘇大學;2016年
10 張超;納米BiFeO_3的制備及氫化處理對其光電化學性能影響的研究[D];重慶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2837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2283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