鑭系離子摻雜的近紅外復合光催化劑的合成研究進展
[Abstract]:Near-infrared light energy accounts for 44% of solar energy, but traditional semiconductor photocatalyst is difficult to use near-infrared light, so the preparation of near-infrared photocatalyst is a hot spot in recent year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lanthanide ion-doped near-infrared photocatalyst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synthesis metho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nthanide ion doped up-conversion nano-material / semiconductor composite near-infrared photocatalyst are reviewed, and the epitaxial growth method is emphasized. Electrostatic spinning and chemical assembly. The applications of these near-infrared photocatalytic materials in the field of photodegradation of pollutants and photolysis water were summarized and their application prospects were prospected.
【作者單位】: 合肥工業(yè)大學生物與醫(yī)學工程學院;合肥工業(yè)大學納米醫(yī)學與環(huán)境化學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21471043,21304028)資助項目
【分類號】:O643.3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珂敬;楊新春;李正民;;離子摻雜對納米TiO_2薄膜光催化性能的影響[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6年05期
2 王天喜;婁天軍;楊鳳霞;游紅偉;;鈉離子摻雜制備α-Fe_2O_3納米棒[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4期
3 賈波;蘇革;劉天中;曹立新;柳偉;孫武珠;董征;王景;;鋁離子摻雜氧化鋅薄膜的溶膠-凝膠法制備及性能[J];材料導報;2010年S1期
4 古映瑩;馮慧芬;胡肖華;漆坤熠;;鑭離子摻雜M型鋇鐵氧體的結構及磁性研究[J];稀土;2012年06期
5 陳建華,王曉林,張培新,龔竹青;納米二氧化鈦粉末離子摻雜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1期
6 江宏富;周作興;劉杏芹;孟廣耀;;F離子摻雜TiO_2的性能研究[J];感光科學與光化學;2007年03期
7 姜洪波,高濂,張青紅;銅離子摻雜對TiO_2納米顆粒膜結構和性能的影響[J];無機材料學報;2002年04期
8 陳建華;趙翠華;龔竹青;王曉林;劉自力;;不同載體表面負載TiO_2薄膜的離子摻雜研究[J];工業(yè)催化;2005年12期
9 熊小莉;肖丹;;以鑭離子摻雜硅膠為載體的聯(lián)吡啶釕對氧敏感性的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06年01期
10 王蘋;徐瑛;;納米TiO_2的金屬離子摻雜進展及其在環(huán)境友好材料中的應用(英文)[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S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月華;郭國霖;翟純;;K~+離子摻雜對溶膠-凝膠動力過程的影響(Ⅱ)[A];第七屆全國波譜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1992年
2 欒勇;傅平豐;戴學剛;;氧化鈦基光催化材料的離子摻雜和酸化改性[A];第五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Ⅲ[C];2004年
3 王曉林;陳建華;龔竹青;;離子摻雜對納米二氧化鈦粉末光催化性能的影響[A];第十屆全國粉體工程學術會暨相關設備、產(chǎn)品交流會論文專輯[C];2004年
4 張磊;樊勇利;于文志;;復合金屬離子摻雜改善LiFePO_4的電化學性能[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年會新能源與能源化學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5 王洋;段武彪;劉博;陳熙東;靳政;楊飛華;郭建平;;金屬離子與非金屬離子摻雜對于介孔TiO_2光催化性能的影響[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34分會:納米催化[C];2014年
6 陳建華;王曉林;趙翠華;龔竹青;;離子摻雜對納米TiO_2薄膜光催化活性的影響研究[A];第1屆全國工業(yè)催化技術及應用年會論文集[C];2004年
7 洪廣言;孔麗;甘樹才;張吉林;;稀土離子摻雜對YAG:Ce影響的研究[A];第14屆全國晶體生長與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張軍杰;胡麗麗;姜中宏;;稀土離子摻雜的多組分玻璃光纖[A];《硅酸鹽學報》創(chuàng)刊50周年暨中國硅酸鹽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9 呂靜;胡琳娜;劉景;王廣健;宋寶俊;;金屬離子摻雜TiO_2的光催化性能研究[A];第五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Ⅲ[C];2004年
10 趙黎明;李穎源;何肖群;盧維奇;;若干種離子摻雜TiO_2可見光催化劑的活性[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劉秋平;金屬離子摻雜二氧化鈦的光電性能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
2 陳艷平;熱中子探測用稀土離子摻雜鋰硅酸鹽玻璃的制備與熒光性質研究[D];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2014年
3 劉秀華;金屬離子摻雜二氧化鈦光催化劑的改性研究[D];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2007年
4 劉清波;ZnO晶體形貌調控、離子摻雜及其生長動力學[D];河北大學;2013年
5 夏校良;陽離子摻雜稀土鋯酸鹽的有序無序轉變與電學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6 王瑩;銪鋱有機配合物的制備與金屬離子摻雜及熒光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月鵬;水熱法制備鐵酸鉍粉體的光催化性能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2 朱澄;離子摻雜及燒結氣氛對A_2Zr_2O_7陶瓷組織及電性能的影響[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楊麗霞;稀土離子摻雜TiO_2/蒙脫土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
4 王敏;異質離子摻雜對NaYF_4:Yb~(3+),Er~(3+)上轉換發(fā)光材料光學性能的研究[D];東華理工大學;2016年
5 李勇強;金屬離子摻雜稀土氧化物的制備及其發(fā)光性能研究[D];安徽大學;2016年
6 齊海岳;基于稀土離子摻雜納米材料的熒光與溫度特性研究[D];燕山大學;2016年
7 王澤;鐵離子摻雜低結晶度磷酸鈣及其微球的制備與表征[D];山東大學;2016年
8 李俊;稀土離子摻雜磷酸鹽三維有序大孔材料的制備及其發(fā)光增強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6年
9 周彬;稀土離子摻雜熒光材料的光溫傳感性質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6年
10 楊睿;鐵基材料作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究[D];貴州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1715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2171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