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紅外光譜混合模型定量分析不同物理狀態(tài)樣品的研究
本文選題:校正模型 + 均質樣本; 參考:《分析化學》2017年07期
【摘要】:近紅外光譜(NIRS)以漫反射模式對非均質樣本進行測量時,由于其光譜散射和吸收系數(shù)差異較大,建立的校正模型準確性和穩(wěn)健性較低,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種基于均質樣本和模型轉移方法建立混合模型的策略,解決非均質樣本近紅外光譜檢測的問題。以煙葉樣本為研究對象,分別建立了基于Shenk專利算法(Shenk's)、分段直接標準化(PDS)和基于典型相關分析的模型轉移算法(CTCCA)的煙粉+煙絲、煙粉+煙片混合模型,用于煙絲和煙片樣本中煙堿含量的預測。結果表明,混合模型對煙絲和煙片樣本的預測均方誤差(RMSEP)較直接建模分別降低了1.39%和2.73%,預測結果有一定的改善,穩(wěn)健性提高,3種方法中CTCCA表現(xiàn)最優(yōu)。因此,采用近紅外光譜均質模型和模型轉移方法建立的混合模型對非均質樣本的測定具有可行性,有利于在線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的發(fā)展,可為近紅外光譜模型的共享提供參考。
[Abstract]: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S) is used to measure heterogeneous samples in diffuse reflectance mode. Due to the difference in spectral scattering a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s, the accuracy and robustness of the calibration model are low. In this study, a hybrid model based on homogeneous sample and model transfer method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near-infrared spectrum detection of heterogeneous samples. Based on Shenk patent algorithm (Shenks), piecewise direct standardization (PDS) and model transfer algorithm based on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CTCCA), a mixture model of tobacco powder and tobacco powder was established. It is used to predict nicotine content in tobacco and tobacco sampl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 square error (RMSEP) of the mixed model for tobacco samples and tobacco samples was reduced by 1.39% and 2.73%, respectively, and the prediction results were improved to some extent. The CTCCA performance was the best among the three methods. Therefore, the hybrid model based on NIR homogeneous model and model transfer method is feasi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heterogeneous samples,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NIR analysis technology. It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sharing of near infrared spectral model.
【作者單位】: 湖南農業(yè)大學生物科學技術學院;中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21275164)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No.CX2015B237)資助~~
【分類號】:O657.3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軍茹;王濤;王軍政;;基于壓力信號采集的輸氣管道混合模型的建立[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4年01期
2 宋漢成;;天然氣輸氣管線的動靜態(tài)混合模型研究[J];上海煤氣;2007年02期
3 朱啟增;宋修本;;混合模型介紹及設立保護措施的挑戰(zhàn)(英文)[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09年S1期
4 谷達,谷寧;在結構混合模型基礎上的放大新概念[J];國外醫(yī)藥(抗生素分冊);1996年03期
5 劉伯高,俞金壽,黃道,華向明;基于改進混合模型的一類固定床反應器推斷控制[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1998年04期
6 劉伯高,俞金壽,黃道,華向明;一類固定床反應器基于改進混合模型的推斷估計[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1998年03期
7 劉愛華;劉銀朋;程力;;三元混合模型在地下礦山涌水水源計算分析中的應用[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8期
8 尹華偉;易偉建;劉艷;;有限元-界面元混合模型及其應用[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4期
9 許仙珍;謝磊;王樹青;;基于PCA混合模型的多工況過程監(jiān)控[J];化工學報;2011年03期
10 楊慧中,張素貞,陶振麟;聚丙烯腈質量指標軟測量混合模型的應用[J];化工自動化及儀表;2002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沈樂君;;基于混合模型的多目標實時跟蹤算法[A];2013體育計算機應用論文集[C];2013年
2 紀琳;黃震宇;;中頻振動混合模型理論的應用局限性分析[A];現(xiàn)代振動與噪聲技術(第九卷)[C];2011年
3 汪傳建;李曉光;王大玲;于戈;;一種基于混合模型的文本分類器的研究與實現(xiàn)[A];第二十一屆中國數(shù)據(jù)庫學術會議論文集(研究報告篇)[C];2004年
4 徐斌;馬盡文;;一種柯西混合模型上梯度型BYY和諧學習算法[A];第十三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CCSP-2007)論文集[C];2007年
5 蘭永紅;吳敏;佘錦華;;基于二維混合模型的最優(yōu)重復控制[A];第二十六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張勝利;張沅;;混合模型方法對QTL的檢測及定位效果[A];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中國科協(xié)第三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7 馬凌;周江;王文鼐;;突發(fā)性業(yè)務流的Gamma泊松混合模型及排隊性能研究[A];中國通信學會第五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沈文豪;聶大仕;謝菲;;氣升式內環(huán)流反應器的液相流動混合模型[A];第一屆全國化學工程與生物化工年會論文摘要集(上)[C];2004年
9 趙廣建;,
本文編號:21069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2106915.html